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揭露,中國近幾個月(7、8月)已經兩度進行具有核能力的超高(極)音速飛彈試射,震驚美國國防官員。科學家懷疑,中國軍事能力恐怕已取得超前進展,正發展足以改變兩國權力平衡的新軍武。

中國的技術是什麼?
5倍音速飛彈繞行低軌道太空,難被偵測與攔截

冷戰時期,蘇聯開發了「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 System, FOBS),用來避開飛彈防禦系統。這讓飛彈能在較低的太空軌道飛行,而不像傳統固定拋物線軌跡。傳統的飛彈會發射進入外太空,因此會被偵測與攔截。

然而,中國去年(2020)在這項系統的測試出現了轉折:他們開發出搭載在火箭上的「高超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HGV),此飛彈脫離火箭後,便能以逾5倍音速飛行,大勝彈道飛彈。

滑翔載具飛行於太空低軌道,配合超高速度與可操控性,讓它在接近目標時,更難被攔截。

「要想像這個結合了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的滑翔載具,最簡單的方法是,太空梭的貨艙放入核武器,然後根本不需要起落架。」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核武專家路易斯(Jeffrey Lewis)說。

誰在開發超高音速武器?
歐、亞、美洲皆投入,美國提高2022年開發預算

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引領超高音速技術發展。但,只有中國和俄國,正開發具有核能力的滑翔載具。

其他投入開發的國家有英國、法國、澳洲、印度、日本和北韓。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近期報告,伊朗、以色列和南韓也正進行基礎研究。

考量中俄進展,近年來,美國提高了超高音速武器的發展資金。俄國近期表示,它已成功首次從海下潛艇試射出一枚超高音速導彈。

五角大廈對明年(2022)超高音速研究的預算要求達38億美元,比要求今年(2021)的32億美元預算還高。此外,美國飛彈防禦署(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為超高音速國防額外申請了2.479億美元預算。

全球許多知名國防企業,包含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雷神技術(Raytheon Technologies)和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等,皆投資其中,並與政府們合作,測試、大力開發不同的超高音速武器能力。

中國為何渴望這項技術?
給美國下馬威,欲領先他國

一些專家不解中國為何要發展如此武力,因為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是為北韓等擁有較小遠程導彈能力的國家所設計,並非用來對抗中國的大規模攻擊。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核武器專家萊特(David Wright)表示,中國知道自己能克服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但或許是想告訴那些自認美國系統更強大的美國官員,中國還保有其他進攻方法。「另一個論點是,他們不想在未來落後他人。」萊特指的是,美國一直持續開發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的核彈專家波洛克(Joshua Pollock)則認為,中國還有可能是在思考,如何對抗美國部署在西太平洋神盾(Aegis)戰艦上的海基飛彈防禦系統。他補充,中國的機動滑翔載具能避開他們。

這對美中軍事力量平衡的意義是?
美國超高音速武器只為抗中俄?軍備競賽正展開

本周,負責監督核武的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Charles Richard)上將,在軍方報紙《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上示警,中國「現在可以執行任何可能使用核武的戰略」。

「我們應該對中國也有科技創新能力的現實,抱持開放態度。」路易斯說,「我會小心看待可能幫情蒐失敗找藉口的誇大特徵。如果我們說一些創新是無法想像的,那就沒人需要為錯失這個情報來負責。」

全球正積極投入開發超高音速武器,不甘落後他國,一些專家把這視為軍備競賽。史丹佛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研究學者崔西(Cameron Tracy)表示,美國雖然「投注大把資金...在這些武器上」,但他們的用途還不太明確。

「美國國防部尚未清楚說明這些武器的作用為何,或要完成哪些現有飛彈技術無法做到的任務。這是美方懸而未解的問題——難道我們打造這些,只因為俄國和中國正在做嗎?」崔西說。

對此,中國則否認到底,說他們是在測試太空飛行器,而非武器。但,該飛行器7月中的發射時間與《金融時報》揭露的7月27日測試事件並不一致,北京也沒有對外宣告。

責任編輯:邱韞蓁
核稿編輯:田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