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生活上,還是事業上,我試圖去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制定對應的原則,以此為基礎投資。從我對過去500年至今的研究可以看出,財富和權力起起落落,形成一個大週期,其中影響它們的最大因素是債務和資本市場的週期。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可以稱為投資大週期。

我覺得我需要充分了解這些週期,以便在戰術上調整或分散我的投資組合,以免投資受不利影響,甚至能順應週期而從中獲利。透過了解週期,並搞清楚國家在週期中的位置,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

在我全球宏觀投資約50年的生涯中,我發現了許多恆久有效且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在這裡,我想要先傳達一個重要原則。

●所有市場主要由4個決定因素所驅動,它們分別是經濟成長、通貨膨脹、風險溢價和貼現率。

所有投資都是今天一次性付款以換取未來的報酬,這些未來的現金支付將取決於經濟成長、通貨膨脹、風險溢價(與手頭的現金相比,投資者願意承擔的投資風險),以及決定這些投資在現今的價值(被稱為「現值」)的貼現率(人們用來評估未來一筆錢在今天值多少錢的利率)。

這4個決定因素的變化驅動了投資報酬的變化。若能知道任何一個因素未來的變化,我就能確定投資策略。知道這點,我就能將世界上當前的情勢與市場上當前的情勢聯繫起來,反之亦然。它還告訴我該如何平衡我的投資,使我的投資組合不會受任何環境影響,這就是很好的多元化投資組合。

政府透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影響這些因素。因此,政府的目標與當前的情勢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推動週期的驅動力。例如,當成長和通膨過低時,中央銀行會創造出更多的貨幣及信貸,從而產生購買力,讓經濟成長先行回升,隨後通膨也會跟著回穩。而當中央銀行限制貨幣及信貸供應時,情況正好相反—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都會放緩。

為了推動市場報酬和經濟狀況,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的職責是不同的。中央政府決定錢的來源和去向,因為他們可以徵稅和支出,但不能創造貨幣和信貸。相反的,中央銀行可以創造貨幣和信貸,但無法決定貨幣和信貸是否流入實體經濟。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的這些行動會影響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的購買和銷售,並推動其價格的漲跌。

在我看來,每項投資資產都以自己的方式反映了這些驅動因素,考慮到對未來現金流的影響,這是合乎邏輯的。每項投資資產都是投資組合的一個基本因素,而挑戰在於如何根據這些因素將這些投資組合做最好的配置。例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成長強於預期時,股價可能會上漲,而當成長和通膨高於預期時,債券價格可能會下跌。

我的目標是將這些基本因素放在一個投資組合中,然後基於當前和未來的世界情勢對這4個驅動因素的影響,進行多元化和戰術上的配置。這些基本因素可以按國家、環境偏好甚至到個別領域和公司來分解。當這個概念被放入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時,看起來會像下圖。我正是透過這個視角來考察當前情勢的歷史、市場的歷史以及投資組合的表現。

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基本因素(來源:《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商業周刊出版)

我知道我的方法與大多數投資者不同,原因有2個。首先,大多數投資者不會去尋找歷史上類似的時期,因為他們認為歷史和過去的投資報酬與他們無關。其次,他們不會利用我剛剛描述的視角來看待投資報酬。但我相信這些觀點為我和橋水帶來了競爭優勢。

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是基於他們一生的經歷,而少數比較勤奮的投資者則會回顧歷史,看看在1950或1960年代的決策規則。在我認識的投資者和高層經濟政策制定者中,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原因。

大多數關注長期報酬的投資者,認為把美國和英國(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的投資報酬有代表性。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並不多,這些國家和時期存在著倖存者偏差,它們其實並不具代表性。只看美國和英國的報酬,人們看到的是獨特的和平和繁榮時期,這是大週期中最好的階段、最得天獨厚的國家。如果不將其他的國家和時期納入考量,投資者將會失之偏頗。

從我們對大週期的了解進行邏輯推理,將視角再往前延伸幾十年,看看在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時,我們會得到一個極其不同的視角。我將展示給你看,因為我認為你應該要有這樣的視角。

在1945年之前的35年裡,在大多數國家,幾乎所有的財富都被摧毀或沒收,在一些國家,當資本市場和資本主義與舊秩序都失靈,人們憤恨資本家,資本家因而被殺害或監禁。如果我們看看過去幾個世紀發生的事情,我們會發現這種極端繁榮/極端蕭條週期規律的發生—資本和資本主義繁榮時期(例如發生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和鍍金時代),之後是過渡時期(如1900到1910年內部衝突加劇和國際財富和權力衝突升級的時期),進入嚴重衝突和經濟蕭條時期(類似於1910年至1945年之間發生的事)。

我們還可以發現,基於這些繁榮和蕭條時期背後的因果關係,美國現在的狀況更符合晚期蕭條和重組時期,而不是早期繁榮和建設時期。

我的目標只是查看並試圖理解歷史,再好好地將其呈現在你面前。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

作者:瑞.達利歐

原文作者:Ray Dalio

譯者:陳儀, 鍾玉玨, 顧淑馨, 陳世杰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2/04/28

作者簡介

瑞‧達利歐Ray Dalio

  瑞.達利歐從事全球宏觀投資近五十年。他是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辦人和聯合首席執行長,橋水公司是機構投資公司的翹楚,也是世界最大的避險基金。

  達利歐生長在長島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十二歲時開始投資,二十六歲時在一間兩房公寓裡創立了橋水公司,並將它發展成為《財星》雜誌評估的美國第五大私人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他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諮詢,《時代》週刊也將他評為「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因為他具有獨特的創造性和改變行業的思維方式,《經理人》(CIO)和《連線》(Wired)雜誌稱他為「投資界的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還被《富比士》(Forbes)評為美國五十位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2017年,他決定用一系列書籍和影片來傳授他成功背後的原則。他的第一本書《原則:生活和工作》是《紐約時報》暢銷冠軍和亞馬遜年度商業書冠軍,全球銷量超過三百萬本,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他的三十分鐘YouTube影片《經濟機器如何運作》和《成功的原則》總共被觀看一億多次,他的《大債危機》一書同樣受到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的好評。

  在這本新書《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中,達利歐將用他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來研究主要儲備貨幣帝國的興衰。他希望在這本書中分享的模型能夠幫助讀者為接下來不斷變化的時代做好準備。
欲知更多訊息,請參見www.principles.com

譯者簡介

陳儀

  目前為專業投資公司高階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財經與投資實務經驗豐富。譯作有《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大債危機》、《物聯網革命》、《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中文新譯版)、《貿易戰就是階級戰》、《大查帳》與《不公不義的勝利》等,譯著甚豐。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跑出全世界的人》、《長勝心態》等。

顧淑馨

  從事翻譯多年,已出版譯作七十餘種,主要有與《成功有約》、《樂在溝通》、《季辛吉理想主義者》、《逆齡社會》、《最嗆的貿易史》等。

陳世杰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畢業,美國林肯大學企管碩士。金融業工作資歷二十年,曾跨足證券、銀行及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著有《小資向錢衝:用錢賺錢加倍奉還》、《100張圖輕鬆變成股市大亨》、《找一個真正會幫你賺錢的理專》等書;譯作《FinTech金融科技聖經》、《原則》。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