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延燒,確診者痊癒後可能出現頭暈、心悸等後遺症,同時也讓「肺纖維化」廣為人知!

肺纖維化是肺臟因感染或其他因素,造成肺部反覆損傷並修復,而產生的結疤現象。結疤產生的纖維化組織,會使肺臟逐漸喪失功能,患者慢性缺氧,嚴重恐致死。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呼吸醫學中心胸腔罕見疾病診療小組、高雄長庚胸腔內科副主任黃國棟醫師表示,當患者發現肺纖維化時,往往餘命不會太長,因此預防以及治療原本疾病,並妥善控制,即為最根本之道。以下為口述紀要:

值班醫師_黃國棟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研究員、暨內科部住院醫師
現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暨胸腔內科副主任、暨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暨加護病房委員會副主席;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呼吸醫學中心胸腔罕見疾病診療小組



肺纖維化和菜瓜布肺
一樣嗎? 差在哪兒?

提到肺纖維化,民眾可能就會聯想到新冠肺炎,認為只要做好防疫就能避免。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肺纖維化的成因可簡單的分為兩大類:感染或間質性肺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的肺纖維化,是因病毒感染造成;而間質性肺病則是一大群疾病的統稱,其中包含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菜瓜布肺(特發性肺纖維化)。

嚴重的感染會造成肺部嚴重發炎,並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導致肺泡細胞無法交換氧氣和二氧化碳。一旦細胞內無法正常換氣,血液內的氧氣不足,身體器官就會受損,患者可能會喘不過氣、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休克,嚴重甚至可能會死亡;能成功治癒者,也會因為肺部修復,產生疤痕組織,造成肺纖維化。新冠肺炎造成的肺纖維化就是類似這種狀況,特別在年紀較大、抽菸、酗酒、肥胖或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子的人,發生的機率更高,當然目前仍有許多未知的機轉,持續研究當中。

間質性肺病是指肺泡間的結締組織發生異常或病變的統稱,如肺部修復會產生的疤痕組織充斥其中,就稱為肺纖維化,若是淋巴細胞佔滿間質,就可能是淋巴癌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間質性肺病在診斷上十分困難,甚至有部分的患者找不到原因,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菜瓜布肺,但同時也是最嚴重且致命的!

除此之外,肺纖維化患者很多都會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雖然還不太清楚胃食道逆流到底是共病風險因子,還是直接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長期胃酸逆流傷害肺臟組織,導致纖維化),但若有這類問題,一定要積極治療,才能防止肺纖維化因胃食道逆流而更嚴重。

那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正受肺纖維化影響?肺纖維化的症狀和一般感冒十分相像,常被患者忽略,經常要到有呼吸困難或症狀嚴重時,才會想要就醫,通常這時都已是疾病晚期。因此我們建議民眾,若出現「喘、咳、累」超過三個禮拜就要注意,一定要就醫檢查。相較「喘、咳、累」,其他症狀就比較不明顯,但如果肺纖維化再嚴重一些,肢體也會因長期慢性缺氧而產生變化,如杵狀指(手指或腳趾的尖端變寬和變圓),因此如果有這類肢體變化,也要及早就醫診斷。

死亡率僅低於胰臟癌、肺癌

而提到民眾最關心的存活率,若是不明原因的肺纖維化,例如菜瓜布肺,治療上就棘手許多。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從確診到死亡,平均存活期約2到3年,5年存活率不到25%,僅優於胰臟癌、肺癌;而根據國內研究更發現,國人若患有此疾病,平均存活期可能不到1年時間,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菜瓜布肺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是急性惡化(因感冒或其他因素,誘發肺功能於一個月內急速下降,導致患者死亡)。即使沒有遇到急性惡化的狀況,肺功能也會隨時間演進而下降,最終因肺功能的流失,導致慢性呼吸衰竭而亡。此外,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肺纖維化患者,會有很高的機率得到肺癌,這也是造成存活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預防急性惡化、減緩肺功能下降、早期診斷及治療肺癌,是治療菜瓜布肺的重要目標。

雖然正常人的肺功能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但肺纖維化的患者,其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一旦肺功能越來越差,病患缺氧狀況就越發嚴重,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減緩病患肺功能的下降,便是治療的首要目標。這幾年由於抗肺纖維化的藥物問世,治療狀況已有明顯改善。根據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患者用藥後可以明顯減緩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治療的效果非常顯著,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預防肺纖維化5大招

1.接種疫苗:不管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建議接種。
2.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菸、熬夜等,特別是吸菸會更惡化身體健康。
3.治療胃食道逆流。
4.避開高風險的環境:如充滿粉塵、空氣品質差的地方。
5.若有自體免疫疾病問題,建議使用抗發炎藥物,控制好原有疾病,減少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機率,就比較不會產生肺纖維化。

想了解更多 速上良醫健康網: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