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柑橘汁剩下的殘渣,竟能製成絲巾!

棉花、絲綢、獸皮、聚酯纖維...等都是當今常見的服裝原料。然而,《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大膽預測,說不定十年過後,衣櫥裡多數服裝將變成由水果殘渣、蘑菇菌絲體,或是可回收材質做成!

義大利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就利用柑橘榨汁後的纖維和絲綢混和,製成圍巾。

法國的愛馬仕(Hermès),則因為用了「蘑菇」引起轟動。1997年推出的Victoria包款經典旅行袋以小牛皮和帆布材質聞名;今年愛馬仕與加州新創公司MycoWorks合作,從蘑菇培養出菌絲體,研發成皮革替代品「Sylvania」,未來還計劃推出更多「蘑菇菌絲」手提包。

愛迪達也與美國新創公司Bolt Threads合作,經典鞋款Stan Smith要採用蘑菇菌絲製成的皮革替代品「 Mylo」;Stella McCartney已經用此材料設計出氣球褲和緊胸上衣。未來,「皮革」有望不用再從動物身上獲取。

除此之外,「剩食」竟也能變成永續時尚的一部分。去年(2020),台灣「興采實業」運用咖啡渣和塑膠瓶研發出夾克;史密斯自創的同名時尚品牌「Paul Smith」和雨果博斯(HUGO BOSS)推出用「Piñatex」製成的環保鞋,是利用鳳梨葉纖維加工而成;Tommy Hilfiger則從蘋果皮、蘋果核中提取纖維材料「Frumat」,加入製造運動鞋。

生產一條牛仔褲,耗水2萬公升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發現,生產一公斤的棉花就需用上近兩萬公升的水,而這僅僅是製造一件牛仔褲和一件T恤的所需用量;此外,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統計,時尚業每年的用水量甚至足夠給500萬人使用。

另一研究也顯示聚酯纖維的環境代價。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統計,每年有3.3億桶原油用來製造聚酯纖維,而且洗滌衣物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微塑膠纖維。基金會估計海洋中三分之一的塑膠微粒汙染,便是來自這些衣物合成纖維。

服裝生產和環境,該如何共好?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營運長伯格坎普(Claire Bergkamp)表示:「永續材質不再只是在腦中想像而已。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越多人開始投入這項革新。」

時尚企業、聯合國響應永續革命

發動這場「永續革命」,需要各時尚企業或是跨政府組織齊心合作。

旗下擁有Gucci、Saint Laurent等精品的開雲集團,為了在8年內、2025年前減少40%碳足跡,2013年成立材料創新實驗研究室(Materials Innovation Lab),目前已研發近2800種認證的永續布料,同時邀請眾設計師推薦永續材料;此外,集團也與荷蘭時尚創新平台Fashion for Good合作,推廣結合時尚與永續的新創公司。

聯合國從2014年開始參與Forests for Fashion計劃,與森林論壇(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UNFF)、義大利的「Cittadellarte Fashion B.E.S.T.」藝術基金會等部門合作,協助時尚公司利用永續木質材料製作產品,減少環境負面傷害;2019年正式啟動永續時尚聯盟(Alliance on Sustainable Fashion),成為實施永續發展目標的跨國推動者。(延伸閱讀:商周ESG與永續者同行

參考來源:Financial TimesBORGEN MagazineEco Warrior Princess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