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原訂11月18日早上10點宣佈是侯柯配、還是柯侯配,但就在民調結果公開前又卡關,截至上午10點30分尚無結果。

從部分民調來看,侯柯配的支持度和賴蕭配分庭抗禮。用棒球比賽來形容,僅剩兩個月的選戰,突然從勝負已分的「垃圾時間」,變成延長加賽的「突破僵局制」。

戰局膠著使得未來兩個月的選戰氛圍,勢必更加殺聲震天。可以預見的是,綠營會將決勝負的戰場,放在最敏感的兩岸議題上。

這是因為,侯柯配看似聲勢浩大,彼此支持者也能起到互補之效。然而,對「傾中」的立場分歧,是雙方支持者最深層的矛盾,也是牽動勝負的最大關鍵。

藍白支持者的組成結構就有極大的差異。台灣民調專家、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50歲以上選民,賴與侯壟斷七成以上的支持,柯只能獲得低於二成的支持;但在40歲以下選民中,柯獨占四成以上支持。

對多數的青年、青壯年族選民而言,他們不滿民進黨長期執政,但也不喜歡國民黨的暮氣沈沈,且認為在腐敗問題上,藍綠是一丘之貉,更憂心藍營在兩岸關係上過度傾中。這個族群,正是撐起民眾黨的基本盤。

藍營支持者樂見侯柯配,其想法是唯有勝選,才能扭轉民進黨親美抗中的外交政策方向,朝親中的路線修正。但這未必能獲得民眾黨支持者的認同。

這就是雙方支持者之間的歧異,綠營也深知這點。侯柯配成軍後,綠營勢必會針對兩岸議題猛攻,試圖擴大矛盾,將支持民眾黨的選民抽離出來,轉為中立觀望、甚至支持賴蕭配。

因此,這場大選的決勝關鍵,在於侯柯配能否提出一套,讓藍、白支持者都能接受的兩岸論述。

柯陣營在兩岸議題上,更加如履薄冰。因為妥協太多,會失去與藍營的差異化,讓選戰退回傳統的藍綠對決。如此一來,就會大幅削減侯柯配的優勢。

柯選擇讓步,已經讓民眾黨內出現憤憤不平之聲。對他而言,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就是讓步合作、卻仍輸掉選戰。

如果侯、柯攜手能勝選,依之前的兩黨共識,包括法務部、金管會、NCC等監督性質的部會首長,將由民眾黨派任。只要有舞台可以發揮,白營內不滿的聲浪自然會平息。

但若讓步還不幸選輸,柯文哲就會威信掃地,民眾黨將面臨分崩離析的風險。

其實,柯陣營內一直有「主戰派」反對柯文哲委身擔任副手,因為兩人支持度沒有差距太多,故希望透過對民眾黨有利的民調,促成「柯侯配」贏得選戰。

但現實問題是,再怎麼說國民黨是大黨,大黨有大黨的包袱,不可能對小黨讓步太多。正因如此,白營主戰派的另一個盤算是:乾脆選到底,即使侯、柯二人皆沒勝選,國民黨會因為再次失去執政權而軍心渙散,民眾黨就有機會吸納大量藍營人才,反超成為最大在野黨。

換言之,「柯侯配」是最理想的情境;即使做不到,不和國民黨合作也不啻是張安全牌。

但是,相對主戰派戰意高昂,柯卻沒有堅持要當正的、也沒有選擇打安全牌,反而願意屈身當副手。這,是一步險棋。

在柯的心中,就算民眾黨已有一席之地,但終究是小黨。小黨要追求的不是一步登天問鼎總統大位,而是如何長期生存。

就算是當副手,只要能勝選、並和國民黨組聯合政府,讓民眾黨吸附其中而壯大,相比選到底、並收割國民黨敗選士氣潰散的漁翁之利,可能對民眾黨加分更多。

更何況,國民黨內仍有足以凝聚支持者的政治明星,例如台中市長盧秀燕,以及聲勢上漲的台北市長蔣萬安,不見得選輸就會土崩瓦解,讓民眾黨收羅政治紅利。

這個政治判斷,讓柯決定頂住主戰派壓力、選擇結盟。但,這也是場政治豪賭,是生死存亡的梭哈。柯能贏,政治生涯更上層樓;但若輸掉,政治生涯就劃下句點。

梭哈,代表賭上檯面所有的籌碼,沒有任何退路。而勝出關鍵,就在兩岸議題上如何守住不失分,以及如何在選舉期間安撫民眾黨內的不滿,避免兩黨同床異夢、甚至相互傾軋,坐實政治分贓的指控。

柯從最初的親綠立場,轉為中間偏藍,他在爭議中不斷前行,從一介素人,成為如今能夠左右藍綠版圖的第三方勢力,在台灣政治史上,已經留下屬於他的一頁。這場政治豪賭,將決定這一頁能否翻篇,繼續譜寫下去;還是戛然而止,從此成為歷史。

延伸閱讀:藍白到底合不合?一文回顧完整發展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