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一款新興玩具「蘿蔔刀」在抖音上廣為流傳,開始風靡於中國中小學校園,風潮也擴散至台灣的小學校園。蘿蔔刀的繽紛顏色,配上重力設計、甩兩下就可以出刀的玩法,很受小學生歡迎。
這款「塑膠摺疊玩具刀」在新聞媒體報導下,掀起許多學校和家長的「禁止聲浪」。本篇來聊聊「不要使用蘿蔔刀」背後的禁果效應,也談談未來如何跟孩子說明「危險」。
1.萬物皆中性,意義由人詮釋
我相信萬物都是中性的,唯有加上觀點的人心,會讓物品詮釋出不同的「意義」。
就本質上來看,蘿蔔刀若要成為人間凶器,危險性不如圓規、美工刀。但當你說他是玩具而不是文具的時候,他就有可能在玩耍時發生非文具使用上的「意外」。
就像是你會說打籃球,籃球本身感覺不危險,但他只要在球場上流轉,這款運動用品就有可能傷到手指。
我認為萬物都是中性的,你如何使用它、或如何詮釋它,才是重點。萬物皆中性,意圖才是武器。
2.意圖才是武器
我高二那一年,同班同學因為不滿意代課老師的教學與評量方式,手上握著15公分的鐵尺,衝上講台將尺刺向老師,好在我與另外一位同學先阻止了他。老師嚇得花容失色逃離講台,課程中斷。
這同學是我當時的好朋友,他對這位老師的仇恨醞釀很久,我們都不樂見發生這種事情。後來才知道,他實在太想念請產假的老師,突然來了一位不懂欣賞他的代課老師,於是才產生敵意。
我想透過這個故事,讓大家知道一把尺也可以傷人。要傷害別人有太多的途徑,意圖才是根本,工具只是加速他完成的手段。
3.大人越禁,孩子越懂玩
- 新聞報導強調,「如何把他使用得很危險」,而不是使用得很安全。
- 校方行政強調,「會禁止孩童使用」,並提醒家長禁止帶進學校。
- 老師處理方式是「沒收蘿蔔刀」,並告訴孩子這玩具會傷人。
新聞不報則已,一報就讓人知道如何用蘿蔔刀做出危險動作。我真心覺得,萬一新聞做一篇完整報導,把圓規、鉛筆、鐵尺、安全剪刀,分成四格畫面,說明這些工具如何使用才能傷害到同學,到時會很多文具就會被禁用了吧?
照這個邏輯,學校應該把門都拆掉,因為會夾到手;掃把應該都換成吸塵器,避免學生拿掃具打架;家政教室禁止使用明火;餐飲科未來不能使用菜刀⋯⋯這些是永遠禁不完的。
因為有風險的工具、教具眾多,與其告訴孩子這有多危險,更應該要告訴孩子如何安全的使用它。因為人類本來就對禁止的任何一切事物感興趣。
4.禁果效應(Forbidden fruit effect)
越是禁止,就會讓人越想得到,這稱作「禁果效應」。這是源自於聖經中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在伊甸園中有生命樹與知善惡樹,樹上會結各種果子,上帝跟亞當夏娃說你可以吃生命樹的果子,但千萬不要觸碰知善惡樹的果實。然而他們還是吃了,最後被趕出伊甸園。
你越是禁止,他就越想要得到,你越是要他不要做,他就越好奇做了會發生什麼事。越被禁止的東西,越容易吸引人心,人們就越會用各種途徑去嘗試。
5.要他人不要,不要講不要
請你現在腦中不要想著一頭粉紅色的豬在天上飛,看完這句話有沒有很有感覺?
請記得,「不要不要」法則,概念是不要講不要,因為通常不要的後面常常接續著強而有力的「動詞」,像是不要拿蘿蔔刀去戳眼睛、不要戳同學背部、不要拿來割手,你發現了嗎?這些不要的後面都是強而有力的行動指令,而且並非是蘿蔔刀最初始的使用功能。
如果你想禁止其他人做任何事情時,可以參考以下的說法。
1.用「可以」取代「不可以」
我會跟學生說,想在上課時使用手機,有3個時機:
1.可以拍攝PPT或講義內容。
2.可以拍攝老師,搞不好這是最後一張照片。
3.你可以聯絡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搞不好這會是最後一通電話。
與其告訴他不可以怎麼樣,而是直接告訴他可以怎麼做。這樣腦中就不會產生「原來可以這樣玩喔?」的想法。
2.給具體、明確、可行的行動指令
當你說出指令時,要具體、明確可行。
例如:
- 「不要亂玩蘿蔔刀」,改成「請拿出蘿蔔刀將紙割成一半再收回鉛筆盒裡」。
- 「不要罵髒話」,改成「請求令尊身體微恙」。
- 「未滿18歲請勿進入本網站」,改成「12歲請看米奇妙妙屋、15歲請看咒術迴戰」。
- 「此處禁止丟垃圾」,改成「廁所垃圾桶只吃衛生紙,其他垃圾請丟到廁所外面的橘色大垃圾桶裡」。
3.把工具原本的用途講清楚
- 鋸子是木工課時切割木頭用的。
- 木槌是童軍課時,把營釘打到土裡的。
- 菜刀是拿來家政課切菜用的。
- 火柴是實驗教室拿來點燃酒精燈的。
- 圓規是數學課在紙上拿來畫圓的。
把工具原本的用途講出來,而非強調如何使用它會變得超級危險。殺人滅口也不用你教,光是新聞媒體、戲劇、電影、動漫和恐怖片,他們用五花八門的方式,讓折凳也可以成為7大武器之首。
4.「不要」後面接「要」
這樣就真的不能講不要了嗎?也並非如此,要把一件事情講得透徹,要與不要,我認為都是要說的。
我們可以練習講出綜合前面3種方式「可以」、「要具體」、「回到本質」,例如:
「莊同學,請不要把手中的蘿蔔刀甩到空中,你可以到附近沒有人的地方玩它,熟練以後再看看有沒有其他可以玩的東西。因為蘿蔔刀是拿來切割紙的,你可以先把他收回鉛筆盒裡。」
5.在可控之內失控
我曾在師大教育心理學課程中聽到一個說法。要讓孩子知道火很危險,不是告訴他火會燙傷人,而是點一根小蠟燭,讓他慢慢的靠近,讓皮膚會感受到熱、甚至造成非常輕微的灼傷。這會讓孩子對火產生警惕,因為經驗告訴他不要碰。
如果都生命不曾有過碰撞、受傷、試錯,那未來真的受傷挫敗,只會加倍疼痛。
6.後記:是誰告訴你「這東西很危險?」
回想起小時候,大人、家人、師長常常使用「製造恐懼」的話語,告訴你這個有多可怕多危險,而讓這個世界變得好像不太安全。
「不要去爬山,因為有山難。」
「不要去海邊,因為有海嘯。」
「不要去溯溪,因為會暗流。」
「不要參加校隊,因為容易受傷。」
「不要騎機車,因為會出車禍。」
「不要去戀愛,因為會失戀、還會遇到恐怖情人。」
很多大人看了一些新聞報導,就覺得做了A就會導致B,卻不曾去細究那些真正失事的原因與機率。
實際上,你走在忠孝東路邊滑手機、邊過馬路,發生意外的機率,可能比遇到這些情況都還高。真正危險的是人心,還有單方面接收危險的消息。
人世間很多事情都有風險,工具反而是幫助我們變得更好的夥伴。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使用、如何熟練、如何保護好自己。
這樣能在風險發生時,讓傷害降低一點。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讓孩子知道做出不正確的行動時,會付出哪些代價。當孩子受過一點傷,長大後會在經驗中記取教訓。
無法事先記取教訓的事,往往是人生的無常。如何與無常相處,不只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感謝那些曾經受過的傷,讓我知道如何選擇,才能遠離風險,活得比較安全。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