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身為職業企業顧問講師,我這幾年的學習方式之一,是向標竿人士交流討教。

有一位台積電主管,離開公司出來創業,他是瓦基。我一直想和他交流,原因是我在台積電服務的時候,正好是台積電在打基礎的階段,而瓦基服務的時期,則是台積電快速成長擴張的階段。

我跟他加起來,剛好在台積電服務20年。我是2001年入職,2011年離開;瓦基剛好在2011年入職,2021年離開台積電。

同一家公司、不同時期的人,一聊到公司的工作方式,就讓我非常驚訝,怎麼說呢?

他在台積電學習解決問題的核心邏輯,竟然和我學到的非常相似。看來好的底層邏輯依然被台積電貫徹,而且越陳越香。

接下來和各位分享,2位橫跨20年的台積電主管,學到底層核心邏輯有哪些相同?

1.解決問題要有共同目標

遇到問題就不要逃避,一定要先解決,再來咎責。在台積電,只要有心處理、有意願承擔,即使是超出職權範圍的工作,都能可以協調資源,解決問題。

台積電的共同信念是,解決問題後,才能順暢的運行工作,這對團隊、公司和客戶都很重要。也因為有這個信念,就能驅動每個人朝相同目標前進。 

2.高效率開會

高效率開會的關鍵在於確定開會的必要性,以及做好會議前的任何準備,如此開會才有意義。要做到高效率開會,有3個重要事項:

1.會議議程。

2.權責人。

3.待完成任務(Action Required)。

一個議程要花多久時間?誰來報告?都要事先準備好。會議結束後會列待完成任務,需指派專人負責,並在下一次開會前完成。 

3.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

瓦基分享,曾經在開會中,被老闆發現分析資料有問題,老闆說:「這個分析不符合邏輯,應該是要蘋果對蘋果,怎麼會蘋果對香蕉?」

聽到這裡,我驚呼:「天哪,這是我18年前就聽過的東西!」可見這個底層邏輯,對於解決問題而言超級重要。如果比較基準點不一樣,就會做錯誤決策。

4.確實的應用循環法則(PDCA)

每個人或每個部門的工作信念,都要有工作管理循環(PDCA)的思維。 

做任何事情前,你的規劃都需要被檢視,如果規劃有任何瑕疵,就會影響到下一階段。務必要考量到所有因素,才能往下一階段。

執行時也要確保是按照規劃進行的。每天都要回顧前一次執行是朝著對的方向前進。執行完成後,就要開檢討會議,討論出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

5.持續改善的DNA

二十多年來,台積電不斷推行「持續改善活動及提案制度活動」,以建立持續改善文化。讓更好的工作DNA融入員工的日常工作,每天就能不斷進步。

如此一來,也能激發每個同仁,不斷向標竿學習。持續思考能不能全面改善,從1個人開始這樣想,擴展到100人、1000人,這就是學習型組織,產生強大的思維力量。

台積電公司這幾年推動ESG,都是運用「持續改善活動與提案制度活動」落實與實踐。 

6.公司競賽活動

積極參與公司競賽,學習新事物,能獲得正面回饋,以及能見度與認同感。透過競賽活動、設定獎項的方式,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就能讓部門與部門、個人與個人之間競爭、學習。

關鍵在於,透過競賽活動,你想達成什麼目的。

以上就是台積電仍用於解決問題的6個底層邏輯,希望能幫助各位建構出高效工作文化,讓每位同仁都有一致的底層邏輯,提升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考能力。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