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的造車賽道,蘋果這只狼,終究小步快跑趕來了?

近日,援引《彭博》一位接近蘋果的消息人士透露,蘋果預計在2025年推出Apple Car,且以全自動駕駛為目標。《彭博》報導這一消息後,蘋果公司股價上漲2.85%至每股157.87美元,公司市值也一夜飆升到2.593兆美元,超越微軟,重回全球第一寶座。這裡畫個重點,以全自動駕駛為目標,也就意味著Apple Car很有可能會取消方向盤和腳踏板,以全無人駕駛的姿態面世。

眼下,蘋果正全力研發其全自動駕駛系統,而這一計畫的負責人則是蘋果科技副總裁、Apple Watch軟體負責人Kevin Lynch。他於今年9月開始負責蘋果造車計畫。在此之前,他曾在Adobe公司工作數年。此前,蘋果還曾在內部就其汽車的幾種不同商業模式進行了討論。如果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順利,也不排除蘋果創建一支自動駕駛車隊,與Waymo等公司競爭的可能性。

據了解,蘋果近期已將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司機隊伍擴大到137人,進一步加大對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不過2025年發布全自動駕駛新車的目標是否實現,取決於蘋果能否按照既定節奏完成開發自動駕駛系統。消息人士稱,如果自動駕駛系統未能如期完成,蘋果或將首發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電動汽車。

為了新車的順利亮相,蘋果最近幾周聘請了多位來自戴姆勒(Daimler)、特斯拉(Tesla)及通用汽車(GE)等公司的汽車領域專家。目前還在招攬「互動技術」方面的人才,欲深入開發汽車用戶互動體驗。

2021年,是蘋果被傳出造車消息的第6年。不同以往,關於Apple Car的新聞在今年出現得更為頻繁。同時,此前走訪多家廠商、人事變動等消息,也暗示著Apple Car或已進入實質性研發階段。

人們翹首以盼,希望隱忍數年的蘋果將其深藏已久的「秘密」,正式在今年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中公之於眾。然而一如既往地,蘋果仍對此三緘其口,隻字未提其汽車計劃。但從眼下的時間點來回顧,蘋果這匹狼,已經露出些許蹤跡,碎片似的拼圖也開始變得完整起來。

「炸彈」暴露

蘋果內部的造車計劃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隔年1月,蘋果製造電動車的流言開始在網路上流傳。起初,人們認為這只是蘋果諸多謠言的其中一條。然而不久後,事態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僅僅過了一個月,一輛車頂安裝攝影機、雷射雷達、GPS定位天線的Lexus RX 450H SUV在蘋果的美國庫比蒂諾(Cupertino)總部附近被人拍到,傳到網上。

隨後,《Business Insider》迅速跟進,透露Apple car計畫名為「泰坦」(Titan),該計畫已秘密進行1年,且蘋果正在招聘相關領域專家,計劃將團隊人數擴充至1千人。據稱,蘋果以25萬美元的底薪及60%加薪的優厚條件,當時吸引至少50位特斯拉員工加入。

關於蘋果造車原因的猜測四起,人們想起賈伯斯在去世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透露,如果他還有更多精力,他會打造Apple Car,以挑戰來自底特律的汽車。有人則提到庫克此前一年曾說出略帶暗示性的一段話:「我們正在開發一些沒人知道的產品。」也有人猜測,這是為了讓投資者繼續對蘋果保持投資信心,故意泄露的消息。

暗埋隱患的擴張

在前福特汽車工程師Steve Zadesky的領導下,Apple Car團隊開始與主機廠、代工廠等產業鏈內公司頻頻溝通。2014年,蘋果已與BMW建立聯繫。庫克親自拜訪BMW汽車總部,蘋果其他的高層則參觀位於德國萊比錫的BMW汽車工廠。對於蘋果的跨界造車,BMW十分警惕,拒絕向蘋果共享加工製造的細節,未與蘋果達成生產乘用車的合作。

在蘋果造車計劃公之於眾不久,蘋果高層再次拜訪BMW總部,並飛往奧地利,與組裝大廠麥格納(Magna)交流。此次談判詳情如何,外界無從得知。但當時的蘋果高層或許未曾預料,此後6年,蘋果仍需為此事奔走,輾轉於歐美亞三洲的各大主機廠。

蘋果高層們在世界各地飛行,為智能汽車爭取建造組裝的機會,其團隊則從全球搜羅汽車設計、車輛動力學、自動駕駛相關的工程師及高層,以彌補各項技術不足。

特斯拉、通用汽車、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印度塔塔汽車(Tata Motor)、德州儀器(TI)等公司員工都是蘋果的目標人選。其中,蘋果尤其青睞特斯拉的員工。2015年,蘋果至少挖角特斯拉300名員工。馬斯克因此笑稱:「蘋果是特斯拉的墳墓。」

不過,在Apple car團隊忙著整合造車資源、壯大隊伍時,看似穩定的管理團隊在此刻出現裂痕。

新的方向

2016年1月,Apple car計畫負責人Steve Zadesky離開了任職16年之久的蘋果公司,這距離外界發現蘋果註冊Apple.auto、Apple.car和 Apple.cars 3個域名,不過12天。至於離職原因,各界說法不一,但現在可以確認的是,當時的Apple car團隊的確迷茫過一段時間。

為何迷茫?或許是因為蘋果一方面試圖借主機廠之手打造智慧汽車,另一方面與主機廠之間的用戶數據控制權卻存在爭議,雙方互不讓步。又或是,負責人Zadesky與蘋果設計長Jonathan Ive,對於究竟打造一款具備輔助駕駛功能的全車,還是自動駕駛軟體平台,存在難以消除的巨大分歧。總之,飛速擴張的團隊在Zadesky離開後按下暫停鍵,並開始思考究竟前往何處。

轉機出現在2016年7月。於2013年從蘋果退休,曾擔任Mac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的Bob Mansfield被公司喚回,全面負責汽車計畫。

正式接手團隊前,Bob Mansfield曾在「一個擠滿數百名泰坦員工的矽谷禮堂」表示,蘋果不應該直接與特斯拉展開競爭,汽車的發展趨勢將是自動駕駛。因此,Bob Mansfield決定將計畫轉航,由全車製造和自動駕駛研發併行,調整為專注於自動駕駛研發,同時裁撤自動駕駛相關的數十名員工。Bob Mansfield接管團隊的3個月內,數百名團隊成員自行離職、重新分配職位或被裁員。

此後幾年,Apple car的新聞多伴隨「自動駕駛」關鍵詞出現,難以看到主機廠的字眼。

為自動駕駛傾注心血

在蘋果成立汽車計畫之初,自動駕駛就已是其研發方向之一。為了獲得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場地,2015年8月,至少1名蘋果工程師曾參觀舊金山退役海軍基地GoMentum Station。該地面積約5000英畝,內有各種老舊建築、隧道、火車道口、天橋、人行道等。相對複雜且封閉,適合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

同月,《衛報》獲得蘋果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蘋果資深法律顧問Mike Maletic與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3名高層進行了時長約1小時的會面,一同審視「自動駕駛汽車規定」。

隔年5月,蘋果向滴滴投資10億美元,為其在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中的首筆投資。當時的諸多媒體認為,蘋果投資滴滴或可通過後者超2.5億用戶,日訂單量超1千萬的出行服務(滴滴出行2016年3月數據),以此快速獲得自動駕駛所需的海量道路數據。

為了獲准在公開道路測試自動駕駛汽車,2016年11月蘋果向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發表一項聲明,建議政策允許在公共道路測試時,新進汽車業者可與主機廠擁有同樣的機會。為此,蘋果的環境、政策和社會倡議副總裁Lisa P. Jackson於2017年1月加入,參與美國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部署、政策法規等相關研究工作。此舉被視為蘋果試圖進一步擴大在美國自動駕駛政策法規方面的影響力。不出3個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將蘋果納入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名單,蘋果得以正式在公開道路開展測試。

此後,蘋果不僅派出3輛Lexus RX450H SUV在公開道路行駛,同時積極與各公司合作,展開自動駕駛測試計劃。蘋果與汽車租賃公司Hertz合作,租用其旗下公司Donlen的6輛Lexus RX450H SUV車型;與福斯合作開發自動駕駛PAIL班車,在各個辦公點之間提供員工接駁和物品運輸服務。

此外,蘋果還租賃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前飛雅特克萊斯勒試驗場,用於測試其自動駕駛平台及汽車。該試驗場可模擬潮濕天氣,人行道和十字路口。截至2018年11月,蘋果已有72輛自動駕駛汽車和144名安全員在加州的公開道路測試。

2019年6月,蘋果還收購了由吳恩達夫婦參與的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該公司數十位AI工程師,以及其可在夜雨行駛的自動駕駛技術,因此成為蘋果的一部分。

當外界頻頻透過蘋果無法隱瞞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了解其汽車計畫時,其內部關於計畫方向的選擇再次悄然發生變化——全車製造計畫重啟。

全車製造計畫重啟

計畫正式重啟,似乎是在2018年正式開始的。蘋果在當年加大了對特斯拉的挖角力度,特斯拉的製造、安全、軟體工程師及供應鏈專家等多個領域的人員都是蘋果的重要目標。當時,一位與離職同事仍保持聯繫的特斯拉員工表示,蘋果似乎重新注重製造工藝和設備。蘋果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其在暫停汽車製造計畫2年後的重啟。

或許,蘋果全車製造計劃並沒有擱置許久,而是在暗中研發汽車其它核心組成部分。事實上,2017年7月,蘋果曾與寧德時代進行一項基於保密協議的計畫合作,消息來源顯示,兩者或在動力電池領域進行合作。

報導稱,2018年,蘋果至少從特斯拉雇用了46名員工。曾主導特斯拉Model 3開發的前Mac硬體副總裁Doug Field於該年8月重返蘋果,與Bob Mansfield及當年4月入職的John Giannandrea共同領導Apple Car計畫。同年12月,前特斯拉資深設計師Andrew Kim加入蘋果,此前他曾在特斯拉參與設計特斯拉目前在售的全系列車型,重點負責Model 3的車艙設計。

而分析師郭明錤對於Apple car量產計劃在2023年至2025年之間的預測,也是於當年傳出。根據蘋果2019年的一封訴訟報告顯示,蘋果已擁有5千名了解汽車計畫的員工,其中1千2百名員工可直接參與該計畫。

計畫方向的再度調整,以及管理層的變動,意味著Apple car團隊又將面臨新一輪的人事調動。2019年1月,超過2百名泰坦員工遭到解雇或調任。在擁有汽車製造相關背景的新領導帶領下,Apple car計畫在此後的兩年間,拋棄猶豫不決,朝著全車製造目標加速。

造車步伐加快

蘋果將造車計畫的方向調整為全車製造,最為明顯的特徵之一或許是「冷落」自動駕駛。2019年至2020年期間,蘋果曾2次縮小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規模,由2018年1月的72輛縮減至2020年11月活動較頻繁的23輛測試車輛。其總行駛里程也由2018年7萬9千英里,下降至7千544英里。

而與自動駕駛研發測試相對應的,是蘋果對全車製造的熱情。2019年後,蘋果加強與汽車供應鏈上下遊廠商之間的聯繫,曾與雷射雷達、汽車晶片、電池、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公司談判。在此之中,全車製造無疑是重中之重。

為此,蘋果曾與美國電動汽車新創公司Canoo就投資至收購進行談判,以獲得其可擴展的電動汽車開發平台。儘管兩家公司談判破裂,後者與空殼公司合並後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其創始人Ulrich Kranz於今年6月加入蘋果,他曾在BMW參與開發i3和i8兩款汽車。

另外,來自特斯拉、BMW、保時捷、賓士等多家汽車企業的公司高層也在此期間加入Apple car團隊,並身居要職。

或是眼見一切似乎正步入正軌,2016年被臨危任命掌控大局的Bob Mansfield終於迎來遲到7年的退休,Apple Car的領導權正式傳遞至蘋果機器學習和AI戰略資深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加入蘋果之前,Giannandrea曾經是Google AI和搜索主管。

而在近期,蘋果還挖角前特斯拉Autopilot軟體主管Christopher Moore,他將負責Apple car自動駕駛的軟體研發。

回到今天

在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欣欣向榮的榮景下,Apple car計畫一度接連受挫。與現代、日產就組裝汽車談判中斷,4位高層陸續出走。在掀起的一片唱衰與質疑聲中,蘋果仍繼續無聲嘗試與全球主機廠及代工廠合作的各種可能,併購並營運亞利桑那汽車測試設施。

賈伯斯曾對蘋果實習生說,他認為世上設計最糟糕的兩個產品,就是手機與汽車。蘋果已經引領智慧型手機的行業革命。而在賈伯斯的繼任者、幾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及豐沛人員共同努力下,Apple car或將於不久後,再次改變百餘年發展歷史的汽車行業。

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靜等2025年的到來。

*本文獲「雷鋒網」授權轉載,原文:傳蘋果首款汽車2025 年面世!目標全無人駕駛,市值一夜飆升近5000億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