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聽過這樣一句話:職場不相信眼淚。你可能也聽過別人說,沒有人會在充滿競爭的職場環境中,體諒、理解你的處境和所面臨的困難。而且在任何一個產業中,一位缺乏情緒管理的人,都很難長期存活下來。

但是一個聰明的成年人一定明白,會哭是上班族重要的軟技能。

哭和會哭,中間隔了一個銀河系

最近,中國職場實境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在播,節目邀請了8位正處於不同階段的醫科生參與錄製,共同競爭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offer。

其中一位醫科生劉暢,在剛剛開始實習時就遭遇了不小的打擊。劉暢是研究型學霸,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表現沒有已有臨床經驗的實習生亮眼。筆試面試高分,實際操作墊底。遭遇了「重大打擊」的劉暢,主動跑到了老師的面前哭訴自己的壓力。

當時坐在觀察室的學員表示,這場夾雜著眼淚的對談,看起來更像是在「求安慰」,而並非單純地與老師溝通失利原因。巧合的是,這場哭訴後,當輪比拚劉暢就獲勝了。多虧後製節目組放出了劉暢熬夜苦讀的畫面,讓觀眾明白她不服輸的韌性和超強的學習能力。不然作為「非上帝視角」的旁觀者,多少會覺得,這個結果也有她眼淚的一份功勞。

再讓我們看看另外一位實習生王蕊。在老師嚴厲批評過後,她在人前謹慎控制情緒,直到躲進了沒有攝影機的更衣室,才敢徹底釋放。

你看,這個躲起來哭的人,像不像你啊?在同事面前努力扮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好像已經成了上班族的必修課。情緒在公眾場合呼嘯而來的時候,我們心裡想的是「不要哭,會丟臉」、「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要自覺」,以及「不要發脾氣,會失業」。

但是你要知道,不管你經歷了多少次獨自崩潰的時刻,這些崩潰都沒有給你帶來任何收益。學會合理使用情緒,讓情緒成為你趁手的工具,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在職場中「更上一層樓」。

情緒變現,很有必要

找老師哭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有給劉暢帶來更多成長,只是單純的情緒發泄。面對情緒崩潰的女學生,老師也採用了職場常見的「敷衍大法」,並沒有真正與其共情。

但如果這次哭訴是一場情緒工具的合理使用,是一個上班族為了達到目的的途徑,那麼這將是一個非常優質的「情緒變現」案例——

1.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工作遇到極大阻礙時,「哭」出來會讓更多人注意到你,主管也會根據工作的困難程度為你提供更多資源,不僅能讓你完成任務,主管也能夠達成他的目標。

劉暢是研究能力強的醫科生,在臨床方面有所欠缺。這次哭訴不僅能夠讓老師理解她在臨床工作上的失誤,也能讓老師之後為她提供更多臨床上的幫助。而悶不吭聲的人則往往不會被注意,即便你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克服了諸多困難,主管也很難對你的進步和背後的辛苦有正確的預估。

2.「哭」出上進人設

一個對自身、對工作內容沒有任何要求,只求交差了事的人,不會因為受挫產生強烈情緒。

工作結果沒能達成預期目標,工作過於繁重導致壓力太大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哭」給主管聽。在劉暢這次使用情緒工具的過程中,老師會認為她對自己其實抱有更高期待。在之後的工作中,老師也會給她更多關於臨床方面的機會,讓她好好證明自己。

3.「哭」低他人心理預期

活在他人的高預期中,壓力很大,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如果你對遇到的所有困難都絕口不提,那麼主管和同事會認為你有更高的能力,可以交付給你更困難的工作。

遇到困難時,不要默默承受,首先就要讓你的合作夥伴和主管明白你所面對的情況,柔和的情緒表達還能委婉地幫你方式爭取更多資源。這樣一來,主管不僅會覺得你思慮周全,還會清楚你所面臨的困難,在之後的工作推進中為你提供一定的幫助。

正視我們的情緒,並進行合理表達、宣泄,比強行控制情緒更有益身心健康和工作推進。學會情緒變現,將眼淚變廢為寶。

謹慎制定使用頻率,合理規劃達成路徑

全球5百強企業提供服務的全球智庫和諮詢公司TalentSmart,曾對1百多萬人展開研究,研究表明,擅長管理情緒的人在績效方面表現更為優異。

憤怒就發脾氣,悲傷就哭嚎,變成一個情緒化的人的確簡單又直接。但學會把情緒當作工具使用的人,卻不是這回事。

當一個人眼前是「事」的時候,他會千方百計地來解決問題,這時候情緒也成為他解決問題的工具;而當一個人陷入情緒的時候,他就只想要解決情緒,從而忽略情緒背後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所以想要把情緒當作工具使用,首要條件就是不要陷在情緒裡。

在使用情緒工具的時候要牢記,「眼淚」不是免死金牌,職場始終是一個用真本事說話的地方。在某些場景下,情緒確實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幫助,但它只能作為錦上添花。

靠情緒爭取來資源,就要努力達成預期目標。靠情緒爭取到機會,就要用結果證明自己可以。靠情緒獲得他人體諒,就要下苦功彌補不足。

在工作場合中,他人的包容度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一個人只是想靠情緒搶資源、博同情,那麼一定不會長久。在使用情緒工具之前,一定要做好分析和規劃。畢竟流出來的眼淚就是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來。

職場相信眼淚。但職場不會永遠相信眼淚。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時舊,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