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客戶、員工,企業該為誰而戰,才能創造高業績?

你的答案,可能是客戶,因為市場最大、不聽客戶的話,哪來的訂單和生意。答案,也可能是股東,因為所有權最大,股東才有權分配資源與利益。

但有家公司的答案很另類,它把「員工」放第一,蟬聯了十九年全球龍頭寶座。

它是金士頓(Kingston),全球最大記憶體模組品牌商,「把員工照顧好,生意自然會來。」是他們成立至今的核心信仰,也是拿下世界第一背後的秘密。

最近,我到金士頓演講「同理心」,台下坐著品保、採購、資訊等單位近八十位主管,整整兩小時演講,我們一起演練怎麼好好對下屬說話,進行「非暴力溝通」。演講後,還有多位主管特地來粉專留言,他們的投入與熱情,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認為同理心並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金士頓的主管跟我分享

但同理心乍聽很抽象,該如何落實?

其實,從看待員工「遞假單」的當下反應,就能看出主管有沒有同理心。

「第一時間不該去質疑員工偷懶,而應該向員工了解情況,甚至討論如何度過艱難,必要時也提供需要的資源。」金士頓主管說。

比起單純簽核假單,或因此擔憂工作進度落後、影響團隊目標,金士頓的主管們更關心,員工頻頻請假,是遇到什麼困難嗎?原來是家人生病,那他可負擔龐大的醫藥費嗎?公司可以怎麼伸出援手?

同理心是行動,而非口號。

所以,金士頓員工的KPI不是業績金額或專案達成率,而是有沒有體現「同理心與尊重」、「積極投入與享受工作」等企業價值。例如,「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不預設立場,聆聽、重視彼此意見」、「不論文化背景、專業或職位,都相互尊重,且創造開放的討論空間」,員工被打分數的,是這些行為項目。

金士頓對「人」的重視,還不止如此。

他們相信人人平等。為了破除權威、階級可能帶來的溝通不對等,讓員工不敢表達想法或需求,金士頓所有高階主管,都跟員工一樣,沒有秘書。

一家版圖橫跨北美、歐亞,年營收超過百億美元的大企業,竟沒有秘書協助高階主管處理庶務?

這是因為他們相信,唯有直接與員工對話、交流,不假手他人,才能打造溝通無礙的工作環境,也讓主管真正能同理員工需求。

甚至,金士頓裡也沒有獨立的主管辦公室,在加州總部,兩位創辦人各自只有一大張坐落在員工中間的L型桌子。

「把員工當家人,把客戶當朋友。」孫大衛常掛嘴邊。

他確實就像金士頓的大家長,當員工看到孫大衛,不是稱呼創辦人或老闆,而是「老大」;老大一現身,往往引來員工爭相合照,或湊在他身邊聽他說話。

金士頓與員工的關係,就像家庭與家人,關心的不只工作,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HR還會要求主管們多方研究如何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如何幫員工達到生活平衡。

這份對員工的用心,早在金士頓成立前,就已經種下。

「在工廠的時候,別人根本不在乎你,如果上司對下屬好一點,身為學徒的我,感受會好很多。」杜紀川過去在德國工廠,從基層學徒做起,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

他和孫大衛都曾在大企業工作,對於基層的辛勞與心聲,深有所感,也因而領悟,讓員工感到幸福,企業才有前進的動能。

所以,他們不怕對員工好。

1995年,金士頓首度銷售額超過十三億美元,他們在《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日報》等媒體刊登「十億分感謝!」廣告,答謝的,不是客戶,而是全體員工。

1996年,金士頓將被日本軟銀收購得來的十五億美元,拿一億元做為員工紅利。

但對員工那麼好,不怕員工因而變得安逸、懈怠嗎?

金士頓當然也遇過這種情形,甚至被員工背叛,不過,杜紀川和孫大衛從不計較,始終以「讓員工享受工作」為使命,認為營造快樂的工作環境,照顧好員工,維持互信關係,是促成高績效的關鍵。

「不管對員工或供應商,我們都強調,要彼此有信任,緊密團結,才能創新應變。」杜紀川與孫大衛曾說。

金士頓屹立不搖的市場地位、連年入選「全美最佳雇主」,一再證明,他們與員工創造了雙贏,因此為公司寫下一個個重要里程碑。

確實,要相信對員工好、員工終將為你帶來回報,對許多企業老闆來,很難。

但這一切,全看你信不信「共好」的力量。

「完全是一家人的理念,沒有高低貴賤,大家各盡其職,在一條船上,目標一致,同舟共濟。」「我對你好,你也會對我好。」金士頓兩位創辦人這麼想。

他們深信,把員工放第一,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被在乎,員工與公司之間的連結更緊密,每個人的心在一起,才能長長久久走下去。

當大家都能成為彼此的靠山,這個團隊,自然讓人離不開。

立刻按讚郭奕伶粉絲專頁,看執行長們的商業智慧和日常學習 ☛https://www.facebook.com/BW.CEO.YILING.K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