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邱韜誠 Frank Chiu,SEO顧問 ,行銷顧問,協助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導入SEO,包括:凱基銀行、Longchamp、IKEA、Vocus、大人學、塔科女子等。著有《SEO 白話文:贏得免費流量,創造長期營收的「SEO行銷指南」》一書、知識衛星《SEO 排名攻略學》、Hahow《SEO 白話文》,幫助超過5000人掌握SEO。
什麼是「多巴胺職業」
那什麼不是?
【多巴胺職業的問題在哪裡】
1.你想要的,別人未必需要(違反需求律)
2.低門檻造成的僧多粥少(違反進入律)
3.「意義」變相成為PUA手段
【身處「多巴胺職業」的人如何調適?】
1.理解市場性
2.探索「稀有的熱情」
3.分析行業的收入分佈與鐘型曲線
4.探索這個行業的所有結局
5.有些事情只適合當副業
6.幫助人加入多巴胺職業
什麼是「多巴胺職業」?
如果你聽很多人自我介紹,或是滑一輪交友軟體,我們通常會發現:人們的嗜好往往很接近。
許多人就是看電影、追劇、吃美食、逛街、打遊戲,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同個輪廓,但我覺得多數人喜歡的事情,也非常雷同。⠀
換句話說,我認為能帶給人們快樂、帶給人們多巴胺(Dopamine)的事情,通常會有共識。而這些能帶來多巴胺的事情,我們都會想做的更多,做得更久——甚至想當成職業。
好比說,有人覺得做某件事很快樂、很有成就感,所以想把這件事當成工作。可以套用到這個公式的,像是:
健身很快樂,很有成就感,所以想當教練;分享知識很快樂,很有成就感,所以想當講師;有人覺得拍影片、創作很快樂,所以想當創作者;有人覺得被看見、被社群上認可很快樂,所以想當網紅;有人覺得有一間自己的咖啡廳很棒、喝咖啡很棒,所以想當咖啡師。
例子還有很多,像是衝浪、浮潛、登山、閱讀、歌手、出版、文藝⋯⋯,還有行銷。
上述案例的共同點是,這些嗜好是相對能帶給人成就感、給人意義、有創造性,更接近人類生物本能底層需求的。
基於這種動機而成為的職業,就是我所定義的多巴胺職業。
什麼才不是「多巴胺職業」?
理解完什麼是我定義的多巴胺職業後,我也想說明一下哪些「不是」我定義的多巴胺職業。我認為,相對難產生意義、創造性的工作,就相對不是多巴胺職業。
像是製造業、行政、會計、IT人員、清潔人員、工廠工人⋯⋯。當然,這不是絕對,一定有部分的人,天生就對這些專業充滿濃濃的熱情。
我判斷的標準是,撇除薪資這份工作對大多數人並不性感,做了後也很難成癮,這就不是多巴胺職業。
多巴胺職業的問題在哪裡?
我覺得多巴胺職業本身沒有問題,但多巴胺職業的特性,會對就業市場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該職業的結局。在《快速致富》中,提到創業要成功需要謹守的5個規律,分別是:需求律、進入律、規模律、時間律、控制律。
多巴胺職業就明顯違反當中的需求律與進入律。
1.你想要的,別人未必需要(違反需求律)
多巴胺職業會造成供給增加,因為很多人想做這個行業。但很多人「想做」,不代表市場上「需要」這麼多。以歌手為例,喜歡唱歌的人很多,願意付錢聽人唱歌的人很少。
我們覺得某件事做了很快樂、很有意義,所以我們想要以此為生。這句話聽起來很美好、很連貫,但不見得符合「需求律」。
但一個事情要成為「職業」跟「事業」,重要的不是我們喜不喜歡,而是廣大市場需不需要。只有符合市場需要的事物,才能作為能謀生的職業跟事業。
有句話是這樣說:「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回到市場上也相同,個人的意義與多巴胺,對於個人很重要,但對市場不重要。⠀⠀⠀⠀
2.低門檻造成的僧多粥少(違反進入律)
多巴胺職業的下一個特徵,就是「它們通常都是相對低門檻」的。回頭去想想那些常見的多巴胺職業、容易從興趣變職業的工作,多半不會是太高門檻的工作。
一般來說,通常6~18個月就能「出師」。「喜歡的人多」加上「低門檻」,這就創造出海量的供給者;而回歸到上一點,市場的需求通常又不多,馬上供需失衡。
過多人提供相同的服務,就造成競爭,更會反映在價格的競爭上,這就容易讓金字塔底層的人遭到壓價——反正你不做,總有別人願意做。太多人做了,就顯得不值錢。
那為什麼軟體工程師的身價高?因為就是缺人。比起市場上現有的人才供給,頂尖公司的人才需求更高,價格自然就被拉上去。供需法則永遠是最重要的經濟原理,稀有的東西就貴。而多巴胺職業天生容易創造高供給,容易造成供過於求,進而造成對工作者不利的狀況。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門檻通常不高,造成供給過剩。當一個工作違反了需求律跟進入律,對於多數人來說,大概就很難是一個有長期發展性的好工作了。
3.「意義」變相成為PUA手段
多巴胺職業有種常見論述,你會常聽到身處於這種行業的人說:「儘管待遇不好、工作也很累、薪水也不高,但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我從中收穫了很多快樂,我還是願意留下來。」
能收獲超越金錢意義的快樂,確實很值得珍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公司及產業在拿這件事吃員工豆腐:「雖然這個工作CP值確實很低,但它可以給你成就感!你就接受這個不高的薪水吧。」
換句話說,你工作賺了錢,賺了錢就是要為了快樂,對嗎?那我這份工作直接提供給你快樂,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編按:表示領到薪水,還要去外面買東西讓自己快樂),這樣還能給你薪水,你豈不是賺翻了?
這個論述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狡猾。但不友善的老闆,肯定是偏向狡猾的光譜。
別的行業我不敢說,我覺得行銷行業確實有這個狀況。很多人辛苦的留下來就是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樂趣,感受到創作的樂趣,甚至也藉此招聘到新人加入。
我認為某些大型的行銷公司,就是用這個邏輯網羅新人,從中篩選出一群「願意為此受苦」的人。有一份能讓你感到成就感,又能拿錢的工作,是不是太划算了?
但後來很多人離開了,因為他發現既沒有成就感、也沒有拿到錢。
身處「多巴胺職業」的人如何調適?
接下來,我也想分享一些調適多巴胺職業的6種做法。
1.理解市場性
對於我們來說,喜愛很重要、成就感很重要、熱情很重要,但對於市場來說都不重要。
市場只討論需求與否、只在意供需匹配。市場並不會回應我們個人的喜好,相對的,我們要主動去探索市場的喜好。能讓你生存下來的不是熱愛,而是因為熱愛,所以開發出滿足市場的能力。成為能滿足市場需求,成為最頂尖的專家,除了多巴胺以外,還需要很多其他的能力跟意願。
2.探索「稀有的熱情」
多巴胺職業的潛在成因,是我們喜歡的東西「太常見」了。相對的,如果你喜歡一種很稀有的技能,一種多數人都沒興趣的技能,你卻超級熱愛,就能一口氣扭轉這個狀況。
一般人對於鑽研深奧的程式問題沒興趣,你有。
一般人對於研究晶片沒多大興趣,你有。
一般人對於廢物管理和處理沒有太興趣,你有。
別人的毒藥如果是你的蜜糖,就能創造出很大的競爭優勢跟供給稀缺性。如果能吃下一般人不願意吃的苦,且不以為苦,這真的是種巨大的優勢。
「符合市場需求+稀有的熱情」,容易創造高門檻的條件,因為供給合理的市場,更容易獲得高回報。
3.分析行業的收入分佈與鐘型曲線
如果多巴胺職業如此無望,那不會吸引那麼多人加入。相對的,它充滿希望,因為裡面有很多炙熱的典範跟夢想。
例如,某個明星歌手大富大貴、某頂級健身教練月收入達到了天文數字、運動明星飛黃騰達⋯⋯。
要找最拔尖的案例,每個行業都有,畢竟乞丐也能當皇帝。問題是,有多少比例的人可以做到那個程度?這就是很值得研究的部分了。因此我們需要研究,這個行業要做到頂尖,需要有什麼條件?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做到?多數的人會停留在哪個階段?
4.探索這個行業的所有結局
之前bilibili有一系列影片,叫做「OO的所有結局」。好比「歷史專業的所有結局」、「哲學專業的所有結局」、「音樂人的所有結局」。當然內容是有其戲謔性,但在戲謔中,也有很多無奈的真實。
如果你對於一個新職業感到興奮,也能稍微研究看看:這個行業的所有結局有哪些。因為行業結局通常跟個人的意願與熱情無關。我們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熱愛的行業的所有結局中,有沒有自己更樂見的,或是有能力選擇的結局。
更重要的是,需要評估以自己的程度跟背景,「客觀來說」會有什麼樣的結局,而多數人又會到哪種結局。
5.有些事情只適合當副業
某些工作,真的注定只適合當副業。副業的重點在於可低成本投入,在小樣本的工時下,我們可以不需要正面應對無情的市場。副業可能可以養得起我們一個月中的3~4天,但如果要全職做,個人能力跟市場需求,都未必能達到這個條件。
如果嘗試全職發現未果,退回兼職也是一種很友善的距離感,距離能產生美。有些情況下,副業就是最好的結局。
6.幫助人加入多巴胺職業
多巴胺職業本身可能違反需求律,但是提供服務給「想要變成OO職業的人」,就符合需求律了。好比說,當網紅不見得賺錢,但是幫人培訓成網紅,就更有機會賺錢。
當OO教練不見得賺錢,但開OO認證班、OO教練班,就有機會賺錢。「賣鏟子」的生意很常見,某種意義上,我也算是在賣鏟子的人(編按:比喻在淘金熱時,工具也跟著熱銷)。賣鏟子的有好有壞,有的人一買一賣十分良心,有的人純粹想割韭菜讓人寒心,只能大家自行判斷。
只是當你想買鏟子的時候,可以評估一下,前面到底是有礦可以挖,還是只有坑可以跳。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多巴胺職業」,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延伸閱讀如下:)
一張圖找到你的擅長與熱愛(YouTube影片)
【半佛】為啥年輕人不願進廠?(YouTube影片)
【半佛】程序員能幹一輩子嗎?(YouTube影片)
歷史專業的所有結局(28個最全結局)(bilibili影片)
※本文獲「邱韜誠 Frank Chiu」授權轉載,臉書原文
邱韜誠 Frank Chiu
SEO 顧問,行銷顧問,協助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導入 SEO,包括:凱基銀行、Longchamp、IKEA、Vocus、大人學、塔科女子等。著有《SEO 白話文:贏得免費流量,創造長期營收的「SEO行銷指南」》一書、知識衛星《SEO 排名攻略學》、Hahow《SEO 白話文》,幫助超過5000人掌握 SEO。
部落格連結:https://frankchiu.io/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