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8月正式提出超過1兆2千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方案,同時宣示2030年,美國電動車占汽車銷售量達5成,正式加入了歐盟推動的電動車浪潮。

「電動車的快時尚時代來臨了!」說這話的,是目前悄悄來台設立公司,預計在台灣成立電動車研發基地的香港上市公司力世紀(Apollo Future Mobility Group)執行長宋建文。

小檔案_力世紀

成立:2002年
董事長:何敬丰
執行長:宋建文
主要業務:製造及銷售電動車相關零組件、電動車開發工程服務
成績單:2020年營收港幣3.58億元

攤開力世紀的客戶名單,包括寶馬、福斯、奧迪、保時捷到法拉利,從奧迪推出的最新款電動車Q4,到保時捷跑車,從造型到中控台設計,都由力世紀的德國上百人ESO(Engineering service outsourcing,工程服務委外)團隊操刀,今年更新增美國通用汽車、日本的本田汽車兩大業者。

出身投資銀行的宋建文,不管到哪裡,都身穿繡有「Apollo」字樣的襯衫。Apollo是德國超跑品牌,也是他去年剛購併的新獵物,是他切入全球「電動車快時尚」趨勢的重要一步棋。

根據麥肯錫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電動車款式(純電及插電式)為143款,但在各國政策推動下,到2022年,電動車款式將再增加450款,款式暴增超過2倍。

從車款設計到零組件
靠外包開發,成本省3到4成

「這就像H&M與Zara的快時尚模式,衣服生產款式多且快速,但庫存數量少。」宋建文分析,為了因應電動車的個人化特色,各國汽車大廠將把重心放在汽車底盤的研發上,為了快速推出電動車上市,從汽車設計、內裝、到零組件等,將釋出大量的ESO專案,這樣的商機,將為力世紀以及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帶來龐大的機會。

過去10年,歐洲車廠盛行ESO開發方式,車廠與服務商專業分工,以力世紀的該專案流程為例,他們會根據車廠需求,交付汽車設計、汽車內裝或結構,需時2至3年,完成一款車的開發。

歐洲品牌車廠每年會推出5至10款的概念車,但不是每一款概念車都會量產,為數不少的車款研發最後會胎死腹中。透過ESO方式外包開發,新車款開發成本可節省3成至4成,投產回收成本輛數可少於1萬輛。進入電動車時代,一輛電動車開發成本比傳統汽車更低,引發更多業者投入電動車品牌開發,讓該模式的商機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統計指出,汽車產業ESO市場規模在2019年時僅655億美元,到了2027年將成長達47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7.8%。

香港首富、維港創投支持
購併德國超跑、攻福斯總部

只是在沒有汽車產業的香港,力世紀如何讓這些德國大廠埋單?

力世紀的主要股東陣容,有香港首富李嘉誠與維港創投創辦人周凱旋。據了解,兩人看到,要為能源挑戰帶來改變,解決汽車碳排放是關鍵之一,因而參與支持力世紀。

宋建文坦言,李嘉誠在歐洲各地投資的光環,讓力世紀在德國商業布局拓展,更加順暢。德國汽車產業相對保守,從歐洲車廠興起的ESO模式,大多由這些汽車公司出來的工程師所開設,公司規模小,但技術與人脈信任度極高。他購併的德國超跑品牌Apollo就是由奧迪汽車工程師所創辦。透過購併德國汽車工程人才庫,力世紀已經在全球最大汽車集團福斯汽車總部沃爾斯堡,成立研發中心。

目前的力世紀雖然是香港上市公司,但透過投資以及購併,如投資美國3D汽車列印公司Divergent,買下日本第一家電動車公司GLM,開發出800伏特的電動車逆變器,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大幅縮短。

鴻海今年宣布成立的電動車開發平台MIH聯盟,以開源研發方式,帶動台灣科技業者制定電動車的「關鍵技術、開發參考設計和標準」,讓所有參與成員互通有無,降低進入門檻、加速創新,縮短開發週期,是以新創企業的精神切入。

宋建文來台成立研發基地,則是從既有的汽車客戶端需求切入,帶來另一個台灣業者搭上全球電動車商機的可能。

「我們已經打進了汽車供應鏈,我們看得到汽車品牌大廠的供應鏈名單。」深知台灣科技業實力的他觀察到,在參與德國汽車大廠ESO專案過程中,發現客戶提供的供應鏈名單裡,卻沒有台灣業者的名字。

如今,他把眼光放到台灣,希望透過台灣科技業者的生產優勢,將力世紀的核心技術優勢放大,在台生產這些關鍵零組件,甚至生產Apollo電動車,賣到美國去。

無論是鴻海的電動車平台聯盟,或者是槓桿德國汽車工程設計資源的力世紀模式,背後代表的都是電動車快時尚的趨勢,已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