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的外公,以前過過苦日子,他很喜歡囤積東西。把自己的房間塞得滿滿不說,出門還會撿各種各樣的瓶子、棍子、紙箱、塑膠,就跟過冬的松鼠在窩裡囤大量的堅果一樣。

有位網友說,她的婆婆七十多歲,每次下樓散步都會撿一些紙箱、塑膠瓶、破花盆、舊書本回來,堆在家中陽台上、大樓走道裡。堆滿屋裡、屋外不說,還誰都不能動,一動她就生氣。

經歷過動亂、饑荒、物資貧乏年代的長輩,從過去艱辛的日子一路走來,讓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稀缺感非常強。因而會習慣性的囤積物品,他們堅信某一天會用上,並且很固執、不聽勸告,很難改變。

怎樣帶動捨不得丟東西的老年人清理物品?

1.以身作則:先把自己的房間徹底整理乾淨。

2.把家裡的公共區域整理乾淨:你可以先嘗試告訴他們,每個人的東西都要放回自己的地方,公共區域不可以放置私人物品。當公共區域乾淨、整潔了以後,長輩可能會覺得,原來空間弄乾淨了還是挺舒服的,才有參與斷捨離的可能性。

3.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告訴他們雜物會帶來細菌、引起疾病,老年人一般比較重視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這個說法對他們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4.從空間能量場的角度出發:告訴他們雜物堆積如山,對家庭場域的能量不利,對家庭運勢會有不好的影響。

有位女士在實踐極簡清理的時候,受到父母等長輩的強烈排斥,脾氣暴躁的外祖父甚至怒斥她敗家、說她不孝。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她心裡很難受,看著長輩們囤積的雜物堆滿屋子,甚至有蜘蛛結網,她心裡很不痛快,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在不冒犯家人的前提下繼續清理。

後來她發現,老年人比較信奉場域能量,也比較在意身體健康。於是,她就先去跟外祖父聊,說自己這幾件舊衣物扔出去,不會影響家裡興旺;外祖父收藏的雜物賣了錢可以捐贈給一些公益組織、幫助偏鄉兒童,是在行善積德;再者,雜物都清理出去,家裡整理乾淨了,細菌、灰塵都會減少,場域能量會變得很好,而這一切會讓家裡的人身體更健康,生活更美滿。

在她循循善誘的引導下,本就是退伍老兵、很有覺悟的外祖父,率先開始清理自己囤積的物品,然後又用自己「大家長」的威望,成功讓她的父母開始實踐極簡清理。

5.做替換:你可以買雙新鞋送給老年人,讓他感受到高品質鞋子的舒適,使他不想再穿舊鞋。幫助老年人用新的淘汰舊的、用舊的淘汰破的,逐步升級。升級以後,他自己也會慢慢適應,覺得穿新的、乾淨的東西比較舒適。透過替換物品,轉變老年人的思想觀念。

6.把老年人囤積的雜物回收賣錢:告訴他淘汰舊物其實不是浪費,是可以賺錢的。

還有,多帶老年人到其他人乾淨的房子參觀,讓別的老年人現身說法。老年人最喜歡聽同齡人的意見,讓他們來幫助轉換自家老年人的觀念,向自家老人陳述、展示住在乾淨的空間,是如何的舒爽、安心。

書籍簡介

《練習不想要:在過剩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減法生活》

作者:盧熠翎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17

作者簡介

盧熠翎

知名心理學作家,張德芬空間合夥人兼CEO。
美國 NLP University NLP國際導師、系統排列導師、科學催眠師、心理諮詢師。

SRI自我整合體系踐行者和推廣者,已在心理健康、個人成長領域耕耘十餘年。致力於幫助讀者找到影響人生成長的因素,突破人生的限制,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成功。擅長用簡單的語言幫大眾解析困惑,用實用的原創方法幫大眾完成自我蛻變。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