喚醒身心自癒力 病得少、老得慢又活得有尊嚴

台灣自二〇一八年邁入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持續攀升,並且平均壽命在二〇二〇年來到八一.三歲,但是與此同時,不健康生存年數也在二〇一九年創下八.五年新高,讓人不禁揣想:與這些數字俱增的,究竟是衰弱還是健康?

根據衛福部進行的國民健康調查,台灣高齡人口約一六.五%為失能者,還有超過八成長輩處於健康或亞健康狀態,如何及早從初級預防角度切入,幫助這群仍然活動自如的健康者遠離疾病風險,實質延長健康平均餘命,成為再三年跨過超高齡社會門檻的此刻,必須正視的公衛與社福議題。

找回療癒身心的自我本能

致力投入高齡族群健康老化的研究與實證,揚生慈善基金會許華倚執行長指出一個關鍵問題,目前政府編列的長照預算近五百億元,投入初級預防卻不到10%,「以冰山理論來做譬喻,假如大多數預算只服務浮出海面近二成的失能長輩,等於海面下有八成長輩無法被好好照顧,萬一冰山翻轉過來,難以想像會造成什麼情況。」

所以認知到「每位長輩能把自己照顧好,對整個社會包括年輕人、中年人,還有夾在老小之間的『三明治族群』都比較好」,揚生八年前參照國內外研究與經驗,開始在取「留齡」諧音的六〇館成立「自癒力教室」,透過涵蓋醫學、營養、心理、免疫、護理等一系列自我健康管理課程,引導六十歲以上長輩藉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及人際互動,找回療癒身心的本能,進而老得慢一點、病得少一點。

「一加入就發現這是我要的!」精神奕奕看不出實際年紀的陳莎莉,二年前辭去工作休養身體期間認識了揚生六〇館,不僅週間天天來看書報、玩桌遊或交朋友,還上完為期九個月、分成三個階段的自癒力課程,開始在生活中實踐「用進廢退」真理,避免身心機能加速退化,尤其真的感受到明顯改變,就算結業已一段時日,每天仍習慣找空檔運動,提升肌耐力與專注力,甚至樂意嘗試各種新事物,努力活出想成為的健康自信模樣。

作為初級預防的實驗基地,自癒力教室每年吸引一萬多人次報名,不只陳莎莉重拾人生所有權,許執行長表示不少長輩都在短時間內,神情從抑鬱變飛揚,行走無需使用輔具,印證自癒力確有事實依據,既是心理學或教育學重視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也是WHO正在全球推廣的內在健康力(intrinsic capacity),成為實現健康老化社會,不可或缺的觀念與行動。

擴大複製自癒力啟發體驗

加上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沈建文研究分析,並經英國社會價值國際認證,自癒力教室每投入一元,可創造一一.四九元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意味健康促進有助於提升公共利益,就像去年被「自癒力」三個字吸引後開始上課、從不遲到缺席的曾正治與周恒仁夫妻,「現在每天三餐一定攝取均衡營養,再額外多喝一杯牛奶,預防骨質流失」,同時保持每天早起打網球、玩拉密、解數獨的鍛鍊心智習慣,所以即使吃得更多了,反而身體敏捷又精神奕奕,完全無需仰賴他人照顧扶助,替自己、家庭以及社會省下可觀養護開銷,並獲得相對應的健康報酬。

當初提早退休就是要休養身體的曾正治與周恒仁夫妻,在參與揚生提倡3+1概念(飲食、運動、習慣和人際)的自癒力課程後,更能輕鬆實踐「健康靠自己」的老後新生活。

因此為了造福更多長輩享受這些好處,揚生希望在傳善獎支持之下,已往外縣市擴大複製的自癒力培訓與研習,可以如漣漪般繼續一圈圈擴散,特別是中央主管機關、縣市政府與各協會組織,合作訓練種子講師之外,許執行長讚許「台灣社區有一群人很amazing,猶如社區意見領袖,具備不同身分背景,比我們更熟悉當地」,只要招募予以培訓成為推廣大使,就能透過平易近人的庶民語彙,拉近與社區長輩的距離,一起嘗試改變達到自我增能。

去年為止,揚生已培訓三八六位推廣大使,帶著由健管師、學者專家、青銀兩代共同設計的「咖棒(手提箱)」創意教具,前進全台二十個縣市、舉辦五六三場、超過一萬二千名長輩,依循「登山冒險隊」故事情境,在遇到山老鼠時伸手制止、遇到斷橋時抬腿跨溪等沉浸式體驗中,一方面完成足夠運動量,一方面學到專業照顧知識,由於反應熱烈顯示需求殷切,許執行長表示接下來將虛實並行開啟數位版本,提供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學習管道,「雖然這更具挑戰,因為沒有可以觀摩的對象」,但跟自癒力實踐過程一樣,只要敢於打開既定框架,深入挖掘內在潛能,就有機會在醫療與長照選項之外,替高齡台灣開立新解方。

串接資源分擔壓力 打破家人背負照顧責任迷思

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平均壽命年年增長是件好事,不過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大現象同時在台灣交疊,恐迎來令人擔憂的社會危機,因為衛福部最近一次於二〇一七年進行的全國老人狀況調查,指出日常生活活動困難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五成由家庭成員照顧,再對比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當年平均家戶規模為二.四二人,也就是說一旦家裡有失能或失智者,一半的照顧重擔直接落在配偶與子女肩上,而且很難找到輪替喘息的機會。

建立家庭照顧者支持系統

如今過了四年,擴大服務對象與項目的「長照二.〇」也於二〇一八年上路,這些生冷數據與血汗真實改善了嗎?家庭照顧者的負荷與壓力減輕了沒?雖然不少人依舊打上問號,但長期關注家庭照顧者權益,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給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回應:「照顧就是一個生命必經歷程中的重新安排調適,我不對這件事抱持這麼負面的看法」,透過社會互助,個人並不孤單,「共同打造一個免於長照恐懼的家園」。

家總近身探究家庭照顧者心境,發現壓力源於社會價值觀的束縛,承受著家人應該自己照顧、不照顧就是不孝順等道德審判,陳秘書長認為只要願意跳脫框架,改從宏觀視角切入,「設計一個基於身邊完全沒有家人陪伴照顧的『零家庭照顧者』長照服務」,就得以更具體整合國家、社會、企業、社區與社群各方資源,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照顧者支持系統。

所以家總採取倡議跟服務並進的方式,包括敦促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開通家庭照顧者關懷諮詢專線、設計長照二.〇給付服務的「長照四包錢」試算程式、規劃「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並積極向社會大眾推廣: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不家庭失和的「新三不長照」革新思維,陳秘書長希望還給照顧者與受照顧者多元選擇權,「一是知道有哪些資源,二是知道如何運用資源」,避免走入棘手困境。

像是小草的母親五年前突然中風,生病初期密集就醫與治療,全都由她負責照料,可是請完了特休假又接著請事假,已經引起任職公司的不滿,幸好先後申請家總「照顧不離職」一五〇小時免費照顧服務,以及善用「長照四包錢」各項專業服務,不僅白天工作期間,有照服員可以到府送餐、洗澡或接送就醫,無需做出必須離職的痛苦決定,每個月最高三萬六千元補助,也使得整體照顧開銷降至四、五千元,大幅減輕身心與經濟壓力,後來更接受家總培訓,在「照顧咖啡館」擔任長照助教,分享親身經驗提供輔導諮詢。

長期照顧中風母親的小草(圖中者),透過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協助,申請長照2.0的「長照四包錢」服務組合,在減輕負擔可以繼續安心工作之餘,更擔任長照助教分享親身經驗提供輔導諮詢。

用創新服務克服長照恐懼

「日本已經出現『中年繭居』新社會現象,因為長期照顧家人與社會脫節,需要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我們開設照顧咖啡廳的用意。」陳秘書長表示新聞不時傳出「長照悲歌」,通常是家庭照顧者感到無助無望,彷彿在跑一場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那麼咖啡廳成為這群人暫時安置身心的避風港,一邊與長照教練或助教諮詢交流,一邊提出面臨的問題與需求,進而協助家總激盪出更多創新服務。

例如獲得傳善獎支持的長照家庭搬家計畫即源自於此,陳秘書長談起有一天,一位四十多歲體型瘦小女性走進咖啡館,詢問哪裡找得到背人上下樓的服務,原來她辭掉工作後就在家照顧失能失智父親,但是老舊公寓沒有電梯,根本無法帶爸爸出門就醫或散心,經過跟長照教練共同評估所有可能性後,她決定出租台北市老家,再搬到新北市承租鄰近有日照中心的電梯大樓,結果租金相互抵扣,每個月反而多出一萬元收入,「這故事最激勵人心的部分不是錢,是她能夠送爸爸到日照中心獲得喘息,然後重新回歸職場上班,得到可以好好發展的人生!」

OECD已開發國家曾經提醒,為了照顧家人選擇離職,更容易陷入貧困與精神壓力兩大風險,家總也做過調查,台灣平均一段照顧歷程長達九.九年,每天平均照顧十三.六小時,一旦照顧者看見家庭財務日漸捉襟見肘,或者被照顧者發現健康狀況未見好轉,心力交瘁之際必然爆發爭執,甚至折損了珍貴親情,所以陳秘書長強調作為最了解家庭照顧者處境的智庫團隊,家總將持續深入探索、理解需求以及提出創新解方,就像發現搬家有助於解決大部分問題,便會統整相關案例經驗,延伸出配套服務加以推廣,確保家庭照顧者遠離長照恐懼,「並且能在生活導回正軌之後,繼續追求各自的生涯目標,寫出不一樣的人生劇本。」

第七屆傳善獎得獎機構

●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 揚生慈善基金會
● 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
●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勵友中心
●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 黎明教養院
●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更多得獎機構介紹
請上傳善獎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