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賺錢的人,只要是遵守法令,就沒有人有話說。畢竟努力和風險承受力與報酬之間,也存在著關聯性。但如果是為了賺錢而製造虛假的財務報表,藉由破壞遊戲規則,昧著良心圖利自己、坑殺別人,這樣的作為一定令人不齒。
台灣平均每2~3年就會發生上市櫃公司財報造假的案例,例如報載從事LED的揚華科技自2012年起,涉嫌聯合宇加、百徽等20餘家公司,以假交易的方式營造公司業績大幅上揚的假象,拉抬公司股價;從事印刷電路板的雅新為了避免股價下跌,銀行團收銀根,單單2006年即做帳虛增營收186億元,以隱瞞虧損。
對投資人而言,一旦企業做假帳的訊息經媒體披露,通常為時已晚,只能眼睜睜看著血汗錢化為烏有。究竟企業做假帳有無徵兆可循?若能提早看出投資標的的財報有假,可讓投資人及早避禍,減少損失。
製造假帳公司的財務報表,通常會有下列1~7項特徵,以下我們一一介紹。
點擊可快速跳轉至該章節: |
特徵1:過高的應收帳款天數
一家公司要創造利潤,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創造營收。為什麼是透過創造營收來創造利潤?
1.營收是企業產生利潤的主要來源:企業本業的獲利主要由「營收-成本-費用」來,製造假帳如果是透過減少成本或費用來創造利潤,會因為成本率或費用率異常而啟人疑竇。透過創造營收及成本,讓帳上產生「合理的正常營業利潤」,最能吸引投資人。
2.收入是判斷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股票價格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建立在夢想上,這個夢想就是公司會繼續成長,獲利會繼續增加。而營收是否增加?增加多少?是判斷企業是否繼續成長的主要關鍵。因此主管機關特別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在每月10日前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公告上個月之合併營收數。
所以,做假帳如果不透過創造營收的話,還真對不起受騙的投資人。
為了做假帳而創造營收,通常是怎麼做到的?
創造營收的方式,通常是先找一批不存在或是呆滯的存貨,然後安排幾個人頭公司來交易這批貨。比如甲公司先以100萬元向B公司購入一批貨,然後將這批貨以120萬元賣給A公司,A公司接著再以120萬轉回給B公司,從而完成營收增加120 萬、利潤增加20萬艱困但漂亮工程。
接著甲公司再以120萬元向B公司買回這批貨,再以140萬元賣給A公司。如此這般不斷重複,就可以創造出「要多少營收與利潤就有多少」的財務數據。
這種作法的倒數第二步,是透過一筆現金將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對沖,對沖之後在應收帳款只會留下一個痕跡,這個痕跡就是利潤,以上例第一筆交易來說就是20 萬(120萬-100萬)。除非老闆拿錢來填利潤這個缺口,否則這個利潤會永遠留在應收帳款裡銷不掉。
這個作法的最後一步,就是老闆拿錢出來把利潤這個缺口給堵上。老闆為什麼願意拿錢出來?原因有二:
1.做假帳的刑期是1~7年有期徒刑。
2.做假帳的目的是要藉此拉抬股價賺錢,如果老闆真的因此賺到錢,他從賺的錢中拿一部份出來把洞補上,是以免東窗事發後被關的應有之舉。
做假帳導致應收帳款大增的原因有二:
1.利潤沖不掉:老闆若沒有即時拿錢來填虛假利潤這個洞,藏在應收帳款裡的虛假利潤金額就會越來越高。
2.應收帳款被挪用:炒股票需要巨額資金,當老闆資金不足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早付假交易中的應付帳款、晚收應收帳款方式,挪用公司的資金炒股。挪用金額越多,應收帳款金額就越高。
當應收帳款越墊越高,透過「(期末應收帳款/ 營業收入)×365 天」這個公式,所算出來的應收帳款天數就會很高。公司的整體帳齡超過3個月(90天),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有可能是有巨額呆帳未承認,或是存有假帳。
2015年6月中旬,上櫃公司揚華科技爆發假交易掏空案。經調查局調查,該公司涉嫌在2012年3月起,與宇加、友旺、駿熠、佳營、百徽等20餘家公司聯合,進行虛假交易數十億元,以此營造公司業績大幅上揚的假象,再以不實財務報告,陸續辦理現金增資及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向投資大眾募集資金。下圖可見揚華科2012、2013及2014年應收帳款金額及帳齡異常。
特徵2:過低的存貨天數
做偽交易的公司在虛增營收之時也會虛增成本。比如前面所舉的偽交易中,甲公司第一次偽交易會為它創造120萬元的營業收入,同時也為它創造出100萬元的營業成本。
企業通常不會為了做假帳而去買一大批不需要的存貨,所以公司帳上的存貨還是真正可以出售的存貨,以致期末存貨與銷貨成本比起來,期末存貨就會變得很小。如此,將「(期末存貨 / 銷貨成本)X 365 天」所得出來的天數會比同業低很多。
除非是特殊行業,或是採豐田式生產的公司,正常公司的存貨不宜超過2個月,但也不能太低,以免造成沒有原料生產或無貨可賣的情況。即便是統一超的存貨天數都將近30天。當公司存貨天數不合理的低,例如5天、8天,通常表示假交易做得太火熱。
據報載上櫃公司仕欽科技在2005年間受到將遭仁寶電腦購併的消息影響,客源縮減、營業收入下滑。
當時由於銀行籌資額度告罄、營運資金日益短缺,該公司於2006~2008年,虛列與日商富士通、APEX公司的不實交易,總計虛增不實銷貨63億8600萬餘元。該公司再以不實交易憑證向大眾銀行、中國信託銀行詐貸超過40億元。
從下表中可以看到仕欽科2005、2006及2007年平均售貨日數介於3~8天,顯示相關人員太投入假交易這個偉大的事業,以致產生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的現象。
如果一家公司與同業相較,同時有「應收帳款天數過高」與「存貨天數過低」這2個指標,做假帳的機率高達9成。
以上這兩個異常指數是最基本的判斷依據。大多數做假帳的公司,都是犯這種「低級錯誤」。但也有少數做假帳的公司會從事一些「高級的」作法,做得比較隱諱,讓投資人無法在第一時間很直覺的判斷出來。
特徵3:過高的存貨天數
企業存貨天數太高,通常是管理不善的結果。但有一種情形是,公司為了提高毛利以提高營業利益,刻意虛增存貨的結果。
例如,一家公司以120萬買入一批香蕉,這批香蕉以200萬賣出後,公司帳上會有營業收入200萬、營業成本120萬,以及營業毛利80萬。但為了提高營業毛利,公司帳上只有把120萬的香蕉(存貨)轉70萬到營業成本,如此一來公司的營業毛利就會高達130萬,也就是虛增了50萬營業毛利。代價是,本來已經銷售一空的香蕉,帳上還有50萬尚未賣出,從而虛增了50萬存貨,並導致存貨天數虛增。
2020年台北地方法院就判定東貝以上述手法低計營業成本、高計帳上存貨。如下表東貝2019年第三季的存貨天數高達417天。這麼高的天數應該只有肉牛業或「養人業」(爸媽養小孩)才能勝過它。
特徵4:過高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應收帳款過高,除了可能被懷疑做假帳外,也可能被懷疑是否有巨額呆帳費用應承認,會引起查帳會計師及主管機關的注意及嚴查。這對於製造假帳以提高帳上獲利這項偉大志業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解決的方法主要有3種:將應收帳款轉成「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長期投資」、「現金」及雜項資產。我們先講轉入「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如果一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不合理,但應收帳款突然在某個時點消失不見,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卻大幅增加,有可能是該企業以高於市價方式購入資產(例如設備),迂迴的將過高的應收帳款轉入此科目。複核的方法是比較營業額相當之同業,其「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金額。
2020 年台北地方法院就判定東貝為了掩飾因假交易而高漲的應收帳款,而將一部分虛假的應收帳款轉入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特徵5:過高的長期投資
做假帳的公司,也可能藉由高價投資股票的方式,消化應收帳款或掏空公司資產。這交易如果占被投資公司50%以上的股權,這家被投資公司就會被編入合併報表,過高的價格就會反應在商譽上。
依財報的編製規定,商譽會表達在合併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或「商譽」科目上。這筆交易如果占被投資公司不到50%的股權,依財報的編製規定,大多會表達在合併資產負債表的「按權益法之投資」這個科目上。
土地、廠房或設備大多有市價可參考或推算,要追查價格是否太高比較容易。未上市櫃公司的合理股價就比較不容易推算,曾有著名的外資投行告訴我「股價的主要依據是未來的獲利假設,對於傳產事業,例如銀行、保險、食品、通路、化工及汽車等等,他們的獲利比較容易預期,合理股價也就很容易推算,但對於電子、遊戲、生醫等企業的合理股價就很難推算了」。
樂陞未爆發弊案前,曾從事幾個大型購併案,這些購併案的價格有沒有過高我不清楚,其在出事後重編之2016年財報中,曾對相關長期投資打掉約26億元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
特徵6:過高的現金
轟動一時的博達案,有上萬名投資人受害。博達科技自1999年12月,以每股新台幣85.5元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後,股價一路上揚,2000年4月股價飆漲至368元,登上股王寶座,2002年更被媒體評為是「不景氣時的投資瑰寶」。
但其實該公司自1999 年起即以循環交易的方式美化財報,製造160億元的假交易及1.7億美元假存款。2003年該公司本業於當年度第一季首度出現虧損,據媒體報導,過去一直存在的應收帳款過高問題,第一季更加嚴重,平均收款天數達到347天,本業未見轉機。
到了2004年,就爆發出做假帳的醜聞,引起市場一片嘩然。檢調發現,博達科技在葉素菲擔任董座期間,透過虛增營業額、以境外交易套取公司資金、發行不實海外公司債等手法,掏空公司資產63億元。
在整個假交易及假帳醜聞中,博達為了減少應收帳款金額,將幾十億元的應收帳款「賣」給國外銀行,為了讓銀行願意收買這批應收帳款。博達與銀行協議,在銀行尚未收到應收帳款的錢時,銀行支付這批應收帳款的錢,博達不能動用。
換句話說,搞了半天,這個交易有做等於沒做。博達因此在交易帳上虛減應收帳款、虛增現金。我們可以從下表中看出博達2002年「現金及銀行存款」,再加上「短期投資淨額」合計高達47億元,可供該公司正常營運超過8個月。但另一方面,我們可看出該公司當年度之長短期借款超過92億元。
或許一般投資人不了解博達背後的數字遊戲,但隱約還是可從財報上看出端倪。根據博達2002年財報數字顯示,當年度該公司有92億元的長短期借款,而手上現金卻高達53億元。另一方面,眾所皆知,把錢放在銀行生的利息低,但是向銀行借款的利息卻很高。
我們從下表 中可以看到,博達因為債台高築,導致2002年利息費用超過4億元,但利息收入卻不到2千萬元;支付高額的利息費用,也是當年度純益僅剩1.5億元的主因之一。試想在這種情況下,一家公司既然手上有那麼多現金,為何不趕快把負債償還掉,以減少利息支出呢?
其實,現金高沒有關係,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理論上,從高額現金及投資而來的利息收入,要大於較低金額的各項借款的財務成本。否則只剩下2個原因:一是財務主管能力異常欠缺,另外一個理由當然是帳上的現金「有問題」。如下表所示,台積電、聯發科及瑞昱3家公司都有很高的現金與投資,以及金額相對較低的借款,但是報表上呈現的利息遠高於財務成本!反觀2019年康友的財務成本與利息收入比例就極不合理!
特徵7:過高的雜項資產
大股東有資金需求而需一時挪用公司資金的方式通常有三:
1.透過人頭公司與公司交易,再透過延遲付款的方式,挪用應收帳款,這在報表上會產生高額應收帳款。
2.透過其他交易產生其他應收款,這在報表上會產生高額的其他應收款。
3.透過預付材料款、租金等方式將資金撥出去,這在報表上會產生高額的預付款項或存出保證金。
因此,當一家公司有高額的其他資產、預付款項或存出保證金等雜七雜八資產,而同業沒有或金額很低時,投資人就要小心了。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增訂版‧全新案例】》☛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大會計師教你看懂財報暢銷套書》#限時66折☛立即購書:博客來、誠品
【大會計師教你最賺錢的財報投資課】12/8前享75折優惠☛立即報名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增訂版‧全新案例】》
作者:張明輝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10/03
作者簡介
張明輝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會計碩士、台灣大學商學系會計組。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Chairman & CEO, PwC Taiwan)、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曾任台灣大學、中正大學兼任教授,並在東海大學專任教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任內,有鑑於企業永續議題的重要性,特別設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公司;接掌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後,持續貢獻其專長,協助台灣在會計、審計、税務、公司治理及永續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工作,為台灣培育國際化人才,提升台灣爭力。
另著有《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商業周刊出版)
責任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