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同學,你,會投資嗎?」

三月,商周CEO 學院的「CEO50」課堂上,台前螢幕秀出一頁頁商業計畫書,描述商業模式、潛在顧客樣貌、未來成長模式......。主持人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邀請在場的企業家學員在有限資訊下,進入決策模擬。

「不會投!」一位中小企業老闆學員站起來說,「投資金額新台幣1000萬是不多,但是,推估未來五年取得7000多家客戶,用POS機服務去賣訂閱,每個月的收入很低,市場未來潛力推估太樂觀了。」

「會投!新創本來就是要從別人沒有看到的市場和商業模式切入。POS機訂閱只是入場門票;如果團隊對、方向對,以小搏大,為何不投?」另一位學員看法完全不同。

學員們正在爭論的,是台灣雲端POS服務龍頭企業iCHEF資廚,在2012年創立之初爭取創始資金的場景。而阿沙力決定投資的學員,則是跟前統一次流通集董事長徐重仁作了相同決定。

一位流通業大佬、一家明星新創,合作為何落得破局下場?

衝突一:虧損一直擴大,卻要去海外投資

流通教父在公開信指責,經營團隊在公司虧損之際卻要去海外擴點,「收入成長與成本費用顯不相當......。」這一點,在「CEO50」課堂上也引發了爭論。

「各位同學,如果是你,公司虧損,你會去海外投資嗎?」主持人的提問,讓學員陷入遲疑。

創辦人之一、iCHEF資廚行銷長程開佑現身解釋,軟體即服務(SaaS)的新創公司衡量財務是否健康,跟營運已經上軌道、商業模式成熟的企業很不一樣。

SaaS新創在草創期有募資需求,後期投資人會關注兩個指標:顧客終身價值(CLV, customer lifetime value)與獲客成本(CAC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前者是指顧客在採用訂閱服務期間可能帶來的潛在收益,後者則是為了獲取新客戶所要投入的成本。當時認為,CLV對CAC比率要大於3,就是健康的。而資廚當時這兩大指標數值是4。

同時,新創投資人關注的是新創的成長率。如果是成熟企業,每年營收成長率20%到30%就算表現不錯,但是新創上市之前,標準則遠高於此,否則就會被認為是遇到成長瓶頸。因此,新創公司會竭盡所能追求成長,CAC隨之飆升。

「問題是,回到income statement 損益表上,CAC不管是廣告、研發、客服都會被列為成本,在第一期就要認列,而顧客訂閱的收人則要分期認列,」程開佑在白板上,列出數據,試算給學員看,為何當新創成長愈快,財報就愈難看。

這對於商業模式已經成熟的上市櫃公司來說,要扶持新創或是新事業,就要減損財務報表上的績效,是股東難以接受的。

衝突二:世代價值觀差異,信任一點一滴流失

加上,台灣的資金環境,不像美國矽谷,新創的每一輪都會有投資人等著挑選標的接力;而難看的財報,只會帶給投資人血本無收的壓力。

2017年前後,台灣相關法令又與國際脫軌。這時正值iCHEF募資邁入A輪的關鍵期。一派董事基於台灣本土市場不夠大,難以支持快速成長,急於要向海外擴張,增加對下一輪投資人的吸引力;另一派的董事以徐重仁為首,卻希望能夠照顧好本土市場再擴張。

程開佑回憶一次在董事會上,「一位董事說,『你可以為最後結果負責嗎?』」

「我當時的反應是,『當然可以呀,如果我負責就可以解決,那我一定馬上去做(海外擴張)。』」

當時的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位董事講出的話,既是反對的意見,也是嚴厲的指責,「我當時以為這是授權的許可,因為我接受的是美式風格的教育。」他說。

而徐重仁卻是受日式教育的紳士,重視倫理、長幼,甚於能力。SaaS商模需要快速擴張才能夠存活,如果有機會能夠好好解釋,看過無數投資案的流通教父會不懂嗎?到底問題是不懂,還是不信任?

程開佑說,創業團隊一直將徐重仁視為貴人。不能也不該揣度他的想法,或代他發言。

但他自我檢討,「我那時不該只溝通如果要成功要怎麼做;而同步要溝通萬一失敗,會如何因應。」

在2017年4月10日徐重仁發出公開信之後,iCHEF資廚創業團隊展開危機處理。因為可以預料後期募資困難,要靠自有資金運營,馬上放慢開發新客的腳步。

「三個月之後現金流就轉正,六個月之後就損益平衡,會這麼快其實是因為我們一直有備案。」程開佑表示。

其實,「當時大家在財報上都很容易看出來,只要停下開發(顧客)速度就立即可以損益平衡。」但是創業團隊一心想要衝到國際舞台,從來沒有向有疑慮的那派董事說明,他們一直有Plan B。

甚至,當反對海外擴張的董事在詢問,「如果要求你們要不擇手段砍一半成本,你會怎麼做時?」新創團隊的回答是:「那不如收掉。」彼此的衝突與分歧愈來愈大。

衝突三:股權設計埋下衝突引信,導致權責不清

iCHEF的商業模式提供餐飲業POS雲端服務,以此作為顧客接觸點,提供點數、線上點餐、結帳等服務,擴大商業收益。從主張積極成長的董事眼中來看,這種SaaS商業模式技術門檻不高,以「速度」取得市場經濟規模,才有機會阻絕競爭對手;但對於反對海外擴張的董事來看,則覺得「阿里巴巴可以玩的,你不一定可以。」創業團隊是拿著初始股東的錢,做著風險極高的商業遊戲。

兩派的董事的衝突意見無法調和,超過一年,最終在2017年4月10日引爆。然而,衝突與新創公司初期的股權設計,沒有釐清初始投資人、創業團隊權利義務有關。

「新創團隊股權一定要超過50%,才能保有創業家精神。」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執行合夥人李一平指出關鍵。

根據商周調查,初期iCHEF股權結構以徐重仁和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佔大股,兩人持股合計約50%,程開佑等創始團隊僅持股不到三成,其餘則是外部投資人。如此股權設計,反而讓創辦人變成「打工仔」,而原本扮演天使投資人的徐重仁,卻變成真正的「老闆」,造成雙方的角色定位不清,權責難分。

李一平就說,理論上,投資人應扮演輔導角色,用少數股權協助、支持創始團隊,而非主導經營,但實際上,對多數的台灣企業家而言,最想要的,其實是確保自己的經營權利。

正因為一開始在股權設計上,就出現問題,讓一樁原本備受看好的投資案,註定走向失敗結局。

七年前的這堂課,也告訴所有新創與投資人,建立信任,不只靠對焦目標、檢討業績,更重要是關注彼此價值觀的分歧,唯有透明坦承地溝通,才有可能化解歧見、創造雙贏。因為,越是無形的資產,一旦破壞,往往也最難修補。

更勝EMBA!最實戰的商業個案就在商周CEO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