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搜尋幾個早餐金句,會發現許多聲稱早餐有益的研究,背後的支持者與出資者多半是早餐榖片製造商。

我在2015年10月24日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用Google學術搜尋引擎(Google Scholar)搜尋「breakfast」,下載前10筆可供下載的醫學或生物學研究論文。猜猜看,在這10篇論文中,有幾篇的研究經費來自家樂氏、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雀巢(Nestlé)或其他食品公司?

答案是,7篇。而且還是在只有8篇公開研究經費來源的狀況下,就有7篇背後有食品公司支持。

「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是誰說的?

早餐製造了龐大商機:2012年全球早餐榖片的銷售額達325億美元,光是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就高達139億美元。不過北美市場已飽和,所以製造商便把目標轉移到新興市場。這種作法理所當然:早餐榖片是筆好生意,原料(榖物或稻米)很便宜,但是超市貨架上的成品卻不太便宜。

龐大的速食早餐市場正在成長。由麥當勞領軍的速食早餐,2012年在北美的銷售額是317億美元,從2007到2012年,每年的成長率為4.8%。

「速食=肉=蛋白質」的觀念深植人心,家樂氏旗下品牌Special K順勢推出香腸、雞蛋和起司口味的扁麵包早餐三明治。這種微波加熱的三明治,看在英國人眼裡與漢堡無異。

一個三明治的體積很小,熱量只有240大卡,不過鈉含量卻高達820毫克(超過2公克鹽的鈉含量),相當於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早餐吃扁麵包三明治的人,大多會一次吃2個。也就是說,他們不但吃下無謂的一餐,而且早上離家之前就已吃進每日鹽攝取量的2/3。儘管如此,Special K的外包裝還是有著美麗的照片,在香腸、雞蛋和起司口味的扁麵包早餐三明治旁擺放2塊柳橙切片。

企業補助的研究成果通常都對企業有利。科學家不會做不誠實的研究,但是發表研究結果時可能帶著偏見。大學教授與執業醫生的研究結果,會對提供經費的單位有利。針對研究論文多次調查,證實了這項發現。

食品、飲料公司也會對學術論文出手。大衛.路德維格(David Ludwig)是對抗肥胖症的英雄,他是哈佛大學的小兒科教授。路德維格主持的一項調查發現,跟獨立經費的研究相比,由飲料製造商資助的研究,對飲料商品提出正面意見的機率高出4~8倍。經費完全來自飲料製造商的研究之中,對飲料商品提出負面意見的論文數是零。

由於製造商資助的飲料研究數量龐大,路德維格認為這個領域本身已不再公正。正因如此,我們必須小心:早餐的科學研究充滿來自業界的經費

政府也鼓勵大家吃早餐。美國的農牧產業公會使用的名稱很特別,例如「Beef Checkoff」或「Egg Checkoff」,這是因為公會的資金並非來自會費,而是對每一個售出單位抽取稅金。例如在美國境內每賣出或進口一頭牛,這頭牛就會被「代扣工會會費」並抽取1美元稅金。業者用這種「企業國家」(Corporate state)的方式控制法律,透過稅金(以及其他方式)讓消費者負擔行銷成本。

英國政府也一樣支持企業。2015年10月24日,我在Google搜尋「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第一筆搜尋結果是一個看似友善的組織,叫做Shake Up Your Wake Up(簡稱SUYWU)。

SUYWU對早餐充滿熱情,網頁開頭寫著「除了提供能量,早餐的食物也是重要的養分來源,例如⋯⋯。」但其實SUYWU是農業園藝發展局的附屬單位,農業園藝發展局是依法徵稅的政府組織(年度預算5600萬英鎊),旨在促進農民利益。

總之,早餐對大企業來說商機無限。大企業有錢資助大型研究,大企業在大政府裡有人脈,而且大企業根本不需要發表不實研究:他們只要選擇性的發表研究,製造早餐對健康有益的形象就行了。

企業資助研究:從另一個觀點切入

企業資助研究的情況令人沮喪,但是在調查非傳統的真相時,企業可能是唯一的資金來源。妮娜.泰柯茲(Nina Teicholz)在她2014年的著作《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繁體中文版於2016年出版)中說,1960年代,提供補助的政府單位與慈善機構都深信,膳食脂肪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所以像約翰.尤德金(John Yudkin)這樣勇敢的異議分子,也不得不向企業尋求補助,才有辦法進行他的非主流研究,因為沒有人願意提供經費。

尤德金在1972年出版了反對白糖、支持脂肪的《致命純白》一書。也因為如此,嚴厲抨擊膳食脂肪的主流意見領袖安塞爾.凱斯(Ancel Keys)才能夠以企業資助為由,攻擊「尤德金與他的企業金主」。

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的《國富論》中指出,市場比大學或政府機構更加包容新觀念。弗里德里希.海耶克(Friedrich Hayek)1994年的著作《到奴役之路》也呼應了這一點,他在書中指出市場新成員的創意會讓市場更加茁壯。我在2008年出版的《性、科學與利益》一書中也再度強調,商用科學在挑戰公認的既定觀念時具備創新價值。

哈佛醫學系教授湯馬士.斯塔索(Thomas Stossel)在最近的著作《醫藥恐懼》中主張,大學的醫學科研人員必須與業界密切合作(這樣的合作一定會以顧問費用做為報酬),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最佳化的醫療創新。

科學論文的公正性是否會被經費來源影響,最終還是得由論文的讀者自己決定,而且這樣的判斷無法輕易建立準則。

《我的早餐斷食法:聽聽牛津臨床生化權威怎麼說,還原早餐真相,反思飲食習慣與健康的關係》☛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我的早餐斷食法:聽聽牛津臨床生化權威怎麼說,還原早餐真相,反思飲食習慣與健康的關係》

作者:泰倫斯.基利(Terence Kealey)
譯者:駱香潔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18

作者簡介

泰倫斯.基利(Terence Kealey)

曾就讀倫敦大學聖巴特醫學院(Bart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London,1970–1976年),其後於牛津大學取得臨床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新堡大學,後來以惠康資深臨床研究員(Wellcome Senior Clinical Research Fellowship)的身分於劍橋大學教授臨床生物化學(1986–2001年)。2001–2014年擔任白金漢大學副校長。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專門研究食物政策。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