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發6000元已到截止日10月31日,官方統計仍有16萬人未領取。《商業周刊》為您整理領取方式、發放時間及符合資格,帶您一次瞭解普發6000元的完整資訊。

6000元怎麼領?介紹5種領取方式

6000元是由國發會推動處理,數位發展部負責規劃發放管道。根據財政部的公告,普發6000元將有5種方式

1.網路登記匯入帳戶

前往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官網,輸入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金融機構帳戶的資訊,直接將6000元匯入帳戶。登記完成後,可於該網站查詢記錄,如果顯示「查無資料」,則重新登記。

(來源:財政部)

數位部表示,線上登記原則由本人登記,但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可替未滿13的未成年子女代領,民眾只要到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官網登記填寫本人的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金融機構帳號及健保卡號等資料。免讀卡機、免插卡,後續登記資料經過系統核驗無誤,屆時6000元會直接入帳。官網登記系統則至少開放6個月。

2.銀行ATM領現金

持金融卡至公股銀行的實體ATM領取現金。金管會於2月14日更新進度,除了8家公股行庫外,再納入4家銀行,共12家:

  • 臺灣銀行
  • 土地銀行
  • 合作金庫
  • 第一銀行
  • 華南銀行
  • 彰化銀行
  • 兆豐銀行
  • 台灣企銀
  • 台新銀
  • 國泰世華銀
  • 中信銀
  • 中華郵政

合計2萬4922台,占全台ATM台數的76.5%。

(來源:財政部)

3.在郵局臨櫃領現金

持健保卡,若沒有則攜帶身分證或居留證,前往各地的中華郵政郵局櫃台領取現金。

(來源:財政部)

4.弱勢族群、特殊族群直接匯入戶頭

針對特定族群,6000元將直接匯入帳戶。包含:

  • 勞保年金
  • 職保年金
  • 國民年金
  • 老農津貼
  • 農民退休儲金
  • 龍宮退休金月退休金
  • 身心障礙生活補助
  • 安置兒少
  • 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具我國國籍眷屬
  •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

(來源:財政部)

5.特定偏鄉造冊發放

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金峰鄉3地,將由當地派出所或分駐所造冊後發放。

(來源:財政部)

至於發放時程,數位部說,在特別預算完成法定程序、總統公布生效後5個工作日開始陸續撥款入帳;屆時民眾即可透過本身銀行帳戶、存摺或者官網查詢是否入帳。

6000元何時發放?4月6日起

  • 線上登記6000提領:4/6。
  • ATM領6000時間:4月10日開放。
  • 郵局領6000時間:4月17日起至112年10月31日止。

誰都可以領?我的小孩能領嗎?6000元領取資格說明

2023年底前出生新生兒都能領

剛出生的嬰兒、未有金融帳戶的兒童能領到6000元嗎?財政部在3月8日公告,為讓更多目前孕產家庭和孩子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將2023年底前出生的新生兒,納入普發現金6000元的發放對象。

財政部指出,目前普發現金經費約編列1417億元,具體發放時程,會等到特別預算案完成法定程序後,由行政院指定發放日,後續會另外公布相關細節。

外籍人士的領取資格

龔明鑫也表示,外籍人士可以領6000元,包含以下8種:

1.取得台灣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
2.取得台灣依親居留、長期居留許可的中國人民。
3.外國人為國內現有戶籍國民的配偶,取得居留許可者。
4.港澳居民為台灣人民的配偶,取得居留許可者。
5.港澳居民取得定居許可,尚未設戶籍者。
6.取得我國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
7.外國人、香港或澳門居民離婚或配偶死亡,其居留許可未廢止者。
8.依入出國及移民法第2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款規定,可在我國居留的外國人、且已依駐台外交機構人員及其眷屬身分證明發給要點規定,領有有效身分證明者。

能發6000元的原因是什麼?解析超徵稅收由來

此次政府能夠向全民普發6000元,原因是我國在2022年度稅收超徵4500億。

超徵稅收的意思

政府再編列年度預算時,會針對稅收進行預估。而當該年度實際徵收到的稅收金額,超過原先預估的數字,就稱為「超徵」。並非政府多收納稅人錢,而是因為2022年企業營收表現太好,像是台積電、陽明海運、鴻海集團等,我國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就貢獻了超徵稅收的58%,其次是個人交稅的42%。

還稅於民的爭議

因此,將企業上繳的營業稅,以全民普發6000元的方式「還稅於民」,其合理性仍有爭議空間。另外,也有一部分的意見反對全民普發,而是應將超徵的稅收用於還債。不過,隨著前行政院蘇貞昌1月4日宣布,普發現金6000元也將付諸實行。

領6000元,該注意什麼?

政府強調,領取6000元需以公告的管道為準,不會傳簡訊或用其他形式通知,若民眾收到相關訊息,請留意是詐騙手段,勿點擊網址,或分享散布資訊。對此,財政部也提醒,在行政院尚未公布實際發放日前,恐有不肖人士利用普發現金訊息,進行詐騙手法。請民眾務必留意,避免受騙上當,若有疑義請撥打165反詐騙電話。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