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近年貨架上冒出的鮮乳坊、崙背鮮乳等小農鮮乳品牌,以及全家超商、美廉社自有品牌鮮乳,甚至是連鎖飲料品牌珍煮丹、85度C店內的自用鮮乳,背後都有個共同的軍火商──台灣最老的乳品加工廠「台農」。

小檔案_台農

成立:1969 年
負責人: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廠長林志青
主要業務: 乳品加工、品牌經營
成績單: 2021 年營收預估8.5 億元


酪農收集生乳後,交由乳品廠殺菌、加工、包裝,才能產出鮮乳、保久乳。目前全台僅20家乳品廠,超過一半只為自家品牌加工,例如統一、味全等大廠。「大廠不幫人代工,鮮乳市場就不會出現新競爭者。」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解釋。

但台農身為國內第5大乳廠,卻一反業內慣例,為超過20個牧場、品牌加工鮮乳。目前,全聯架上一半以上的小農鮮乳由它出品,短短5年,年營收就成長8成至8億5千萬。

它隸屬中華民國農會,在翻身成為小農鮮乳品牌軍火商之前,其實曾陷入20年黑暗,甚至差點被放棄。

在家戶冰箱普及率不到1%的年代,台農以加工保久乳起家,曾是台灣3大乳品廠之一。然而,80年代後,冰箱普及、現代零售通路興起,民眾轉向大量消費鮮乳,它沒跟上時代腳步,被統一、味全、光泉等民營乳業狠甩在後。

加工一瓶鮮乳只賺1元
連酪農都出走,看不見未來

整整20年,每年虧損數千萬,但加工一瓶鮮乳只賺1元,再努力都補不了財務破洞。張永成坦言,「我們也很煎熬,考慮過不玩鮮乳了。」

當時不僅財務快撐不住,連他們最重要的供應商酪農,也都看壞發展,棄它而去。「最多時有100多戶簽約,5年前剩不到20戶。(因為)台農收了奶,卻賣不出去嘛,」台農鮮乳廠廠長林志青回憶。

員工也因此缺乏向心力。沒年終、沒三節獎金,欠缺實質激勵;還一直打不進農會體系以外的通路,走出工廠就看不到台農產品,工作更沒動力。

逐漸傾頹、止不住衰退的昔日巨人,卻在2015年一個不起眼合作案,迎來轉機。

市面上大眾品牌鮮乳,是乳品廠混合所有酪農戶生乳後加工而成,確保產量、風味穩定。而獸醫龔建嘉創辦鮮乳坊時,募資推出單一牧場鮮乳,保留各牧場獨有風味。但產量小,這門生意收益不明確,製程卻很麻煩,得不斷清洗乳桶、管線,避免混乳,被多數鮮乳加工廠拒於門外,直到台農主動協助,才讓理想成為現實。「沒想過這種規模的公司會願意代工,我只能下單最低生產量,剛好2千罐。」龔建嘉説。

原來,張永成當時在媒體上看到鮮乳坊專訪,很認同龔建嘉想協助酪農轉型的理念,因而主動去電洽談合作。隨著鮮乳坊站穩腳步,目前有6支產品由台農代工,其他小農、通路商也紛紛上門合作。

一開始的無心插柳,讓這家半百老店看見小農鮮乳商機。

「鮮乳坊給我們很大啟示!」張永成表示,台農過去做大眾化的鮮乳,很難跟統一等大廠競爭,但代工小農品牌成為他們經營鮮乳市場的破口。

代工小農鮮乳挑戰多
看數據賞罰,卸大鍋飯心態


然而想從一次出產20噸的大眾化鮮乳,轉向服務小客人,每次只有1噸產量的單一牧場鮮乳,讓它從裡到外吃足苦頭。

其實若沒特別比較,不同產地的鮮乳即便混到,消費者也分不出來。但既要做這門生意,他們就得照規矩來。

過去產品單純,員工每天只工作3小時,照領薪水。但做多樣化的小農品牌,每做一批單一牧場鮮乳,就要重新花2小時清洗乳桶、管線,也得更換包裝,讓員工抱怨不斷。

此外,過去台農只跟農會做生意,生產規範相對鬆散,員工抱持「每天生產幾十萬瓶,哪可能每一瓶都沒問題?」心態。當通路與品牌客戶提出更嚴格的品管要求時,寧可不簽約,也不接受罰款。

當時公司充滿流言,「(員工們)說工作變這麼多,又沒獎金,我一定是收回扣!」在第一線吸炮火的林志青回憶。

但張永成和林志青認為,這是一條台農好不容易走出的生路,因此帶著大家卸去多做多錯的公務員心態。幫助小農發光同時,也重新擦亮自家招牌。

管理上,林志青先是引入新的制度,讓數據說話,用報表記錄各線的產量,「現在1小時做6噸,沒到我會抓原因,」賞罰分明。過去,台農年終獎金吃大鍋飯,員工間輪流打乙等考績,很「公平」;但,他現在能針對實際表現打分數,「打乙等,我可以當面跟你講哪裡做不好,其他人做多好。」

工作表現積極的同事則透過獎金給予實質鼓勵。工廠有盈餘後,開始發年終、三節獎金。業績好時,甚至能發得比周邊工業區高。因此,員工也願意主動想辦法改進工作流程。

同時,也讓大家直接面對外界市場的殘酷。與零售通路合作後,只要同一個批號中一瓶鮮乳有問題,就要整批鮮乳一起下架,並被罰款,「要競爭一定要給人罰錢,這是在逼工廠長進。」

過去有員工看打卡時間到了,即使生乳已經運進工廠,也不在乎生乳有效期,就直接把材料丟在那,自顧自下班。對此,林志青花了不少時間向員工說明,必要時,甚至疾言厲色指正老員工,「你要就好好做,不然就走,台農已經不一樣了,你也要一起改變。」

他坦言,確實有不少老員工陸續離開,但後續招募的新血,都能理解規範,留下的員工心態也變得積極。採訪前一天,正好碰上工廠機器故障,「員工真的做到凌晨3點誒,看到奶來了,會覺得客人的事要做好,不能不管。」

員工變了,主動拚升級
逾50年公司找到新藍海

如今,廠內員工已經從過去少做少錯心態,反過來會主動要求酪農,以生乳中的乳脂肪、固形物等指標,用更高的標準挑剔品質。例如,最近他們發現有酪農供應的生乳,數據雖在標準內,卻比不上其他A級同業,還額外花心力輔導,要求對方進一步做到更嚴格的動物福利、生產履歷,未來能升級,用單一牧場品牌上架。

為何一家不須自負盈虧的工廠,要傷人和,甚至頂住壓力、舉債買更多設備,就為了做這塊一開始看起來很小的生意?

林志青幾乎沒有考慮就回答:「不甘心啊!我們又沒比較差,憑什麼別人(大廠)能做的生意,我們做不來?」他細數,台農是台灣第一個乳品廠,曾為日本雪印、瑞士雀巢等國際大廠獨家代工,風光一時,卻因沒跟上時代而沉寂。這次,他們率先看到小農商機,雖然不輕鬆,卻決心把握,要再度走回時代前沿。

有同業笑說「台農就是誤打誤撞啊!」進去一片藍海是緣分,但在藍海內坐大,靠的就是本事。他們的這份決心,讓小農在消費者面前發光,也讓自己重新擦亮半百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