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哪一種職業,都會有很忙、很累、很不想做的時候,餐飲業尤其如此,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每天不是備料、切菜,就是服務客人,這些工作會累積經驗,但不可否認過程十分無聊,因此煩了倦了,就會想離開。

王品集團人資發展部襄理潘玠伶指出,平淡才是人生的常態,但「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才不會懷疑辛苦的意義。」一直以來,她花費許多心力在建立訓練體系、學習地圖,希望協助同仁成長。直到一次績效面談,人資發展部總監張佩君問「同仁成長讓你很有成就感,但你有想過自己要去哪裡嗎?」

這句話點醒了潘玠伶,她只看見一線同仁的繁忙,卻忽略了「我也是其中一員,陷入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但仔細一想,自己經歷了薪酬、出勤、招募和訓練等部門,「訓練是我最喜歡的,希望一輩子都能做。」而當她進一步思考,該怎樣才能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九宮格計畫表」浮現在潘玠伶的腦海。

招聘網站對比能力缺口,展開九宮格訓練

會知道九宮格計畫表,是因為美國職棒大聯盟新人王大谷翔平用它實現夢想。當時,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正夯。潘玠伶蒐集資料時發現,OKR也可以用在個人,大谷就是例子,只不過他是透過九宮格展開目標和結果。潘玠伶認為,「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必須在公司或培訓界是不可替代的人才。」然而,目標再明確,不知道下一步,夢想依舊是空想。用九宮格思考,能幫她把目標展開,她先寫下當上培訓主管必備的8項條件(參見圖一),再來是每項條件該做的8件事。

潘玠伶說,第一次展開九宮格有點痛苦,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裡努力。但由於她平日很喜歡瀏覽招聘網站,每天起碼會打開1次,再搭配勞動部開發的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讓潘玠伶逐漸摸索「特定職缺需要的能力、經驗,日常業務是什麼」,以更科學的方式展開自己的九宮格。

比如說,招聘網站上不同公司對「訓練」的描述不太一樣,但多數會要求課程內容設計、上課的教學方式(參見圖二)。因此,潘玠伶去學習「體驗式教學」。她讓王品同仁上課搶分,最後根據分數排名。在倒數第2堂課,學生必須拿出1/4的分數買小黃瓜,但小黃瓜有20%是不新鮮的。從中,同仁體驗「這麼辛苦賺錢,卻吃到壞東西」的感受,更能體會消費者的心情,出菜也會更嚴謹,不會找藉口「出1百盤菜,有1盤做不好,難免啦!」

潘玠伶的職涯規劃九宮格。(來源:潘玠伶提供)

為了明確目標而努力,工作更有幹勁

實踐九宮格計畫表,讓潘玠伶感覺正一步步往目標前進,生活也有了重心,遭遇低潮時,也知道「辛苦對目標有益,累一點點好像沒關係。」她想把這種感動,傳達給一線同仁,所以把九宮格導入王品的內訓課程「廚師之道」,希望同事想起,自己為誰辛苦為誰忙,工作更有幹勁。

如果想要更快得到成就感,潘玠伶建議,設定目標時,盡量讓它結合近期的產出。「以前我會急著達成目標,但往往只會得到『我做完了』的結果,一點開心的感覺也沒有。」以課程的需求分析為例,如果是「1個禮拜看1篇需求分析的文章」,很常看完就忘了;但如果這個月要開一堂課,會用上需求分析這項技能,看完的文章能馬上實作,學習就很有成就感。

而在九宮格之中,有一些目標很「虛」,比如「管理」能力(參見圖三),像是激勵他人、被人信賴,因為你不太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所以難以衡量。但潘玠伶認為,「虛的東西,不去落實它,就永遠看不見。把它變成一項行為,實踐它,成功才會變可見。」

以前,她不太會稱讚別人,事情處理完就結束了,同仁不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也沒成就感;但當潘玠伶設定讚美同事的計畫,對方會知道她的期待,也了解什麼地方可以繼續做。反映到公事上,同事除了事情本身,還會分享自己的觀點,甚至尋求私生活上的建議,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密切。

王品集團人資發展部襄理-潘玠伶

潘玠伶

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畢業、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就讀中。曾任 1111 人力銀行人力發展部專案主任。現為王品集團人資發展部襄理。

*本文獲「經理人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王品HR的職涯九宮格:寫下目標才知道為何而戰,不會懷疑辛苦的意義

延伸閱讀

內部舉辦「主廚PK」篩選100道菜!王品首推西式冷凍年菜,有何新花樣?

大谷翔平、楊勇緯都在用!一張「九宮格」,如何助你達成理想人生?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