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以有很大的變化。當台積電在2020年舉行年度股東會時,還沒確認是否會繼續到美國設廠的計畫。

現在,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斥資120億美元的晶圓廠已經開始動工,它還為日本的工廠展開進一步討論,甚至考慮要在德國製造。

如此轉變,象徵半導體產業一個時代的結束。台積電創立約35年以來,它幾乎所有的產能都部署在台灣。

這樣的聚焦幫助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其訂製晶片產量在全球占超過一半。相對的,這般規模讓台積電獲得高獲利:毛利率達到50%左右。

同時,台積電也解救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半導體企業,讓它們能專心發展製造以外的領域,不用在晶片製造廠投入現今所需的巨額投資,就能創造價值。

但,在華盛頓、歐洲首都們和東京政府的壓力下,這家公司的管理層拿起了螺絲起子,準備出手整頓台積電這台運作有效的機器。董事長劉德音本月(7月)告訴投資者,由於「新的地緣政治環境」,台積電需要在總部台灣以外,擴大分散晶圓廠。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科技分析師約翰李(John Lee)表示,各地區半導體製造業回流的動力,一直都是「國家所推動」。

由此產生的變化,最有可能影響台積電與半導體其他部分供應鏈之間,經時間考驗的共生關係。換句話說,在全球各地擴廠的代價,恐怕將由台積電的客戶埋單。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與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於4月合作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美國擁有一座晶圓廠的總成本,比亞洲還要高出25%至50%。

英特爾法規事務主管斯萊特(Greg Slater)表示,與亞洲相比,在歐洲製造晶片有30%至40%的「成本劣勢」(cost disadvantage)。

「很難想像現在掏出來的資金,能補足這40%的缺口。」分析師約翰李所指的是,台積電和其他晶片廠到該地設廠時,西方政府承諾給的補貼。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與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報告,與美國相比,來自中國、台灣和南韓政府的財政支持,占晶片製造廠在這些國家所享受成本優勢(cost advantage)的40%至70%。

台積電已經明確表示,客戶將需要共同分擔部分成本。「(我們)面臨製造成本的挑戰...因此,我們要穩住晶圓價格。」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本月(7月)早些時候說道。

問題是,這些改變能帶來什麼效益。

最初,美國政府最早推動晶片產能回流,目的是降低國防供應鏈對外國的依賴度,尤其是易受中國干擾、較脆弱的來源。

但過去一年中,因全球晶片短缺衝擊,車廠被迫暫時中斷生產,這引發驚嚇,並讓各國政府開始積極向台積電遊說,爭取它到自家境內開發新產能,以保將來當地產業不受類似瓶頸影響。

產業專家說,在許多國家,晶片產能境內轉包(onshoring)幾乎不可能同時符合國家安全目標,卻又能確保供應鏈韌性。分析師約翰李相信,在歐盟國家設廠的理由,或許甚至比在美國、日本還薄弱。

至於最壞的情況,便是為了努力符合各國產業政策目標,卻反而傷害、甚至破壞晶片製造供應鏈。

近期,3年前退休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示警,嘗試推動晶片自給自足,等於是讓半導體供應鏈「時光倒流」。

作為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台灣領袖代表,張忠謀說:「可能發生的是,花費了數千億與許多年的時間後,結果仍將是無法充分自給自足且成本高昂的供應鏈。」

責任編輯:邱韞蓁

核稿編輯:田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