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向台積電(TSMC)等半導體大企業提出的罕見要求正在掀起波瀾。由於全球的半導體短缺一直沒有出現緩解的狀況,9月下旬,美國要求大型企業在45天以內提交有關供貨的詳細訊息。但是,企業方面反對稱,這屬於「機密事項」。面對美方的蠻橫做法,不信任感正在加強。

事情最初發生在9/23,一場由美國商務部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M. Raimondo)等人主持、時隔約4個月召開的有關半導體供應鏈的會議上。會議的主旨是如何緩解全球半導體短缺。在表面上,是召集海外大企業台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參加的美國國內外聯合的對策會議。

在會議上致辭的雷蒙多面對台積電等的高管一開始這樣説:

「(從上次會議算起)已經過去4個月,但(半導體短缺的)情況反而正在惡化」。

美方的焦慮從一開始就顯而易見。

嚴重的半導體短缺從2021年年初起在全球範圍浮出水面。受此影響,2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下令在100天以內梳理供應鏈問題的總統令。但是,半導體短缺問題反而加劇。以美國大型汽車廠商為中心,減產趨勢擴大,美國也因此越來越焦慮。

美國的半導體產能僅為全球的逾10%,大部分集中於台灣和韓國等東亞。美國試圖控制半導體供應鏈的行為本身,一開始就面臨重重困難。但是,雷蒙多並未表現出畏縮,反而繼續表示:

「誰過度發出了訂單?誰並未按預期供貨?(半導體供貨的過程)整體上不透明。各位,這樣不行」。

雷蒙多還提到了美國仍在審議的基於對半導體企業的鉅額補貼等的支援法的話題。她表示「如果想(讓相關法案的通過)取得成功,我們需要更多訊息」。

這番話的真正含義在會議的次日終於變得一清二楚。原來,美國當局以11/8為期限(45天以內),要求台積電等提供有關半導體供貨的詳細內容的訊息。

具體來説,涉及客戶訊息、客戶的訂單情況、庫存和交貨期等廣泛內容。但是這些訊息明顯涉及企業的技術和經驗,還屬於商業機密,要求在45天以內提交這些訊息,「是美國的蠻橫做法」。台灣和韓國的半導體行業立刻對此發出反對的聲音。

不僅如此,雷蒙多的「如果想讓相關法案(通過)取得成功」的發言也招致了企業方面的不信任感。因為上述言論被解讀為「如果想要補貼,請提供訊息」,就好像要將企業逼入死角一樣。


在美國,現在為了推動半導體的美國國內生產,以對行業的補貼支援的形式,相關法案的審議正在推進。現階段列入了520億美元的預算。在參議院,相關法案於6月表決通過。但在眾議院,處於仍看不到通過時間表的狀況。這一支援措施也考慮到了對決定進駐美國、目前正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半導體新工廠的台積電的補貼。

也就是説,美方向台積電表示,即使是為了今後在眾議院通過相關法案,也需要獲得更多訊息。搬出的邏輯是如果想拿到補貼、就不能拒絕訊息方面的協助。

美方將訊息提供的最後期限定為11/8,表示訊息提交為「自願」。但是,企業方面並沒有人按字面意思理解這樣的説法。

原因是雷蒙多在會議上暗示,如果拒絕提供訊息,美國政府不惜動用授予能直接管制產業界的強制權限的《國防生產法》(DPA)。台灣的半導體廠商高管表示「是在事實上強制提供訊息」,正在加強反對的姿態。

另外,台積電等還擔心自身的內部訊息流向與美國政府關係密切的競爭對手美國英特爾的事態發生。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3家企業目前圍繞最尖端的半導體展開激烈的開發競爭。剛好處在對於訊息尤其敏感的局面。

台積電的公關負責人10/19針對美方的訊息提供要求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日經中文網)的採訪,表示「台積電向美方披露訊息不會損害客戶和股東的利益」。

另外,作為台積電負責法務的最高負責人、法務長方淑華6日在台灣舉行的論壇上表示,對於美國商務部的要求內容,目前正在評估。在此基礎上表示,絕對不會洩露客戶訊息。表明了完全沒有全面接受美方要求的想法。

半導體的供應鏈和流通網非常複雜。即使台積電等大企業按美方的要求提供訊息,能否推動問題的解決也非常微妙。

台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也指出,在(複雜的)供應鏈之中,(在半導體價格上漲的背景下)有人(有意)囤積半導體。關於現在的半導體短缺問題,除了需求迅速擴大以外,不明朗之處很多,弄清真相並非易事。另一種可能性是,由於這樣持續短缺,客戶過度下單,陷入了與實際需求相背離的供不應求。

在這種狀況下,對於將補貼和訊息提供掛鉤、捆住企業手腳的美方的做法,行業的不信任感不斷加強。目前,台灣政府和美國政府之間圍繞訊息提供的理想狀態正在推進協調工作。

在行業內,一直認為「半導體短缺在2022年也將持續」。如果美國政府和台積電等半導體大企業的相互不信任加深,有可能給旨在緩解全球半導體短缺的一系列措施造成打擊。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

從美台看到半導體爭奪戰不一般的現實

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

責任編輯:陳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