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綠電憑證,已經不敷產業使用,而全世界的淨零碳排大戰正要開打,找不到子彈的產業,如何面對綠能之戰?

但其實危機正是商機,買不到電,代表市場有痛點,當各界都把再生能源的焦點集中在發電,其實配電、儲能、運營、買賣,才是綠電能否成為新屏障的關鍵,根據市場預估,這塊帶動的產值上看兆元,將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綠山。

在台灣2022綠電交易高峰會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謝翰璋表示綠電交易是百年工程,目前只是起始點,隨著國際品牌要求(如Google、Apple),國內供應商承諾使用在地綠電以及加入RE100企業必須公開承諾最遲須於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並提出達成目標之計畫還有ESG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原則,綠電成為當前產業的熱門關鍵字。

(左1) Bart Linssen-艾納康台灣總公司董事總經理 (左2) 鄭家樑 - 明基能源總經理 (中) 王愍廸 - 微電能源董事長暨執行長 (右2) 黃千恬 - 大江生醫永續長 (右1) 管婺媛 -《商業周刊》ESG主編

綠電剛需與柔需並存 自由交易機制漸臻成熟

為了滿足市場上的剛性需求和柔性需求,標檢局協助買賣雙方媒合,建置綠電交易平台,但當前的問題是發電業者會依價格選擇進入「躉購補貼制度(FIT)」或是「自由交易市場」,但實際運行上,因為跟大企業簽約,大不但量大、簽約期較長,銀行融資授信意願較高,所以多半進入FIT。

為了解決企業買不到電的問題,謝翰璋表示經濟部已經從「簡化行政程序增加市場流動性」、「制訂買賣雙方合約,降低交易成本」、「光電小案申請售電流程加速」等三方向,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來面對企業困境。

在台灣2022綠電交易高峰會上,謝翰璋更端出具體政策,經濟部將規劃公有地招租太陽光電案場,一定比例裝置容量進入交易市場,讓中小企業優先購買,等待2025年之後,綠電價格下降,離岸風電會全數進入交易市場,將有機會提供市場大量、平價的再生能源電力

淨零路徑浮現 覷準商機成企業永續成長力道

呼應市場對綠電的痛點需求,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更對台灣產業呼籲,根據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也是未來企業商機所在,是企業可以積極努力的目標。

以台達為例,協助金門夏興電廠備援啟動儲能系統,建置第一套電廠級2MW儲能備援啟動系統,在2021年就化解了26次電壓不穩可能造成跳電的異常,對於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建築物,更推出物聯網樓宇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括樓宇管理及控制、IoT聯網照明、智慧安防監控、以及建築能源管理平台。協助客戶解決建物耗電,達到能源最佳化。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則點出,當前台灣綠電市場目前面臨供需量小、資訊透明度差、產品標準不統一、供需無法產生正向循環等問題,除了目前的 Bilateral trading 雙邊合約,應該建立OTC店頭市場交易的第二管道,撮合售電自營商與買賣交易對手,對於長期市場方向,蔡佳晋認為應該取消化石燃料補貼,開徵能源捐,建立電力交易所模式,多元化的交易模式有助於綠電市場的活絡。

劉家豪- 台北101大樓營運長

聰明買綠電 智慧用綠電 將成能源新觀念

台北101大樓營運長劉家豪則以辦公大樓的營運觀點,分享101大樓過去幾年如何從綠建築、智慧建築、健康建築的永續思維,三度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並獲得CTBUH全球50最具影響力高樓等榮譽。

透過新思維的導入,大樓出租率從70%增加至95%,但用電量與在過去12年共累計節省49,541萬度。

為了滿足客戶對綠電的需求,101大樓也建立商辦綠電模式(單一電號多用戶),在承租戶、電號持有人與售電業者三方購售電合約。大樓更首例全國微型碳權,透過大樓全面改裝使用LED燈獲得碳權,不但抵減煙火施放的碳排,更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其他商辦作為轉型參考。

聯齊科技創辦人顏哲淵更認為在ESG的未來,除了買綠電,更要用好綠電,過去發電追負載端的思維應該要轉型成為負載端配合發電端的觀念,透過UI和AI即時掌握綠電比例,讓企業綠電最佳化。

他以日本為例子,日本的屋頂太陽能光電,透過電動車,將電力回充到到大型賣場的儲能系統,賣場則以購物點數回饋儲能金額,達到雙贏,未來這種多樣化的綠能Prosumer,將會成為生活中的日常。

隨著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揭露,化石燃料Out、綠能In已經是不可逆的的藍圖,當兆元綠色產業的時代到來,人人都會是Prosumer,你用電,也可供電,未來情境已經浮現,產業的需求更是無比強大,綠電商機,將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另一股綠色動能。

顏哲淵-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