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對偏僻的彰濱工業區來說,本該是工廠休息的寧靜週六,但藏身其中的一家媽祖廟卻是一早就鬧哄哄。不僅載滿信眾的7、8輛遊覽車接連駛入,還有近百位民眾黨候選人與支持者集結,上門要找廟公見證,發表選舉誓言並爭取支持,讓這座人聲鼎沸的廟宇與周遭靜悄悄的廠區形成強烈對比。

這家廟宇能吸引全台信眾與各黨派候選人都爭相前來朝聖,除了不同於傳統木瓦結構的宮廟,大量採用玻璃打造的綠建築、供奉全台獨一無二的琉璃媽祖外,還因為這裡有一位堪稱「中台灣公道伯」的廟公董座。

他,就是今年65歲的台灣玻璃加工王、早年當過鹿港天后宮主委與廟公、有「古錐伯」外號的台明將董事長林肇睢,而廟,是台明將廠區內、名為護聖宮的玻璃媽祖廟。

小檔案_林肇睢

出生:1957年
學歷:輔仁大學體育系、大葉大學國際企管碩士、彰師大電機工程博士
經歷:鹿港天后宮主委
現職:台明將董事長


「只要是愛台灣,而且做的事對台灣有利,那誰來玻璃廟,我們都歡迎。」他說。

雖同樣是媽祖廟,但比起鹿港天后宮有400多年歷史,玻璃廟才開了10年,算是剛出生、學走路的嬰兒級宮廟,根基淺薄。再對比同樣熱中廟務的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家族,從已被終止合約的台中港碼頭、砂石瀝青到水餃等,旗下事業一度合計年營收上看百億元。相較之下,林肇睢掌舵的台明將,年營收僅約10多億元,規模也遠不如人。

究竟這位中小企業主,憑什麼變成有超人氣號召力的中台灣公道伯,讓玻璃廟崛起成為各方勢力爭搶的新選戰朝聖地?

實際走訪林肇睢南投住家與其造林園區,揭開他「先利他,再利己」的玻璃廟公道伯成功哲學。

他心痛921土石流問題
買荒地造林又收容弱勢家庭

「他(林肇睢)總是笑嘻嘻的像彌勒佛,但他是會願意割自己肉,也要養活大家的那一種人。」林肇睢的彰師大電機工程系博士班指導教授陳財榮說。

這樣的人格特質,從921地震救災、媽祖廟串聯,到企業經營,處處都能看到。

921大地震時,在南投國姓鄉長福村的重災區,林肇睢在當地有兩間三合院被震倒,算是一棟可申請20萬元政府補貼的受災戶。但他前往當地一看卻發現,地震帶來的土石流,讓眾多農民的果園、農地變成沒人想要的荒地,連生計都成了問題。

不僅如此,國姓鄉會有嚴重土石流的一大主因,就在於人口外移,眾多果園因為無人照料,被迫變更成單價低卻容易採收的檳榔園。可是檳榔樹抓不住土壤,地震、暴雨一來,就引爆層出不窮的土石流問題而釀禍。

但肇禍的檳榔園主也相當無奈,因為隨著台灣吃檳榔的人口越來越少,這種經濟作物的利潤也越來越差,他們苦無轉型的財力與方向,進退失據、被迫當起土石流幕後兇手。

眼見這種死亡循環不解決,就算地震不來,對居民與環境的傷害仍會持續擴大,因此他不僅放棄申請政府補貼,反而砸錢收購這些沒人想要的荒地,並推動大規模的造林復育工作。

「他的地,可以無償讓村民去種菜;他的房,就像是中途之家,會幫助弱勢家庭住到能自力更生,再搬走。」林肇睢鄰居、南投國姓鄉長福村村長鍾學民說。

結果一做23年,如今復育的土地累計達150公頃,規模是倡導群眾募資買山林地保護生態的日本龍貓森林、或台灣山貓森林逾15倍大,不只復育出一個野生水鹿新樂園,還讓林肇睢變成南投國姓鄉的最大地主。

「對的事,不能等到有錢賺、有價值,你才要做,因為到時候就來不及了。」他說。

復育山林、與同業共享訂單,他獲中台灣公道伯美名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串聯13家彰化媽祖廟擴商機
同時幫當地小吃店衝生意

再來到採訪當天中午的小吃店餐桌上,隨著當地宮廟好友、國姓鄉雲天宮宮主林家瑜加入,讓這位廟公董座的話鋒一轉,就來到9月下旬剛辦完、串聯彰化13家媽祖廟的彰化媽祖祈福文化節上。原來林肇睢也是該活動的關鍵推手之一,這一天宮廟話題主軸是明年如何擴大規模。

有著企業經營腦袋的廟公董座,這回想做的是,跨縣市串聯南投媽祖廟,讓商機能從彰化一路延伸到南投,造福更多人。不過,有趣的是他邊吃邊耳提面命的一大重點,就是去拜訪其他宮廟時,怎樣才能不給對方造成壓力。

先禮後兵的拜訪,也同樣以利他出發,因為他覺得直接大隊人馬殺過去,這會有逼對方請客、佔便宜的不禮貌與唐突,必須先禮尚往來,把自家玻璃紀念品先送過去,讓對方感受到禮數與善意,再登門拜訪。

更有趣的是,我們用餐的小吃店老闆夫妻檔,其實是退休移居南投的鹿港人,不僅開店是受林肇睢鼓勵,而且這位廟公董座還帶著宮廟生態系的思維,居中幫他們牽線當地宮廟,帶進眾多進香客群,讓他們的小吃店能站穩腳步。

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多年復育減碳吸引訂單上門

「他幫助人,不會只是送錢給你,而是會教你怎麼自立自強。」陳財榮說。

這道理人人都懂,但為什麼大家會埋單這位廟公董座?因為,他的利他主義,早在企業經營貫徹了數十年。

讓同業印象最深刻的是,1998年,台明將搶到一年最高峰達20億元的Ikea訂單,但他沒獨吞,而是將到手訂單分散給搖搖欲墜的同業共享。

到了2020年,台灣疫情大爆發的第一時間,林肇睢拿出過去存下的3億元獲利,做為上下游協力廠商應急使用的救助金財源,同時開放自家7千多坪的倉儲空間,免費給戰友暫時堆放貨物,種種無私事蹟,讓他成為中台灣的公道伯。

「他(林肇睢)是對社會真的有回饋的企業家。」彰化縣長王惠美說。

只不過總是先想別人利益的企業家,真的有辦法讓企業存活?「你說,是我幫助他們,但我說,他們也幫了我。」林肇睢說。

就像購地造林,一開始,是他買地,幫荒地地主或檳榔園主解套,讓他們能拿到錢,另找生路。但之後,接受他轉型輔導的地主或農夫,不僅是他完成生態復育夢想的幫手,還有人轉進玻璃業成為新戰力,舒緩了人才斷層壓力。

更出人意料的發展是,當全球開始邁入碳權新時代後,台明將自去年起,陸續接到日本、澳洲等地的客戶對節能減碳的渴望。而林肇睢造林、淨灘、白海豚復育等多元環保作為的努力,感動了客戶並獲得認同,拿到不少國際新訂單,讓台明將找回新成長動能,帶動從2020年營收止跌反彈,同時轉虧為盈。

台明將打動國際客戶下單 營收止跌回升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至於媽祖廟串聯,看起來雖是台明將幫助彰化的宗教盛事擴大商機,但相對來說,玻璃廟能躋身媽祖廟聯盟,不僅乘勢補上了根基不足的弱點,而且組織越大,也代表林肇睢在地方的號召力越大,因此能讓各政黨搶著上門朝聖搶選票。

設一成獲利上限、沒賺不做
不讓善念無限上綱拖垮企業

幫別人就等於幫自己,但也不能無限上綱,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善念,不拖垮企業營運,這位企業主其實從開始就設立好的一道防火牆:「上限就是每年獲利的一成來做,如果當年沒賺錢,就先不做。」

如今玻璃事業訂單增加、玻璃廟人氣更旺,再次印證了「錢聚人散,人聚錢聚」的老話,企業經營不能只有冷冰冰的獲利盤算,還應該有溫暖的互利共好思維,才能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