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考驗不斷。上半年,我忙著做事;下半年,則忙著理人。

疫情一爆發,我快速推出4個專案,從新產品、新服務、到新行銷,短線穩業績,長線則為組織再進化鋪底。

雖然辛苦,我卻感謝這個契機讓商周與同仁們快速升級;即便疫情再爆,我們都有自信可以走得更穩,更能以新技術乘勢崛起。

然而下半年,主管群開始有人生病,這是我始料未及。一開始,局面是慌亂的;受衝擊的不僅是工作調度,更是心理上的來不及準備。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自責,怪自己不該貪心;在疫情重擊下,還一邊開車、一邊大動作的換輪胎,讓大家承受過大壓力。然而,轉頭看到許多同仁與客戶,我知道自己沒有自怨自艾的權利。我轉了念,決定提早展開中生代接班的工程。

在同業中,商周是很早接棒傳承的;創辦人金惟純不到60歲就交棒,我38歲接總編輯,48歲接任執行長。但對中階主管,我們卻一直有著過度的擔心,讓他們獨當一面的速度不如前人。

這次的始料未及,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

我與資深主管群下了強烈的決心,必須讓中階主管提前上場投球;再怎麼苦,我們都要咬牙把中生代拉拔起來,這是我們的責任。

「老的做新事業、小的做舊事業,」我們學習台達電的轉型。我除了本來就帶領的新專案以外,也直接進入個別部門,從週報、例會的互動中,識人、帶人,給主管差異化的教練。

這兩個月來,相關業務都在軌道上,縱有進步空間,但瑕不掩瑜。我看到的是,組織的制度與系統發揮作用,而中生代的潛力與意願也超乎預期,過去,是我小看他們了!

團隊不在人多,而在心齊。回看這兩年,我感謝大家同心的願意;當變動無預期的出現,夥伴們都能站上組織高度來俯視全局,以一己之長來補組織之短。

這是一群有情有義的人,一起在追求、實踐有意義的夢想。情,來自彼此的信任;義,來自共同的信念;兩者交織成團隊的支撐,這是真正的團隊。

我告訴同仁,團隊的價值就是,每個人可以輪流軟弱,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當有人軟弱的時候,其他人就是掩護,你可以暫時後退,休養生息後再返隊上陣。

一個人前進,是單槍匹馬,眾人前進,才能移山填海;一滴水很快就揮發,但匯入大海就成波濤澎湃;一個人會軟弱,團隊卻因彼此的連結而強韌。

「沒有完美的個人,卻有完美的團隊,」這是今年我的深深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