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確診人數比起前段時間,下降了許多,相信很多人都期待著,何時可能回復正常生活。坦白說,儘管確診數下降、疫情分級下降,離大家能完全放下戒心、安心遠離病毒,還是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今天我分享一個蠻實用的資訊,因為病毒我們肉眼看不見,因此只能假設「病毒無處不在」。

先跟大家介紹3種病毒傳染的途徑:

1.飛沫(最高比例)

2.氣溶膠(空氣傳染)

3.病毒掉落於物體間接感染

病毒傳播的3種方式與預防方法。(來源:陳欣湄醫師提供)

本文著重於第3點:病毒掉落於物體間的「間接感染」,間接感染其實跟氣溶膠一樣令人感到不安,先說一個結論:「病毒在不同材質上存活時間不同」

而且不只不同,並且差異極大!我這邊分享一個國外網站整理的資料,並且做成圖表,雖然花了我一些時間,但我覺得很好用,大家不妨把它存下來,因為裡面材料基本上你都會遇到。

我大致說幾個必須知道的方向:

一、存活時間差異

二、戶外移動最可能遇到的材質

三、內用餐廳會遇到的材質

四、外送會遇到的材質

以下進行分別說明:

一、存活時間差異

差異「非常大」,從5天到幾分鐘都可能,這邊資料是美國內科醫師Neha Pathak整理,有一些數據從實驗室來,有些從文獻來,因此或許你會看過其他文章數字有些出入,但大致方向是「越堅硬光滑的東西,似乎停留時間較久」。

二、戶外移動最可能遇到的材質

這個部分,一些目前仍須到公司上班的人,就應該就需要知道,建議你注意的材質有:

金屬(公車手把、開門手把):可停留5-9天

塑膠(公車座椅、電梯按鈕):可停留2-3天

因此現在仍在公司上班的人,我建議你要非常勤勞的清洗你的雙手,褲子也最好天天做更換,戶外移動我認為是風險最高的族群,因為這裡都還沒包含到飛沫跟氣溶膠傳染風險。

三、內用餐廳會遇到的材質

這一個區塊是我做到一半最驚訝的,先列出內用餐廳相關材質:

不鏽鋼(鍋碗瓢盆、水槽):可停留2-3天

陶瓷(餐具、杯子):可停留5天

玻璃(餐廳內用水杯):可停留5天

我們過去都認為餐廳禁止內用原因,只是那是某種程度的群聚,但進一步的層面可能與餐廳的內用餐具有關。

四、外送會遇到的材質

我要先恭喜這些乖乖居家防疫的人,因為你的付出,剛好對你自己有幫助,我先列出居家防疫可能接觸到的材質:

食物(外送食物):較低機率病毒殘留

COVID19病毒於物品停留時間。(來源:陳欣湄醫師提供)

居家飲用水、紙板(貨運紙箱),其中最需注意的大約就是貨運紙箱,因為病毒有機會停留時間長達24小時,我家會特別將玄關空出來,做為放至貨運紙箱的空間隔一天再打開,至於其他的部分,建議食物盡量吃熟食,外送也盡量加熱再吃,大致上你就算蠻安全的。

COVID19病毒於物品停留時間。(來源:陳欣湄醫師提供)

但我當然不得不說,因為討厭的病毒看不見,所以步步為營絕對好過鬆懈的心態,大家可以把的圖版存在手機裡,大致上看的思維邏輯就是「存活越久的材質,碰到就一定要清潔雙手」,這樣才能讓病毒沒有機會拜訪你!

作者簡介

陳欣湄醫師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現職:現任中山醫院主治醫師—家醫科專科醫師、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暨主治醫師,同時為健康2.0社群節目主持人,曾出版《史上第一本!睡好覺:掌握黃金熟眠90分鐘》與《醫師合著—臨床隨行走出白色巨塔陰影》。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自: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責任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