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商周集團共同公布的「2023年新冠疫後傳染性疾病知多少」調查發現,近9成民眾認為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少喝酒、作息正常,甚至公筷母匙、避免共食,就可降低感染B型肝炎的風險。B型肝炎並非新興疾病,但防治B型肝炎病毒方式卻常被國人忽略,到底怎麼做才正確?

由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商周集團共同公布「2023年新冠疫後傳染性疾病知多少」調查結果

每天15名國人 因B型肝炎導致死亡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指出,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年約新增1.1萬人罹患肝癌、近8千人死亡,其中高達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推估每天約有15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死亡。

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許耀峻指出,多數人不清楚B型肝炎並不會經由飲食、握手、親吻而染病;這些錯誤迷思不僅對B型肝炎防治沒有幫助,反而增加患者心理負擔、造成汙名化。許副院長進一步說明,B型肝炎主要是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染,其中以母子垂直傳染最常見,「一出生就得到B型肝炎病毒,終生都可能帶有病毒」。此外,B型肝炎傳染風險也與帶原者病毒量直接相關,若媽媽為B型肝炎帶原者就要更有警覺心,應積極追蹤病毒量,避免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許耀峻

190萬B型肝炎疫苗斷層族群 恐成肝癌候選人

台灣領先全世界對B型肝炎帶原孕婦的新生兒實施B型肝炎疫苗注射,更於1986年7月擴大至所有新生兒。「此政策非常成功,為台灣肝炎防治奠定了亮麗的基礎!」許副院長表示,過往台灣成年人B型肝炎帶原率約15~20%,而1987年後出生之民眾的病毒帶原率已大幅降至1%以下。但針對1987年前出生之疫苗斷層族群,目前預估仍有高達150至190萬人的潛在B型肝炎帶原者。賴執行長強調:「這些被忽略的疫苗斷層族群約占總人口十分之一 ,可能沒有適當持續追蹤,錯失治療時機,進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命運」。

B型肝炎病毒量越高,越容易罹患肝硬化、肝癌。但由於肝臟沒有神經纖維,常被稱為沈默的器官,即使患者肝發炎,也不會感到疼痛,等到出現黃疸、疲累、腹水等症狀,通常已是猛爆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許副院長表示,根據研究顯示,B型肝炎帶原者每半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可降低三成七肝癌死亡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B、C型肝炎篩檢,45歲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終身可篩檢一次,但與疫苗斷層族群仍有落差,建議擴大至1986年前出生都可免費篩檢。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醫師

抗病毒藥物避免B型肝炎變肝癌 醫籲放寬健保標準

「接種B型肝炎疫苗與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都是防治B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賴執行長表示,目前仍無治癒B型肝炎的藥物,但只要聽從醫囑按時口服抗病毒藥物,就能有效抑制病毒量,減少肝纖維化、避免肝硬化,即使是已有肝硬化症狀的帶原者,也能藉由藥物治療減少併發症,預防肝癌產生。

不過,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賴執行長認為,B型肝炎是台灣的國病,「B型肝炎帶原者病毒量,與肝癌發生率呈正比,病毒量增加或肝功能惡化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期待健保放寬用藥標準,嘉惠更多病友。
 

遠離B型肝炎變肝癌 掌握3個B須要

避免B型肝炎惡化成為肝癌候選人 ,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民眾掌握3個「B」須要:
第一,要知道:了解自己或家人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感染者,如確診應主動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
第二,要追蹤:沒有「健康的」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確認B型肝炎帶原,需要定期透過抽血、影像檢查或核酸檢測追蹤,以掌握肝功能指數 ALT、胎兒蛋白、了解肝纖維化程度、和病毒量等,才能進一步評估治療需求。
第三,要治療:鼓勵病友積極掌握自己健康狀況並與醫師討論,一起決定治療方案;目前部分病友的治療可以獲得健保支持,避免自己淪為肝癌候選人。

許副院長也提醒,當今醫療資源與工具已相當先進且多元,倘若診斷為B型肝炎帶原者,應主動出擊,定期篩檢、追蹤並接受妥善治療,才能遠離肝癌的威脅。

更多傳染病相關文章,請至「新冠疫後 傳染性疾病知多少」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