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多時,momo購物終於在9月2日正式推出付費會員制moPlus。不同於亞馬遜、酷澎等推出付費會員制多年的電商,主打免運費和影音等多元服務吃到飽,momo目前端出的方案,倒更像另一種形式的信用卡優惠,例如提高購物回饋的百分比,以及提供專屬折價券等。
momo首度推出付費會員「moPlus」
早在2019年mo幣剛問世時,momo前董事長林啟峰就曾透露,他們一直在研究亞馬遜的Prime會員計畫,希望提高會員的忠誠度。但他當時也直言:「如果要收錢,相對要有一個讓客人物超所值的服務。」
然而,亞馬遜最能打動Prime會員的物流免運,在台灣早已成為電商平台的基本要件。
此外,不像亞馬遜有影音等多元服務,momo的業務相對單一,難以組成具有吸引力的付費會員服務大禮包。
這也是為什麼moPlus打出的宣傳,會聚焦在「筆筆4%回饋」的mo幣回饋上。該會員制的整體產品設計,可以說和現有的聯名卡十分相似。
但這次moPlus的mo幣回饋,設下許多條件。不同於2019年與台北富邦銀行合作推出momo聯名卡,第一年爽快的給出在momo消費5%回饋無上限。
moPlus回饋限制1:每月回饋上限500元
以基礎4%消費回饋為例,乍看之下比momo聯名卡現行的3%更高,卻設有每月上限500元、每年上限6000元的天花板。
畢竟,不同於聯名卡有銀行夥伴和信用卡組織,可以一起分攤點數發行成本,moPlus這4%回饋,每一點都得從自己口袋裡掏出來。以momo 7月營收約85億元計算,如果筆筆交易都給4%回饋,就要付出價值3.4億元的mo幣。
因此,設每月回饋上限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控管每月發出的點數成本。
第二,momo推會員制,目的無外乎是希望用戶更常買、買更多,但如果不設單月回饋限制,會員很可能只要一次大筆消費,賺夠了會員費成本,就不再回來。再者,無限制的回饋,也可能引來以此套利的不正常交易。
moPlus回饋限制2:mo幣效期30天
除了設有mo幣回饋上限,moPlus回饋方案還有另一個關鍵細節是,這4%基礎回饋的mo幣效期僅有30天。
站在momo立場,30天的限制有雙重意義,一是時間限制,可以促使消費者在30天內再次消費,當消費者進站購買的頻次拉高,就有機會買更多;同時間,momo也可以藉此維持站內流量水準,既省下站外投放廣告的費用,還可以利用站內流量向供應商賺取更多廣告收入。
第二個好處是,mo幣的效期越短,過期的機率越高,而這些忘記折抵的點數,就會從原本財務報表上的負債,變成收入。
moPlus挑戰:門檻高、限制多
只是,momo每多一項條件限制,就等於篩選掉一批用戶。舉例來說,一年2399元的會員費,以基礎4%回饋回推,就是一年至少要在momo消費約6萬元,才能打平。因此,年消費額在此水準以下的使用者,購買會員資格的機率就不高。
此外,因為同時還有每月回饋上限和mo幣效期的考量,所以如果不是有高頻次購物需求的消費者,也可能因為擔心消費分布不均,無法回本,而放棄成為會員。
同時還有一項要素是,點數之於消費者的價值,不全然來自於發點者給予的等價金額,更來自於點數的流通性、可用性。意思是,當一個點數的使用限制太多,一旦消費者覺得不好用,就等於沒有價值。
況且,momo平台上經常會有來自各家銀行和支付業者提供的各種消費回饋,相比之下,去累積這些使用限制相對少的點數,對消費者可能更有吸引力。
當然,在諸多條件限制下,要藉moPlus有效擴大momo核心忠誠會員的規模可能不容易,但還是有機會鞏固最核心的客群。
moPlus吸引誰?為何momo要推出?
以momo先前揭露的聯名卡用戶數據來看,在2023年,這群卡友的消費頻率,比一般用戶高出36%,且以今年首季數字來看,這群人佔整體營業額的比重達3成,每位卡友的平均消費金額也高於一般消費者,顯見核心消費族群的貢獻之重要。
而這同時還帶出moPlus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降低對momo聯名卡的高度倚賴。
畢竟這張聯名卡推出已經將近5年,卡友權益不若當年,特別是在台北富邦銀行拿到好市多聯名卡後,momo聯名卡之於該銀行的重要性也在降低,要爭取資源更不容易。
因此,透過推出moPlus創造疊加回饋,可以吸引站上消費力本來就比較高的核心客群繼續活躍,同時避免這群人因聯名卡權益縮水而流失;另一方面,這樣的付費會員方案,或許也有機會吸引到無信用卡,但有高消費力的另一批客群。
對於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營收成長低於5%的momo來說,現在恐怕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高消費力客群的貢獻。
核稿編輯:吳中傑
責任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