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CEO學院「經營三學」的課堂上,會分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的《經營者養成筆記》,書中提到經營者有生意人、創新者、領導者和願景建立者四重角色。每次談到「願景建立者」,通常現場鴉雀無聲,現場企業多半沒有願景,少數公司有願景的同學,也記不起來。

引導教練潘信宇分享了超好用的「願景方程式」:

願景或使命 = 用 (產品或服務) 做到 (事) 實現 (價值)

「願景」或使命的要「看得見、說得出、記得住」,用字遣詞盡量務實、好懂、具體,這樣才容易凝聚向心力。有一類人直覺都會期待一個「好聽、厲害」的願景或使命,感覺上講出來才有面子,其實那叫「廣告詞」,是用來包裝企業,而不是拿來執行的。另外還有一類人,又把願景使命敘述得太過細節,這便流於「策略」,無法讓團隊仰望、產生共同往前進的動能。

以Nokia為例,我們耳熟能詳的「科技始終出自人性」,這是廣告用的slogan;如果轉換成願景或使命,這句話便翻譯成

「用(手機) 提供(人性化科技) 來讓(溝通無界線)」。

願景方程式背後的邏輯是:
1. 由具體(手機)而抽象(溝通無界線);
2. 由近(隨手可得的手機)而遠(無界限的溝通);
3. 先利己再利他。

其實這也正是所有溝通的原則:具體、好記、對彼此都有利;從最切身的事物開始講,讓聽眾都感同身受,接著逐步構築未來的夢想或願景,才讓聽眾覺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進而支持它。如果太急著把自己的夢想拋出來,卻無法讓聽眾感覺與自己有關,再好的夢想或願景,也是一場空。

再次提醒:「願景/使命」,不要好聽、不要厲害,要清楚、具體、可衡量,目的是要讓員工可以秒懂、進而追隨,不要形容詞和副詞,在擬定「願景/使命」時千萬不要當文青自以為美的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