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照的健身,是不完美的。從朋友圈、微博,再到B站、小紅書(編按:前述為中國各社交平台),正湧來大批健身照。放眼望去,有男性的對鏡秀胸背,也有女性的取景秀腰臀,比如在小紅書上搜索話題「不拍照=白健身」超過48萬篇筆記。

甚至很多團課健身的大合照,已成為最具儀式感的部分。從CrossFit的小團課再到萊美的大操課,像是遵循著「峰終定律」,即在課程結束後創造了體驗的愉悅峰值。

另一方面,健身房也在試著配備更適合拍照的鏡子、燈光等配備,打造出更具視覺衝擊的標誌。例如新晉網紅鐵館Mars的美式風格,綜合體能訓練館Project One的老鷹Logo,以及健身房加伍磅的創始人IFBB PRO小蘿蔔本人。(編按:在台灣,例如「館長」陳之漢所規劃的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也是極具代表的場館之一。)

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內部設施,也有大鏡子(來源: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官網)

而在一部分健身房的社群活動中,在指定地點進行拍照打卡被作為完成活動的必要任務之一。

按照健身房裡一部分年輕人的說法:「不拍照,等於白健身。」因為用照片、錄影的形式把健身的過程、成果記錄下來,是一種自我欣賞。雖然很難被承認,但多數人都是自戀的。一項對自拍的研究表明,自我欣賞的動機超過社交、工作/個人需要。健身拍照也是如此,更多成為自我欣賞的一種方式。

更重要的在於,健身照在成為一種社交貨幣,把照片發在社交媒體是自我行銷的方式。沒有影像記錄的斯巴達勇士賽、CrossFit體能訓練是不完整的,因為在泥濘中攀爬、在訓練場力竭,是都市人為數不多的「運動能力證明」。

打卡星巴克的小資風潮已過去,健身是年輕人的下一個社交貨幣。這是屬於健身房的機會,除了能讓人增肌減脂之外,也無形證明了個人品位、消費水準等特徵,甚至説明使用者在私領域被賦予「自律、新潮」的積極標籤。

不拍照的健身,是不完美的

與其說拍照是健身的一部分,不如說是健身歷程的見證。團課愛好者小M在3節團課結束後,即使被虐的體無完膚,但依舊能夠在鏡子面前凹出「Slay全場」(秒殺全場)的造型。因為沒有合照的團課是沒有靈魂的。通過課後合照發到社交媒體來證明著「我練過」並不是少數。

健身愛好者小J去健身房,每週都會在健身房拍照,記錄自己的訓練痕跡。以至於社群媒體90%的圖片都和健身相關。新興的健身場館在裝修風格、硬體設備上也別有用心,利用工業風、簡約風、名人效應吸引用戶打卡,借助塗鴉牆、品牌色刺激用戶拍照。比如小蘿蔔的「加伍磅」、鹿晨輝的「夢想健身學院」、劉孟易的「北京肌源健身」,自帶名人效應的場館被列為受訪健身愛好者想去打卡的場館之一。

而燈光、鏡子等設備則是激發拍照欲望的直接因素。「燈光不好,少練一年」,鏡子作為健身房基礎設施的一員也能引發拍照動機。不僅在硬體設備創造打卡的條件,健身場館也推出各樣的拍照打卡活動和服務。

2020年中,超級猩猩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發佈徵集用戶拍照的活動「我愛在超級猩猩」,鼓勵用戶在超猩更衣室、logo、slogan位置打卡。「斯巴達勇士賽」的爆紅,也源自於賽事中融入了拍照的元素,使用者能夠在賽後獲取比賽時的照片,同時在參賽時能製作「出發海報」,發出參賽預告。

斯巴達賽事照片@YOKOSUKA SPRINT/KIDS(來源:Spartanrace.tw)

瑜伽館也推出了「練瑜伽,拍美照」的服務,僅需花費29.9人民幣(約台幣130元)就可以獲得一個體式課程和免費拍瑜伽體式照的機會。健身拍照不僅是來自於用戶本身,場館也在助攻。這使得拍照和健身逐漸被聯繫在了一起,成為個人行銷和場館行銷的方式。

這是自我欣賞,更是自我行銷

一周健身5次的健身女孩小lei告訴GymSquare,健身拍照行為更多發生在完成階段性訓練,比如更有線條的肩頸、里程碑式的背溝。健身愛好者小J表示,其實健身拍照沒有想那麼多,更多就只是練爽了,趁著狀態不錯、心情好、光線好。雖然他們認為拍照出於記錄訓練的目的,但深層或許有自我欣賞的原因存在。

心理學研究將自拍的動機分為6大類,以「記錄」目的的自拍僅占5.7%,自我欣賞才是自拍的最大動機,占29.5%,社交分享占23.3%。健身拍出的照片除了留在相簿「自我陶醉」,也會被發到社群軟體,成為自我行銷的方式。

健身的標籤,是大眾願意被賦予的個人標籤。「斯巴達勇士賽」粉絲小A喜歡分享斯巴達過程中的照片,參加過5次斯巴達之後,她發現,「社群上好多人雖然不認得我名字,但他們都介紹我為『玩斯巴達的那個女漢子』或者『那個喜歡做Burpee的受虐狂』」。

當健身照發布在社交媒體後,可以提升外界對自我的認知,也可能是踏入一個新社交圈子的砝碼。一部分健身房正在迎合類似的用戶需求。天津秋水普拉提新店中的一個教室特地裝上了全鏡頂,雖然面臨著成本、工時的增加,但創始人婉瑩堅持這個決定。她告訴GymSquare,用戶在做仰臥練習普拉提時,可以通過鏡頂觀察自身動作;鏡頂也成為招牌吸引不少新用戶前來打卡。

在海外,已出現專門主打拍照打卡的健身房。

邁阿密的健身房Gymage(來源:Gymage)

這家健身房叫Gymage,位於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室內設計通過綠植營造出熱帶氛圍,甚至將自拍杆安裝在健身房的多處牆壁上,並且設有奢侈品零售店級別的燈光,以便會員自拍發佈在Instagram和TikTok上。

對於健身場所來說,這些代表標誌性的元素利用社群媒體曝光推廣,成為大眾對品牌認知的重要環節,能夠減少用戶決策猶豫的環節,進而帶來更多的新客流。

健身,下一個社交貨幣

照片、影片更多是載體,健身行為本身,成為年輕人新的社交貨幣。社交貨幣來自社會經濟學,描述大眾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分享的事物往往代表著、定義了自身標籤,所以大眾會比較傾向於分享那些可以使形象看起來「高富帥」或「白富美」的內容。而健身,有很大機會成為一種「自律上進」的社交貨幣,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展示自己的硬核能量、新潮陽光的一面。

但拍照健身分享的動機不僅僅是來自用戶自身,也可以被場地、燈光等外部因素影響。如何能在眾多場館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健身場館運營者打造自己的特色亮點。如果一味的追求亮點潮流,往往溺水於潮流。2015年健身界刮起了工業風,新興健身房紛紛進入,使得別具一格的工業風氾濫,難以打造自身亮點。

因此不只有名人效應、器械裝修的要素,專業的教練、濃厚的氛圍,都是用戶在沉浸訓練的同時,樂於記錄健身分享社交媒體的重要原因。當健身將成為未來的社交貨幣,用戶自己的社交媒體就是未來健身房最好的廣告平臺。

參考文獻:Koterba, E. A., Ponti, F., & Ligman, K. (2021)

*本文獲「精練GymSquare(公眾號:GymSquare)」授權轉載,原文:「健身拍照,十分必要」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