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車有了進一步實質進展。

10月18日,與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創辦人郭台銘生日同一天,鴻海集團在其科技日活動期間正式發布了C級SUV電動車(Model-C)、豪華商務電動車(Model-E)和電動巴士(Model-T)3款新車。

「去年鴻海公佈了關於電動車的發展策略,今年幾乎每個月都公佈了合作案例,我們逐步建立了鴻海的電動車供應鍊和出海口,也展現了鴻海在電動車軟硬體上的成果。」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在電動車領域,鴻海不再是新手。

3款新車,最低售價百萬以內

實際上9月底,鴻海就釋出科技日宣傳片,首次秀出黑色、白色款電動車,以及電動巴士實體車。根據鴻海在這次科技日上的介紹,這3款電動車均為基於「MIH」的參考原型車,可作為客戶規劃自身產品時的參考版本,客戶後續也能夠依據自身品牌的需求做出相應調整。

這3款車有各自的市場定位,Model-C側重電動車的本質,Model-E側重電動車的科技創新,Model-T則側重智能與大眾運輸工具的應用。根據介紹,納智捷和CMC成為鴻華的首發客戶。

據官方介紹,Model-C車長4.64米,軸距為2.86米,7人座。為了提高年長者及載客客人上下車的便利性,Model-C後門開角達70°,比一般的車型多了10°以上。動力配置方面,Model-C能輸出400匹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8秒,續航里程達到700公里。

另外,Model-C售價為「台幣兩位數」,目前已完成安全測試,正在進行20萬公里的實測階段,每年將有5萬台產能,第一台將於2023年在台灣上市。

Model-E由郭台銘駕駛入場,「這是我71歲以來收到的最好禮物,從產品構思、外型設計、電池設計、機構工程、三電系統、內裝系統,到操控系統的整合工程,Model-E僅花了1年時間。」他還透露,Model-E如果通過交通部的審驗,明年就能在台南提供服務,將在Model-C上市後跟進上市。

Model-E作為一款豪華商務車,目標中、高端消費客群與商務人士,車長5.1米,百公里加速僅2.8秒,逼近賽車水準,總功率達到550KW,最長為750公里長續航里程,具備高效率集成電驅,另外Model-E車兩側還設有人臉識別功能。

Model-T是一款電動巴士,駕駛位有3個螢幕,設有48吋屏幕、人體工學座椅,同時這還是台灣電動巴士首次搭載電子後視鏡和內輪剎車警示系統,續航400km,滿載爬坡度25%,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警示行人,最高車速120千米每小時以上,搭載雷達探測周圍環境。

鴻海表示,這3款車型能夠短短1年時間快速登台亮相的關鍵,得益於鴻海的MIH開放平台,藉此標準化、模組化、彈性化造車平台,全球合作夥伴的技術與資源得以聚集。鴻海認為,由於共同開發,公攤開發費用,MIH的品牌客戶能夠以較低的費用門檻,迅速擁有自身品牌的電動車。

MIH開放平台是什麼?

在去年10月16日舉辦的首屆「鴻海科技日」(HHTD)上,鴻海集團正式發布了涉及電動汽車,數位醫療和機器人3大技術領域的「3 + 3 =∞」集團戰略轉型規劃。其中,電動汽車是其中的核心,富士康負責推動電動汽車業務發展。同時,鴻海還發布了「MIH EV」電動車開放平台及相關軟體架構。

在富士康看來,傳統汽車產業有3大痛點,分別是開發費用高、開發期長、資源不足。而鴻海集團打造的電動汽車硬體開放平台MIH,計劃透過開放技術規格,邀請電動汽車行業內的各企業加入,共同構建電動汽車軟體、硬體與零組件的生態系統。
MIH開放平台有以下4個特點:

  • 模組化、彈性化、訂製化。軸距、輪距、底盤高度、電池模組、懸吊系統等等,皆能依據客戶需求彈性匹配。這些模組涵蓋了從B到E級距的主流車型。同時,這些模組化的關鍵零組件,可隨著技術演進,升級、更新與擴充,讓平台內成員開發的商品保持競爭力。
  • 輕量一體化。MIH可實現前懸吊塔與後大樑的一體式輕量化設計,不但消除了鈑金搭接的公差,更使得輪胎入力傳遞線性化,給予駕駛高級的操控安定感並降低路面噪音。
  • EEA架構,可通過該架構讓車內機械與電子結構無縫銜接。
  • 自動駕駛技術。該開放平台是一個轉向、煞車與動力線控平台,主要有兩大優勢:「開放性」,在平台上可集成任何自駕系統,共同與開發者及夥伴,實現智慧運輸;「人性化設計」 ,實現兼顧安全、舒適、模擬人操駕的模式。

鴻海1年前的承諾,實現了嗎?

「去年科技日,我承諾組聯盟造車,今年就要讓外界看到成果。」劉揚偉在2019年任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這次的科技日前夕,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去年的科技日活動中,鴻海不僅發布了MIH開放平台,並預計MIH工具平台將在2 月開放全球開發者預訂,4月底開始對外交貨。目前看來,鴻海的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執行著。

當時鴻海集團還定下了造車目標:至於今年的新目標,劉揚偉則宣布要 「未來差異化車子,靠的是軟體,就像手機,你一直做線上更新(OTA,Over -the-Air)升級功能,就是靠軟體讓硬體一直有新的感受,」劉揚偉解釋,共用底盤上,需要有很多軟體控制穩定性。

事實上,富士康算是很早就切入了汽車產業。2005年,富士康以3.5億人民幣拿下台灣安泰電業100%股權,後者是台灣4大汽車線束廠之一。從此,富士康正式涉足電瓶線、影音傳輸線束、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的製造。2010年,富士康開始為特斯拉生產中控觸螢幕面板等零件;2013年,富士康接下奔賓士、BMW等品牌供應包括車載娛樂設備、汽車電動機械在內的汽車電子設備生產訂單。

1年後,富士康與北京賓士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電池與系統。富士康開始首次進軍電動汽車行業。2015年7月,富士康與騰訊、中國第二大豪車經銷商和諧汽車開展合作,雙方按照3:3:4出資,在「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合作造車,並成立了和諧富騰。

在和諧富騰旗下,共有2個項目,分別是FMC和愛車公司,這也是拜騰汽車和愛馳汽車的前身。當時,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成立不久,理想汽車恰好出生,中國智能汽車行業起步不久,FMC在智能汽車發展上有極大的空間。然而,由於3家公司造車理念不合,富士康和騰訊在2017年先後退出FMC。

儘管造車失敗,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上,富士康並沒有死心。2017年,富士康向寧德時代投資10億人民幣,獲得寧德時代1.19%股權,2018年,投資小鵬汽車B輪融資。

沉寂1年後,鴻海集團表示,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組建合資企業,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並經營車聯網業務;同年10月,富士康與汽車製造公司裕隆聯手推出MIH純電車平台。2020年11月,鴻海則與裕隆合資成立了鴻華先進(Foxtron),透過裕隆獲得了有造車經驗的車廠——華創。

在今年初,富士康還拉了一把瀕死的拜騰汽車。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合力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製造工作,並爭取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量產。

長達15年的佈局,富士康在造車上的確是認真的。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而富士康要想獲得新能源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除了需要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更需要積極佈局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因此推出MIH平台後,有了不斷壯大的聯盟成員彼此助力,富士康今年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擴張腳步也明顯提速。

今年5月,鴻海與美國電動車新創Fisker簽訂合作框架,首款Fisker美國製造電動車2023年第四季度量產。為了獲取關鍵人才與技術,7月,MIH正式成立,為了去鴻海化,成了非盈利組織,走向中立平台,發展電動車目標,截至9月,會員數達1900。

同在7月,鴻海入股碩禾、美國電池開發製造商SES,開發電池材料,同時還宣布將與車用電機大廠日本電產合資共組公司。另外,鴻海還入股了馬來西亞DNeX,並由此取得晶圓廠SilTerra董事席位,掌握了8寸晶圓廠產能。

9月,鴻海還在佈局海外運營基地,和泰國石油子公司ARUN Plus正式簽約,合資在泰國設立電動車製造廠。10月,鴻海收購Lordstown Motors廠房設備,獲得自身電動車團隊,將參與皮卡的開發與製造。

根據劉揚偉的目標,如果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顯然,鴻海如今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定位是賣平台,希望結合供應鏈打造共同底盤,為不同電動車廠造車,但MIH能不能被眾多零件廠商以及車企認可,仍是未知。

仍走代工老路還是自設品牌?

根據波士頓研發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共享將是電動汽車行業的趨勢。波士頓認為,相較於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結構相對簡化、主要零部件標準化程度更高,使得硬體共用成為可能;與此同時,為盡快提升規模降低成本壓力,以平台開放與代工生產為代表的產業鏈共享模式,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建設服務生態,不僅與整體盈利能力息息相關,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車企在新能源時代的角色。

波士頓預期,在不遠的將來,汽車行業將分化為3類車企:服務型車企主動轉型,擁有用戶觸點的服務型車企將主導終端市場;代工型車企,失去用戶觸點的企業,則面臨淘汰或淪為代工廠;新型代工廠,行業外的第三類玩家也將積極出擊,主動謀求代工廠的新角色。

「鴻華能提供整車設計、關鍵零件,也能提供IDM(整合元件設計製造)的貼牌服務」,劉揚偉解釋,這正是鴻海將擅長的品牌代工模式,複製到鴻華。富士康的強處在於製造與供應鏈管理經驗,也有電子行業的充裕資源和研發經驗,比如鴻海這次推出的C\E\T3款原型車,就是參考了手機行業的reference design。

野村東方國際也看好鴻海的電動車轉型戰略,認為鴻海較強的供應鏈把控能力及生產技術能幫助EV企業縮短學習曲線,這種EV商業模式對EV初創企業、新進入者及商用EV(電動巴士等)來說更具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中小企業圈時有傳出供應商最後被鴻海併購的例子,「是不是最後就被鴻海吃掉?」一名不願具名的MIH會員私下曾對媒體透露自己仍在觀望。

更重要是,MIH能不能成功,還在於鴻海到底能否為廠商帶來生意。劉揚偉在MIH正式成立時就對外宣布,鴻海要做車輛平台,未來首選一定是MIH廠商。「這就定調了,你不是成員,你就做不了這個生意」,有MIH會員對台灣媒體坦言,這是最大武器。

MIH平台能造車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看它在市場中是否具有競爭力,這涉及到電池技術、製造成本、品牌認可度、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的水平,均需要一定時間的驗證和試錯,亦取決於供應商自身的技術實力。

而目前鴻海雖已與多家EV客戶進行了戰略合作,但若想按計劃至2030年佔有10%市場份額(年出貨量約300萬台),將取決於鴻海能否與部分大型客戶進行合作。但該業務還處於啟動階段,傳統車企有自己的工廠,部分企業也有自己的電動汽車模塊化開發平台,他們是否會把訂單給到富士康,還較難預測。

另外,作為蘋果的最大代工廠,如果富士康想繼續拿下蘋果汽車項目的訂單,光靠EV新創企業的訂單經驗,顯然還不夠有說服力。同時,鴻海成立鴻華,打造MIH造車平台,還牽動了代工企業的一條忌諱,即鴻海將來會否自設EV品牌,成為客戶的直接競爭者?

總結

在今日的鴻海科技日上,鴻海極力拉攏各方企業加入MIH平台,期望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造車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但實際上類似的開放平台故事在汽車行業並不新鮮。

比如在2018年,滴滴就拉來了31家產業鏈企業,發起「洪流聯盟」,期望聯合汽車上下游共建開放、賦能的汽車運營平台,並號稱決不造車。但由於擔憂失去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掌控權,淪為滴滴的代工廠,各合作夥伴,後續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汽車出行平台,滴滴最終也開始造車。

在這次鴻海的EV商業模式中,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糾結,MIH平台提倡共享產業鏈,改變了多年來汽車產業的固有模式,但這帶來的焦慮是,電動汽車技術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將被分離,誰將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品牌會不會過分依賴開發商,這些都是鴻海需要明確說明的問題。

*本文獲「雷鋒網」授權轉載,原文:一口氣推3款!富士康造車,「起大早趕晚集」?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