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是典型的網紅。在Instagram上,他擁有110萬粉絲,賴清德不到20萬,侯友宜約10萬。YouTube柯擁有超過100萬訂閱者。選前一天凱道造勢,柯的頻道直播逾30萬人在線觀看,多位人氣網紅也到場相挺。

他之所以讓這些意見領袖折服,或許是「直球對決」的人設。說話直接了當一針見血,這種語言風格對年輕人來說極具吸引力。

事實上,國外政壇以此風格崛起也大有人在,最新例子就是去年十一月當選阿根廷總統的米雷伊(Javier Milei)。他們都是非典型政治人物,反傳統體制,而受到年輕人歡迎。

和柯一樣出身象牙塔,米雷伊雖是經濟學家,但同樣詞鋒犀利,擅用市井風格跟一般人拉近距離,講到激動甚至會爆粗口;傳統政治人物在鏡頭前光鮮亮麗,米雷伊卻是頂著一頭狂野亂髮,被輿論形容為「阿根廷川普」。

米雷伊2020年才跨足政壇,四年後就以壓倒性票數當選阿根廷總統。令人驚奇的是他的政見,一反過去政客大開福利支票的傳統,主張「小政府大市場」,削減福利開支,推動民營化改革及對外開放市場。

通常民眾喜歡福利愈多愈好,米雷伊卻反其道而行,卻受到支持。這是因為阿根廷長期奉行大政府主義,福利支出居高不下,經濟如一灘死水。1990年代出生後的年輕人,一開始就承受着高通膨、弱經濟等痛苦,他們想要「前景」多於「福利」,渴望有人扭轉困局。

米雷伊打著反傳統旗號現身,又言行直率無包袱,成為年輕人的寄託:民調顯示米雷伊在30歲以下選民支持率最高。

台灣也有類似狀況。年輕人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沒得到太大好處,反而面臨如高房價、低薪等問題,渴望找一個敢說真話的代言人。他們無法寄望藍綠兩大黨,認為兩黨已是這個體制的既得利益者。

米雷伊不是傳統政客,因此他敢提出「廢除國家央行」等政治主張,觸及不少既得利益者。同樣地,柯的政見之一是「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同樣不符傳統政治利益。

同時,柯本人的背景也是他吸引力的來源。就算口才好,若沒有台大醫生光環,在崇尚學歷主義的台灣,恐怕很難引起轟動。

柯的人生選擇,幾乎都是在開發新藍海,用白話來說,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他後來走外科,選擇當時還是新興領域的葉克膜,事後證明這個選擇正確,因為他正是在這個領域累積出權威地位。

同時,台大名醫不少,卻只有他付諸行動跳下去親自參與政治。他曾說過「打敗諾基亞的不是摩托羅拉,而是iPhone。」因此台灣民眾黨若要崛起,就不能走藍綠過去的老路。因為若是複製藍綠,選民直接選這兩大黨就好,何必投柯?

這次大選,民進黨將選舉定位為「民主與專制」間的選擇,國民黨則稱這是「戰爭與和平」的問題,而柯表示,這次選舉是「新政治與舊勢力」間的對決。

這個新品牌定位,成功開發出一片新藍海。相較於藍、綠各有其理念價值,柯標榜「理性,務實,科學」,意味著隨時可以根據情勢調整路線,但也因此招來「善變」的批評。

「柯文哲是靈活的實用主義者,還是膚淺的民粹主義者?這取決於你問的人是誰。」英國《衛報》分析,「柯的政策細節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他感覺就像呼吸著新鮮空氣。」

縱使人們對柯文哲褒貶不一,但他的聲量反映一個客觀現實:政治市場裡有一部份人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這也提醒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必須更關注過去他們未暇顧及的族群,這對台灣或許是一種進步。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