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超過600億,全球第一大工業電腦品牌,研華董事長劉克振的開場白,竟是坦承,「所以,再繼續做下去可以做什麼?我們遇到瓶頸了。」

最近,年近70的他,宣布研華啟動第三次全球化轉型,目標2030年營收翻倍、達1500億元,如此遠大目標,如何一步步實踐?

清明連假前,我和商周Cooper小隊一起來到位於林口的研華AIoT智能共創園區,與劉克振展開兩小時閉門交流,請益他的轉型策略與心法。過程中,劉克振不僅大方分享最近看的新書書單,面對近20位商周主管連番提問,他開誠布公、知無不言的態度,更令我們一行人聽了,直呼過癮、意猶未盡。

從A到A+、產品與市場的競合、BU利潤中心制,如何對內對外溝通轉型的使命願景......,劉克振每段談話,都值得取其精華、整理成重點摘要,供所有領導者細細體會思考。

以下是他談研華如何貫徹「從A到A+」3大原則,致力成為「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朝一家卓越的企業邁進,與大家分享:

我29歲的時候創辦研華,研華本來一開始非常小,就幾個人,一直到去年是40週年,成長到現在的這個情況。

我們其實就是小型創業,一直成長很久的時間,感謝台灣這個環境,也感謝商周,我從小看商周長大的,晚上沒事的時候,從雜誌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

我主要的經營思維,就是「從A到A+」這本書,應該是2000年的時候,我們在台灣看到中文版,那時候公司就立刻辦讀書會,然後推行,我一貫的招術就是這樣子,現在到今天還是這樣。

我認為,一個企業首先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企業如果不從利他角度出發的話,它一定做小,如果企業只想賺錢,大概也賺不了太多錢。

為什麼呢?因為你一定要利他,你的格局才會變成一加一,超出你自己的嘛。

所以,我們就是從利他出發,那我們的slogan「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這個從創辦到現在已經改了6、7次,因為本來公司很小,後來越來越大。

這個slogan很大,大概20、30年都做不完,估計還可以用10年以上就是。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產品呢?因為我們真的想做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所以我們有智慧工廠、智慧節能、智慧醫院、智慧城市,這樣才會是智慧地球嘛,我們是真的這樣想,不是隨便講講的。

從利他出發,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成為領先者。

不管你做什麼事,如果不成為領先者,你的價值就低很多。比如畫畫,你一幅畫賣1億跟賣1000萬、100萬、10萬就不一樣,就取決於你是不是領先者。

那如果不是領先者怎麼辦?把範圍變小就好了,很簡單。

研華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把儀器跟電腦連結,有一個東西叫IEEE488,你們可能沒聽過,這是我們最早的產品,我們做的是一個圈圈裡很小的事。

例如,我是台北景美人,我可以做景美最厲害的蚵仔煎,這樣子很小嘛,但你一定要成為領先者。
領先者才可能賺錢,如果不能領先,那你就把範圍縮小。

第三點就是複製,透過這樣的方法一直複製,我們就是貫徹這個東西,這叫做飛輪,推動飛輪,所以我們就這樣一直推動,直到現在我們有50個BU,這50個BU怎麼來的?就是這個觀念來的。

比EMBA實戰!商周執行長郭奕伶帶你看,頂尖企業家的經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