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有年輕讀者問過類似這樣的問題:「週末六、日的社交活動常常要花很多錢,可是又覺得人脈很重要,所以想辦法到處認識更多人。但同時,很多時間就這樣被耗光,有點進退兩難,請問社交的預算跟時間要怎麼安排比較好?」

其實,可以用一個名詞來稱乎這樣的行為,那就是「無效社交」。以下幾種無效社交要盡可能避免:

3種無效社交

1.價值觀彼此不甚契合的朋友

價值觀相差很大的朋友,可以盡可能的避免。這應該很好理解,大家都成年了,過去20、30年來建立的觀念已經難改變,不必浪費時間和價值觀不合的人相處。學會跟自己對話很重要,而且獨處不是壞事,反而會讓人很有效率。

2.無法溝通的朋友

如果朋友做錯事時都不認錯,還會用很尖銳的詞語、強硬態度應對,有時還斷章取義曲解另一方的意思,那麼他當朋友不僅對於社交的幫助不大,還很容易為自己帶來負能量。

3.無法一起成長的類型

我們從小到大結識的朋友何止千人,甚至萬人都有。但有些人就是過客,有些則會像好酒一樣,越陳越香。如果朋友是那種見不得你好、不想看到你更上一層樓的人,甚至還對你產生嫉妒之心,那麼這種人也要盡量避免。

斷絕無效社交的好處

斷絕無效社交的立即效應有很多:

1.金錢

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收入往往不會太多。現在外食不便宜,如果年輕人可以把無效社交的錢省下來做投資,10年後的威力是很大的。

2.休息時間增多

周六、日試著閱讀一本好書,看不下書就去運動流汗,沖個澡之後做點自己有興趣的事,晚上早點休息,不要熬夜到3、4點才要睡。這怎麼看都是好買賣,對身心靈都有極大幫助。熬夜在外跟朋友喝酒應酬,對身體很傷。

結交朋友重質不重量

總而言之,要學會篩選適合自己的朋友,讓自己更有能量的往前跑。

先提升自己水準,讓自身狀態好一點,這時候結交到的人脈自然就會比較好。相反的,自身狀態很差,卻硬要發名片應酬,這往往只是讓自己身心靈更加疲憊。

年輕人在結交朋友往往重「量」不重「質」,到了中年就知道,大家各自忙於家庭,很難再用僅存的時間去比拚「量」。人數越多的聚會,往往更難聊深入,而且,往往會看到許多人低頭滑手機,彷彿只是等待這場社交結束。

如果一個人沒有累積到相當程度的功夫,那為什麼別人要跟你交朋友?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看上了別人的資源想去運用,也要看自己能給出什麼樣的有用資源,要不然,別人終究打哈哈帶過而已。

唯有交心才是根本,朋友之間的無話不談,也要建立在互相尊重上。讓時間成為我們的好朋友,這句話不只是用在投資,同時也能用在交友上。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