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提及,截至目前為止,我總共演講超過5千場次以上,而且很慶幸的是,持續收到許多海內外的演講邀約。

我的演講主題包括「領導力」「顧問」「新創企業」,大致上來說,核心聽眾(core audience)有興趣或關心的主題有一定的方向,但也不能按著事前準備好的講稿,省略現場確認他們的反應以靈活調整演講內容。為了使聽眾有「今天聆聽堀紘一演講很值得」的滿足感,所以,講者對於聽眾感興趣或關心的是哪些事情,應該迅速又敏銳地掌握,藉此靈活轉換說話內容的黃金比例。

老實說,在我超過5千場的演講中,大約一開始的100場演講,談話內容都是按照事前準備好的講稿進行。後來逐漸得知聽眾不會因此滿意,所以之後就以前述提到的「探針」方式,掌握聽眾需求,然後在演講中適度變換內容。

說到底,一場演講成功與否,關鍵就在一開始的5分鐘。通常坐在最前排的聽眾,都是對當日演講主題最感興趣或最關心的人。因此,可以藉由「定點觀測」的方式,一邊觀察最前面5排聽眾之中4或5人的反應,一邊演講,然後決定黃金比例的內容。

比方說,觀察這些聽眾臉上,是否是顯出「仔細聆聽」的表情或是眼睛發亮,如果是,就不用改變,可以繼續講下去。能讓聽眾全神貫注的傾聽,說明了演講很成功。通常人都會往自己感興趣、關心的事情潛意識地靠近,身體前傾、眼神發亮,彷彿整個人都受到吸引那般。

倘若定點觀測的聽眾,整個身體後傾靠著椅背,一副窮極無聊的表情,這是警訊,意味著演講內容讓人覺得無趣乏味。講者當下一定要趕緊轉換話題,要不然,聽眾一定最後會覺得「今天白白浪費時間,一無所獲」「這個人演講很無聊」。

這個經驗法則也適用於一對一的談話。雖然有時先以探針方式做好準備,並且以黃金比例內容交談,一旦察覺對方露出無聊的表情時,一定要趕快改變話題。如果對方全神貫注的表情認真傾聽時,就表示這次的溝通很成功。

演講成功與否,最終判斷在於最後結束時的掌聲。每當演講結束時,主持人或司儀會說:「最後,請大家給予最熱烈的掌聲,謝謝講者精采的演講。」我從這些掌聲中,可以聽得出來演講成功與否。

聽眾一定會拍手,不管什麼演講都會有人拍手,因為這是禮貌。我指的並不是指掌聲的大小,而是掌聲的「音色」,就能知道聽眾的掌聲是不是發自內心。雖然很難用科學方法來證明解釋,但演講過幾千次之後,掌聲究竟是出自內心還是虛應了事,其實很容易分辨出來。

一段話控制在「13分鐘」之內

當我演講時,高潮時段也會控制在13分鐘之內講完。不論是一對一的交談,或在許多人面前的簡報,同樣都堅守「13分鐘原則」。主要是因為不論多麼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對方的注意力大概只能撐13分鐘而已,一旦超過,就算再怎麼精采或好笑,也沒辦法記住。時間拉長,反而會讓人覺得無聊。

「13分鐘原則」,是從電視上學來的。一般2小時的電視連續劇最初的25至30分鐘,為了不讓觀眾轉台,都不會插播廣告,等觀眾進入劇情後會想知道結局如何時,就不容易隨便轉台時,再每隔13分鐘插播一則廣告。就算再怎麼專注劇情的觀眾,如果沒有廣告插播休息一下,注意力也無法一直持續下去。

穿插的廣告結束之後再進節目,觀眾會覺得劇情更好看。30分鐘的卡通,通常會有插播3段廣告,也許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廣告的日本公共電視NHK(Nippon Hoso Kyokai,日本放送協會)也是,像晨間電視連續劇每天播出15分鐘。也許13分鐘比較不像15分鐘容易記得,所以就以15分鐘。

為何人的注意力只能持續13分鐘,最主要與大腦中的「安全裝置」有關係。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會造成肌肉疲勞,腦神經細胞也一樣,若一直重複相同的思路也會感到疲累。所以只在限定的時間內能集中注意力,之後變覺得無聊而轉移注意力到別的地方,可分散並避免思路集中在特定神經造成壓力。因為大腦裡有這種安全裝置, 而現代人從小看電視,自然而然地體內的生理時鐘就維持著注意力13分鐘。

所以,不論話題多麼有趣精采,最好都以13分鐘以內為原則,再穿插一些冷場效果,更容易讓想表達的事更有張力。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