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招募文章的討論串提到:「做招募,有時候辛苦的是連招募主管自己都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人。最害怕的是好不容易推薦了一個人選,主管回覆說:『這不是我要的人』,就得全部重新再來一遍。」
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回覆,對我來說,這樣的挑戰恰恰好給了我們人資有機會證明在招募上的專業。
實際上發生的狀況可能有2種,一是用人主管真的還沒想清楚,另一種、也是較常見的狀況則是,主管心裡有個譜,但沒時間或心力去溝通讓招募人資秒懂的職務規格,只和人資說先找再說。
越資深的高階職位、產業複雜度越高,就更難用制式的規格去搜尋人才。
最終的重點在於,我們在招募過程中能不能提綱挈領,「具象化」找出主管面談前、中、後在意卻沒說出口的條件。
面談前
產出一份工作內容說明書不難,難的是使用「文字」精準定義主管期待的「能力範疇」。
現在只要善用AI,1分鐘內就產出一份完整的工作內容說明書。所以這考驗我們的是,工作說明書內的動詞和名詞能否明確、精準的描述,像是「執行」、「統籌」、「督導」和「領導」,意思皆不同,只要換了一個動詞,對應的職能和工作經驗都會改變。
實務上,我認為職務說明書一開始列的都是最理想的條件,包含工作年資、需要的經驗條件等,但招募前期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主管內心不可妥協的「搜尋關鍵字」。
要找到這幾個關鍵字,可以用以下問題題訪談用人主管,了解部門狀況:
- 部門目前業務上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 為什麼組織目前會需要這樣背景的人加入(是新建立還是找人接手的職位)?
- 加入前3個月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這些資訊都會幫助我們知道哪一項能力是最優先的。過程中如果有Blind Resume(像是候選人還未答應面談,或招募提供移除個人隱密資訊,保存學經歷的履歷),也能很快的跟主管對焦。
面談中
1.一同參與面談,從主管面談問題中找到他在意的地方。
我目前負責招募中高階主管,針對資深的候選人,通常一定要面談後,才能確定他的經歷和價值觀是否相符,如果主管願意讓我參與面談,我都會爭取。
因為很常時候主管沒說出口的期待,都隱藏在他們固定問的幾個問題中。
舉例來說,主管會詢問:「做過什麼,好因應業務轉型的重大營運決策?擔任的角色是什麼?」或是,「過去是否有帶領過業務團隊轉型的經驗,是針對什麼樣的產品和階段?」
若事先列的職缺說明書只提到需要在特定產業當過業務主管的人,這時就需要人資轉譯,用人主管要招募的是有相關業務轉型經驗,且有帶過一定規模團隊的人選。
2.釐清主管能接受的最低條件。
我們都希望能找到符合所有條件的人選,但實務上不是每次都如此幸運,所以需要磨鍊的是如何「針對不同候選人的亮點,跟主管釐清最低能接受的條件」。
假設用人主管列了5個必須條件,我建議的人選A符合123,人選B符合345,就得想辦法跟主管討論這兩份履歷的不同,若要優先面談,主管會傾向跟哪一個面試。
在磨合過程中,藉由比較不同履歷,就能慢慢協助主管將他理想人才的條件具象化,越來越清楚他不要的是什麼,更接近他想要的是什麼。
面談後
定期歸納履歷特點,使用類比的方式調整未來搜尋方向。
當面試的求職者累積了一定的數量,用人主管的標準通常會更明確,也能在討論過程中,使用面談過的履歷來對焦,像是相較於人選A的履歷,主管覺得人選B比較有優勢或不足的地方在哪裡。
在實務上,仍建議面試數量要夠多,太少的話主管不僅無從比較,還會質疑招募的效率;但太多卻沒有仍找不到適合的人,會讓主管質疑一開始搜尋人才的準度有問題,中間的拿捏很看招募人資的智慧。
通常一個職位的最後一輪面談有2~3個候選人,主管比較能放心做最後的決定。
換個角度想,有時用人主管沒辦法馬上說出「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現今的外部環境變動太快,主管能靜下心好好思考的時間有限。
身為招募,我們能做的不只是拿著定義好的工作說明書去找人選,而是在過程中協助主管更了解他需要和在乎的條件是什麼,並滾動式調整。
有時候,這些資訊都不會在最初的工作內容說明書中出現,而是需要透過互相磨合才能找到答案。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就是詢問主管「這是根據你的回饋所調整的人才條件,這是你要的嗎」?主管回覆「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的那一瞬間。
*本文獲「曾耀葳 Sophie Tseng」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