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識增量,決定你的成長質量,沒有增量,就只能原地打轉,眼睜睜看著自己被別人超過。

但是「知識」從哪裡來?很重要的一點,是看書,一本書,就是一個思維模型、就是一套理論框架、就是一種認知,那麼,怎樣更高效、更有效地看書學習?用一些方法,也許你就可以比80%的人更優秀,在說應該做什麼之前,要先說什麼不要做。

關於看書和學習,有兩個很大的誤區,第一個誤區:是把看書過分神聖化,提到看書學習,有些人會想到這樣的場景: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一扇大大的落地窗,窩在客廳的柔軟沙發裡,喝著一杯香醇的咖啡,然後慢慢捧起手邊的一本書,在舒緩的音樂中靜靜閱讀,這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所以必須萬事俱備,但是如果沒有陽光、沒有落地窗、沒有咖啡呢?

那就不看書,不學習了嗎?把學習過分神聖化,給了自己太多的理由和藉口,所以,我會建議你在看書學習的時候,千萬要擺正一個心態:不要過分神聖化,這樣你開始的時候,會簡單一點,別讓形式,大於你的目的。

書只是一個載體,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是獲得書裡面的內容,那麼,應該是獲得什麼內容?這就是第二個錯誤區:既是為了獲得已知,更是為了獲得認知,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知識,一種是把未知,變成已知,例如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他們非常偉大,充滿探索精神,是真正的科學家,思想家。

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人類未知的東西,變成已知,但是因為晦澀的語言、複雜的圖表、艱深的公式,這些偉大的發現,我們又可能經常看不懂,這時就需要第二種知識,把已知,變成認知。

當你要學習牛頓力學時,你也許不會去看牛頓力學的著作,你會去買一本講解牛頓力學的教材,會去看牛頓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真正去理解什麼是牛頓力學,這就是把已知,變成認知,我們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知道」一樣東西,更是「認知」一樣東西。

明白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怎麼用,只有這樣,才是有效的知識增量,成長才會有更好的質量,知道了學習的目的,一定不能犯錯的誤區,現在我們看看如何更高效得學習,有幾個方法和建議。

第一:認知之樹+鯨魚式學習。

認知之樹,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識框架,例如想要學習商業,在這棵大樹上,就要先建造最主要的樹幹,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必不可少,然後你可能會去看亞當斯密(Adam Smith)、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阿德勒(Alfred Adler),有了認知之樹,才說明你的知識是「體系化」、「連續化」的。而不是分裂的、點狀的。

然後像鯨魚一樣學習,鯨魚是怎麼吃東西的?大嘴一張,不管是小魚小蝦還是海水,都先吞進體內,然後有用的東西就消化吸收,沒用的東西噴出體外,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樣,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知識,先大量輸入,接著把有用的知識,掛在你的認知之樹上,這樣你的認知之樹會越長一段,越來越茂盛。

第二:大量聽書。

像鯨魚一樣學習,大量輸入,但是應該用什麼方式呢?我建議你—聽書,2020年,我一共應用程式上聽了1300個小時的書,這意味著我每天平均要聽4小時,並且能聽6、7本書,聽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快速了解一個領域的全貌,獲得至少60%-70%的核心認知,這種方式對打地基很有幫助,而且聽書還能好好的開拓自己的視野,藝術、歷史、文學、法律等等。

這些領域我比較陌生,如果不推薦給我,我可能不會去主動了解,但是它推給我,就讓我和這些知識「相遇」了,然後會聽到一個特別有趣的觀點,讓你腦洞大開,原來這個行業是這樣的,也會發現不同領域一些更相通的交替邏輯,通過聽書偶遇陌生的知識,可以迅速擴展你的知識面,完善你的知識結構。

第三:集中閱讀。

當我聽到了一些特別好的書,我想深入了解的,我就會點擊「收藏」,找這本書來仔細閱讀,閱讀是做更認真的研究,完全瞭解一個領域,例如,我最近對「邊緣計算」特別關注,我就上網找和邊緣計算相關的書籍,又去看買了這些暢銷書的人,還買了其他相關的書,最後挑了幾本做成自己的研究清單。

拿到這些書,應該怎麼閱讀?首先看目錄,光看目錄,就能知道一個大致的知識框架,知道這些人是怎麼看邊緣計算的,然後找到什麼(What)、為什麼(Why)、如何(How)。

什麼是邊緣計算?為什麼會出現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有哪些應用場景?這樣你就會知道它的原理,怎麼和產業結合,發展到什麼階段,自己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當讀了一系列的書之後,你在心裡就會有一個判斷,哪個作者的水平更高,研究得更透徹,然後我又會找這個作者寫過的書來看。

先是讀書,然後讀人,10年前,他是這麼想的,5年前,他又是那麼想的,今天他形成了這樣的看法。通過集中閱讀,一下子搞懂1個領域,也讀懂1個人,相當於和作者交了個朋友,也一下子學習了他十幾年的精華。

第四:輸出是最好的輸入。

聽過,讀過,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輸出,才是最好的輸入,學不如說,學完能清晰地複述,給別人講清楚,說明你懂了;說不如寫,說,還是發散的結構,如果你能寫清楚,更進一步,代表有了更深的思考;寫不如畫,比寫更厲害的,是總結出一個模型,能畫出高度抽象,凝練的模型,說明真的融會貫通,所以學習完一定要輸出。

我知道,幾乎一定有人會說,這些方法很有效,但看起來太累了,我真的能做到嗎?是的,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很反人性的事情,但正是因為難,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透過一些其他方法,幫助自己堅持下來,至於怎麼做?我也給你2個建議。

第一:用他律來自律,加入一個學習小組。

如果你想讀書,那麼你就可以去找到一群也想讀書的人,大家形成一個讀書小組,大家規定:每天讀書,輸出筆記,交流心得,做到了,有獎勵,做不到,有懲罰,透過這樣的方式,大家互相監督、互相鼓勵,在一個學習的逐步中學習,才是更有效地學習,這也是用他律的方式來自律。這樣你就不會輕易半途而廢,真正堅持下來時、一年讀完幾十本書時,也會有極大的成就感。

第二: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

還記得我們前面講的嗎?不要把學習搞得太神聖化,我們應該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候都能學習,在機場裡、在去高鐵站的路上、在前往下一個會場的專車裡,都是我的碎片時間,這些時間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不小心就全部浪費了,所以我出門的時候,都會帶著一副藍牙耳機,在碎片化的時間裡,聽書。

我經常說,不要浪費你的第3個小時,什麼意思?第1個8小時,你在睡覺。第2個8小時,你在上班,真正造成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是第3個8小時,但也就是這第3個小時,你還要吃飯、通勤、逛街、被切割得非常碎,想一想,當你跑5公里的時候,你也能聽書學習,跑完的時候,也學完了,這樣的方式,更高效,也更輕鬆,不要小看這些碎片時間,你可以計算一下,如果這些時間都用來學習,1年下來你可以搶回多少時間,積少成多,非常可觀。

最後的話

所以,怎樣能獲得更高效的成長?你的知識增量,決定你的成長質量。大量輸入,大量輸出,量變會產生質變,否則,就只是在原地打轉,以很低水平的成長。

最後,我和你分享一句話:

但一個人在知識鏈上的位置,常常可以通過他的努力而改變,這就是我們要讀書的原因,我們在知識鏈上的位置,經常會影響到我們在食物鏈的位置,這可能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

*本文經「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你的知識增量,決定你的成長質量

責任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