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快兩年的疫情,不但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對心理也造成極大的傷害。最明顯的跡象就是,很多人開始「睡不著」。因此,睡眠相關的新創公司都在這段期間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3家公司,賣的是睡個好覺不能或缺的「床墊」!

死亡率、傳染率、就業保障、家庭健康,都是疫情中大家最擔心的議題。很多人因為太擔心,導致了失眠的問題。根據Google公佈的資訊,2020年1月到5月間,關鍵字「失眠」(insomnia)在美國被搜尋了277萬次數,和前年比較上升了58%。特別是在4月到5月之間,當美國開始實行「封城」的措施時,成長率更是驚人。

但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美國,英國在2020年8月進行的研究發現有失眠問題的人從每6人中有1位增加到每4人就有1位。在希臘,40%參與者在2020年5月舉辦的調查中回答說有睡眠相關問題。而在中國,失眠比例在封城期間也從14.6%提升到20%。

面對這個全球性的趨勢,許多新創公司都紛紛摩拳擦掌要來協助人們解決睡眠的問題。有些公司提供「正念」訓練,透過冥想來改善睡眠狀況。另外也有公司主打更精準的收集「睡眠資訊」,讓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的睡眠品質。

但今天要介紹的3家公司的產品更是一夜好眠最重要的關鍵:床墊。由於生意和睡眠息息相關,讓它們在過去這段時間不管是在募資或是發展上都一帆風順!

創新點:監控睡眠、搖你入夢……各家睡眠新創打造不同價位床墊,讓我們能夠各取所需。

本文3大重點:1.可以「搖」我們入眠的高科技「修復床」。2.左右能有不同的「硬度」。3.只賣4款床墊,1季能賺1.51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2億元)。

1.可以「搖」我們入眠的高科技「修復床」

第一家要介紹的公司是2011年成立的Bryte。Bryte主要的產品是名為「Restorative Bed」(修復床)的床墊。為了研發這個產品,Bryte雇用了很多「睡眠科學家」來分析一般的睡眠,最好打造出號稱讓我們可以「睡更快、更熟、更久」的智慧床墊。

Bryte認為人們睡眠最重要的時間是「修復腦力」的快速眼動期,以及「修復體力」的深度睡眠期。所以它的產品是為了讓我們在進到入睡期後,能夠快速的跨過淺眠期,進入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動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Bryte在「修復床」中安裝了不少的感應器,以監控使用者的心律和呼吸狀況。當它判斷使用者已經進入第一階段的入睡期後,就會開始利用床墊內安裝的溫度調節器來降低人體的溫度,讓使用者能夠更快的進入深度睡眠。因為Bryte的研究顯示,人們在較低溫的狀況下,睡得更熟。

當使用者成功進入深層睡眠後,Bryte就會想辦法讓他保持熟睡。在睡覺時,床墊要提供適當的支持力來支撐我們的身體。但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這些支撐點都會有「反作用力」回推我們的身體,形成「壓力點」。這些點就會造成特定部位的酸痛與不適,讓我們無法保持熟睡。

Bryte的「修復床」設有1百個獨立的軟墊。這些軟墊不但和一般的「獨立筒彈簧」一樣能夠提供支撐力,也能夠偵測到「壓力點」的出現,並且能夠調整軟墊的高低來舒緩反作用力,讓使用者能夠睡得更久、更熟。

此外Bryte的獨立的軟墊還有「搖籃」的功能。如果使用者睡不著,還可以啟動這個模式,軟墊就會有序的升高與降低,讓他彷彿睡在童年的搖籃中。

由於Bryte的床墊不便宜(一張要價7千6百美金,約新台幣21萬元),所以它還提供分期付款模式,讓想購買的人不用立即拿出那麼多錢。對於那些只想嚐鮮的人,Bryte和很多高檔旅館合作,在旅館某些房間裡提供「修復床」,讓一般人可以嘗試它的魔力,更希望這些人可以「一試成主顧」。

在很多人都面臨睡眠不足的時代,Bryte的產品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今年A輪募資中,它成功的募得了2千4百萬美元。

2.左右能有不同的「硬度」

Sleep Number從1998年上市以來,就推出了很多可以協助使用者追蹤睡眠品質的床墊。最初,它們的產品是以解決鼻鼾問題為主。從可以讓使用者知道睡覺時打呼的狀況,漸漸的發展到可以調整床墊來降低打呼。

近年來,Sleep Number也開始朝提升睡眠品質的方向邁進。2017年,Sleep Number開發出新一代的床墊:360Smart Bed。這個系列的床墊價錢介於899至4199美元(不同價錢的床墊有不同數量的分層和附加功能)。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讓躺在床上的兩個人能享受不同的「睡眠數字」。

使用者在線上購買了Sleep Number的床墊後,就可以靜待它被送到家中。收到床墊後,使用者就可以下載它們家的App然後挑選自己的「睡眠數字」。這組數字指的其實就是床墊的「硬度」。

大家在購買床墊時,花最多時間的一定是挑選自己喜歡的硬度。這時候,我們在賣場中會一張張床去試坐、試躺,還會和店員討論「硬」和「軟」對健康的影響。最糟糕的情況是我們喜歡某種硬度,但和我們「共享」一張床的伴侶卻有著不一樣的喜好。

考量到這樣的需求,Sleep Number特別將床墊分成可以左右調整不一樣的硬度。例如:某人喜歡的硬度是45,但另一半喜歡比較硬的可以選擇60。然後在App中輸入相對應的設定,床墊就會調整它中間的「充氣層」,讓硬度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而在睡覺的過程當中,Sleep Number的床墊也會根據使用者的姿勢,微調床墊的硬度來維持睡眠數字。畢竟我們在平躺和側躺時,對硬度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另外,它的App除了可以設定睡眠數字」,也能記錄使用者睡眠的狀況,並計算出一組「Sleep IQ Score」來表示使用者睡得好不好。越高的分數就代表使用者那晚睡得越好,而使用者也可以用這組數字來管理自己的睡眠,例如:數字太低的話,第二天就可能要早點上床,或是調整睡眠數字。

今年第二季,Sleep Number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約4.84億美元。但在7月21日,它的股價卻一度大跌了17%。這是因為疫情雖然沒有影響銷售,卻影響了它出貨的速度。但Sleep Number有信心在今年底之前可以恢復甚至提升它的產量,讓生產能夠追的上訂單。

3.只賣4款床墊,一季營收1.518億美元

第三家要介紹的新創,是以「一種款式大家睡」起家的Casper。2014年成立於紐約的它一開始就採用B2C(Business-to-Customer)的銷售模式,繞過經銷商直接將床墊賣給使用者。而它們的床墊則是由4層不同的材料結合,創造出能符合一般人對彈性和支撐力的需求,因此除了大小不一樣之外,床墊其他的設計都是同樣的。

經過了好幾年的發展後,Casper發現床墊還是難以做到大家都喜歡,所以陸續多研發出了3種新的床墊。Wave Hybrid系列提供最強大的支撐力、Nova Hybrid則提供最舒適的彈性。Original是Casper一開始就在賣的「適中」床墊,最後的是Element,一款主打CP值的床墊。

和上面介紹的兩家最大的不同點是,Casper床墊的「硬度」都是固定的,不能夠隨時調整。當然,它更不能提供左右不一樣的感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更接近傳統的床墊廠商。

床墊沒有太多的「高科技」,也讓Casper的售價更親民。它的Element系列售價是由395美元開始,而最貴的Wave Hybrid則是1356美元(約合37587新台幣)。而隨著床墊的大小增加,價錢也會變得更貴。

但Casper的「低科技」並沒有影響它們的募資。在2017年,它成功的從C輪募資中募得了1.7億美元。而價錢親民也讓Casper的銷售變得更容易。在疫情的影響下,它在第二季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7%,共1.518億(約為新台幣42億美元)。

而Casper也早在2018年就決定了它們擴張的策略,不是將「高科技」加入床墊中,而是打造一個舒適的房間給使用者。所以,它開始生產枕頭、床架、床單、床頭燈等會幫助入眠的產品。它們還用同樣的技術,設計出寵物床,要讓家中的毛小孩也能睡得和主人一樣好。

今年11月,私募基金Durational Capital Managemen更因為相信Casper的價值,將2020年才上市的Casper下市。Casper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Philip Krim認為,這不但為既有的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效益,也讓公司有足夠的資金繼續發展。

我們一般都認為企業都會被疫情影響,但「睡眠產業」卻因為疫情而大有斬獲,特別是賣「床墊」的企業。更有趣的是高中低價格的床墊,看來都有人買單。

隨著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加,「睡眠」就算是在疫情後,也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議題。根據比爾蓋茲2019年冬季推薦書單,他認為《為什麼要睡覺?》是那一年看過最有趣和重要的人類行為學書籍。既然連富豪都重視睡眠,或許除了床墊和監控之外,我們還能想出更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創造出下一個「睡眠商機」。

*本文獲「創新拿鐵」授權轉載,原文:「睡不好,人易老!」新創公司用科技改善失眠問題,為我們製造香甜美夢

責任編輯:鍾守沂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