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被別人當作吐苦水的對象嗎?每次聽完抱怨之後你的感覺如何?無論生活或工作中,難免都會遇到需要聽人抱怨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聽抱怨浪費時間,是一件耗損精力、缺乏生產力的事,但是你知道嗎?當知道如何聆聽的時候,聽抱怨,是可以正面且有產能的!

想像一下,你的朋友可能因為照顧年邁的父母而累積了不少壓力,經由對你盡情傾吐後,他又能重拾精力,繼續回到家人身邊。你的同事或許因客戶不合理的要求而一肚子火,有了你的傾聽,他的情緒得以宣洩,就又能充滿活力地回到工作崗位。

如此起來,「聽抱怨」真是一件多多益善的好事,應該要人人搶著做才對,不是嗎?但是為什麼大家普遍還是不喜歡聽抱怨呢?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聽抱怨。

聽抱怨的3種層次:海綿、水管、汙水淨化廠

是的,聽抱怨,是一種「能力」。聽抱怨的能力,又可以細分成3種層次:

第一種層次,消耗型傾聽者,就像是「海綿」。別人的負面情緒就像汙水,當別人帶著汙水來找你,而他說完了、氣消了,情緒卻被你「吸」到了自己身上,讓聽完抱怨的你比之前更累、心情更低落、更沒有動力……那就表示你正處於這一個層級。處於這個層級時,其實是沒有能力聽人抱怨的。

第二個層次,健康傾聽者,就像是「水管」。這個層級的聆聽者,就像水管一樣,只是提供一個疏通的管道,讓汙水得以排放出去,但自身卻不會受到汙染——他可以全然接收抱怨者的情緒與想法,但只是讓它「通過」,而非「吸收」。抱怨結束後,他完全不會受影響,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第三個層次,優質傾聽者,就像是「汙水淨化廠」。這個層次的聆聽者,不僅善於傾聽別人的抱怨,過濾抱怨中的雜質,讓原本髒污的水變乾淨,甚至還能從中淘出種種線索,加以適度點撥引導,進而將抱怨化為個人或組織的成長契機。

如何成為健康傾聽者?

實質上,我們不一定都有能力成為「汙水淨化場」,畢竟它需要經過訓練與經驗累積;但是成為一個健康的傾聽者(也就是「水管」),卻是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基本修練。一位健康的傾聽者包含兩個面向:

第一,情緒保持穩定。即使面對情緒起伏大的抱怨者,也要不受波及。

至於怎麼判斷自己的情緒穩定度?你可以在每一次談話之前,先深呼吸,感覺自己的「情緒水位」,如果從1分到10分,現在的情緒水位在幾分?談話結束之後,也再度感覺一次自己的情緒水位,並看看自己的情緒水位是保持平穩?或是有所震盪?

第二,心中保持清明,了解人在訴說時或多或少會加入自己的情緒、詮釋與解讀。

抱怨者講出來的往往只是當事人的「感受」(Feeling),而不一定是「事實」(Fact)——即使是事實,也只是「對他而言」的片面事實。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對方所需要的其實只是把感受傾洩出來,所以你並不需要根據自己對這件事有限的認知,來給予評價或附和。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能力會隨著你當下的狀況變化。例如有時間壓力、體力透支,或是自己正處在情緒混亂的情況時,自身的情緒穩定度與思緒清明的程度也會跟著降低。如果你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沒有能力,與其勉強聽抱怨,不如誠懇地告訴對方:「我很重視你的想法,但是我現在真的需要趕時間/太累了/暫時沒有心力……我們明天再說好嗎?」並且在能力恢復時,確實履行承諾。

抱怨是人之常情,既然周遭的人有抱怨是不可避免的,你一定要練就聽抱怨的能力,如此才有機會把抱怨從浪費時間,轉為高效能、高產能的貢獻。我們一起加油!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