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達成工作目標,但同事相約去慶祝,卻感覺意興闌珊、提不起勁?這次考績很好,升官加薪有望,心中感激主管的賞識,也知道機會難得,自己的努力被認可、值得喝采,但就是開心不起來?

最近,身邊許多同事、朋友都有類似的情況。

這個世代,再也不是為了生活費的著落而工作。寧可省一點,做什麼工作都可以過活,也不想再盲目加班來追尋奢侈品與社交地位,拒絕為了買大房子付房貸而高壓工作。這個世代,需要的是「定位自我、尋求存在意義」,找到了,才能積極實踐,完成後才不會空虛、過程中才不會總有「為誰忙」的茫然。

我們這一輩的工作誘因,升官、加薪,在這個世代來說只是基本需要,他們還需要更多輔助、探索,才真正能夠找到自我的價值、持續努力的實踐。

「重要的不是到過哪些地方,而是我們的生命能否透過這樣的移動,更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有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也並非誘惑,他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活在島嶼的敘事》(創刊號)

有人說,Z世代(Gen Z)之後,是Gen P(urpose)。這是一個追尋意義、存在價值的世代。

我的確在周遭工作者身上,發現一個又一個愈來愈明顯的例子,不管是面試新人、離職面談,或是晉升對談,大家都在找尋自己,都在發掘自己與組織、社會之間的關聯性,甚至有同事跟我討論創業題的時候說:比起成功、財務報酬,或是創辦人頭銜,他更在意的是,這個新生意或新服務如何影響人?改變社會?解決問題?反倒是我,我當下想要問的是「你能養活自己嗎?」這種實際、顯得太過世俗的問題。但即便我忍不住問了,也常常得到這樣的回答:「我省一點,其實不難。」

Generation P(urpose)

埃森哲(Accenture)管理諮詢公司2020年一份研究指出,Y世代、Z世代的數量正逐步超越其他世代人口,這不只造成消費者價值轉移,也將改變職場生態。Y世代、Z世代對目標感的需求更加強烈,他們會運用自身影響力,花費心力達成目標。

據此,埃森哲對企業主喊話,企業需要透過目標導向的創新思維,創造員工忠誠度,並將此用在企業經營的各個層面。


Gen P會為品牌所傳遞的獨特價值埋單,如果不能讓工作者找到展現價值與意義的元素,就會失去內在動機。這時,就算給予許多外在誘因(如免費午餐、下午茶、加薪、升官、漂亮辦公室),也無法留住這個世代。

對管理者來說,幫助Gen P在工作任務中,連結他們的使命感、人生目標,將會相對重要。例如面試時,可以多聽聽他們為何應徵。除了薪資高、離家近、有學習空間,更要聽聽他們如何看待工作,以及這份工作與他們自我價值的連結。

《聯盟世代》提過,公司和工作者之間的聯盟關係,要對彼此有加值,但那也不過是階段性合作的默契,短則2、3年,長則4、5年,如果要讓工作者堅定在同一條道路一起奮鬥,賦予他們在這個生意上的個人價值、幫助他們探索自我,和外界的舞台、薪資誘因相比,更是重要。

「我確實不能確定這個新挑戰是不是我要的,但至少我能確定,眼前的任務,我不想再多做1年了!」Gen P傾聽內心的聲音、力抗主流社會、主管和長輩的看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依照父母的意思前進。

找到他們的初心與原動力,找到他們的個人價值與存在意義,才能幫助他們規劃一條穩健的職涯發展路徑。這,不只是步步高升、加薪升官那麼簡單。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