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老師提到,有三個兩難的點,分別是……,我們好像都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我想確定,我們現在的看法是什麼?」L在會議上發言。

這個會議進行近兩個小時了,多數人處於腦死或鬆懈狀態,但L頭腦如此清醒,還主動檢查會議進度。

這個發言,讓我再度確認L向上發展的潛力。我在心裡為她大聲按讚。

L只是被我邀來見習的與會者,她不屬於這個部門,也沒有相關的工作,但我希望藉此培養她跨域的管理能力。我卻驚訝的發現,相較其他需要當責的與會者們,她更有意識的投入會議、貢獻自己的價值、協助提升會議效率。

這不是第一次了。

在不同的會議中,尤其是在她當旁觀者的時候,她從不以旁觀者自居,而總是積極主動、不卑不亢的提出她的觀點、建議。這讓我極度看好她成為優秀管理者,原因有二:

一、她有極高的當責性。這種願意承擔的態度,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特質,因為態度遠比能力重要。

二、她的高度自主學習性。她總是把握每一個機會投入、學習、成長,連非她所屬工作範圍的機會,她也都不輕看。

想想看,跨出原來的舒適圈,一天累積一點跨域能力,用更高、更全面的上位格局看事情,幾年下來,她的格局與見識會比別人高多少,跨域學習的複利效果會有多驚人。

相對她,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會議中棄權的工作者。當一個人被邀進會議,一定是此事與他相關,也是他該當責的工作,但最糟糕的工作者是,在會議中卸責;要嘛把責任卸給主持會議的主管、不然就是屁股一坐,好整以暇的看戲!

他的算盤是:反正有人主持會議,天塌下來有會議主席擋,我就像新聞裡那些列席等待質詢的官員,以靜制動,看立委何時cue到我,我再伺機回應即可。多說多錯,少說少錯,反正,這擔子就交給主席,看他智慧。跟我一起承擔會議後果的人,多的是!

要我說,當一個人參加會議,既不做筆記,也不發言、沒有主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意見,這個人就沒有資格坐在會議桌上。更不用提那些會議中滑手機、把耳朵關起來,處理自己事情的人。這種人就不應該坐上會議桌,因為他對其他人不尊重,也不當責。

當我看到有這樣的與會者,我要嘛當場糾正,進而更頻繁的詢問他意見;若有更離譜的,我會直接叫他離開會議室。

開會,從來不是為了開會。開會,只有三種目的:政策佈達&教育訓練、解決問題、創新動腦。

儘管這三種需要的互動與交流程度不同,但與會者都應該是會議的當責者,盡可能的事前準備,會議中貢獻價值,會後落實執行。

所以,會議中,如果與會者沒有說出「#我發現」、「#我認為」、「#我建議」、「#我想要」,這四種當責句型之一,那麼,我可以大膽預測,此人的向下空間遠大於向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