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無論男女平均壽命都已超過80歲以上,不僅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許多長輩常為頭暈所苦,當心可能是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所引起,若是未把握治療時機,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肺水腫等,甚至只能臥床休息,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長蔡宜廷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70~80歲以上的長者,研究顯示,75歲以上盛行率達12.4%,其中約3.4%患者屬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需要進行進一步治療。

蔡宜廷部長說明,人體就如同一部汽車,隨著車齡增長開始會有一些小毛病出現,一開始可能還不至於影響汽車性能,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最後演變成需要處理。以主動脈瓣膜為例,一般正常開口約2~4平方公分,但隨著老化或三高問題影響,開口會逐漸變得狹窄,當開口縮小到1.2平方公分以下時,就會開始出現症狀,例如頭暈、胸悶、胸痛等。

許多長輩常認為頭暈只是一種老人病,真的很不舒服才會就醫,但往往認為是大腦的問題,而碰巧一些腦循環藥物的確能舒緩頭暈症狀,因此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蔡宜廷部長提醒,若發現變換姿勢特別容易頭暈,例如坐姿變成站立,同時又有胸悶等症狀,可以先到診所請醫師聽診,因為主動脈瓣膜狹窄會產生心雜音,此時就會聽出異常,再趕緊進一步詳細檢查。

若主動脈瓣膜開口已在1平方公分以下,就需要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蔡宜廷部長透露,過去只能藉由手術置換瓣膜,但現在可選擇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相較於傳統手術,比較像是一種介入性治療,從鼠蹊部穿刺來放置瓣膜,幾乎沒有傷口,適合開刀風險較高或不願動刀的患者。

蔡宜廷部長表示,主動脈瓣膜置換最重要的是時機,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就會陷於生死關頭,但有些老人家對開刀非常忌諱,以前尚未有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可選擇時,少數長輩就是堅持不動刀,病況持續惡化,因為肺積水動一下就喘個不停,最終只能臥床,在生活品質極差的狀況下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令人不捨,現在則有了新選擇。

其實傳統手術有其優勢,蔡宜廷部長分析,傳統手術又分為全開胸手術與微創手術,全開胸手術雖然傷口達20公分,但由於視野開闊,醫師可迅速置換瓣膜,反而能縮短手術時間;微創手術傷口僅有5~7公分,也不會影響胸廓等結構,所以術後恢復較快,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微創手術,例如若是胸廓過深,由於無法看清楚瓣膜置換的位置,就不建議選擇微創手術。

除了手術方式,主動脈瓣膜的選擇也愈來愈多,目前有機械瓣膜、組織瓣膜、乾式瓣膜等選擇。蔡宜廷部長表示,機械瓣膜幾乎不會損壞,適合50歲以下的患者,但需一輩子服用抗凝血劑,生活上很容易產生不便,例如看牙時可能造成傷口,就需先停藥,此時就會有出血風險。而臨床上也曾發生車禍時所有乘客都僅有輕傷,但服用抗凝血劑者卻內出血不止,因此必須緊急就醫止血。

組織瓣膜則分為豬瓣與牛瓣,蔡宜廷部長解釋,由於豬瓣、牛瓣是浸泡在低密度福馬林中保存,手術前再沖洗後使用,推測因此造成豬瓣、牛瓣容易有硬化的問題,所以平均使用時間為10~15年,之後就需二次置換瓣膜。新型的乾式瓣膜則克服這個問題,不浸泡於低密度福馬林,以專利的儲存方式可望拉長使用年限,預估應該可超越10~15年以上。

蔡宜廷部長表示,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當患者進行第一次主動脈瓣膜置換時,就必須提早為第二次置換進行準備,調查發現,大約20~30%患者都需要做第二次瓣膜置換手術,若不想二次開刀,第一次手術時就要考慮到二次置換時的方便性,例如新型乾式瓣膜屬於可擴式瓣膜,其瓣膜開口能夠撐大,若需要再次置換瓣膜時,就能選擇「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在原先的瓣膜置放處再放入新的瓣膜,進行瓣中瓣(Valve-in-Valve)術式。

醫病共享決策是現今醫療趨勢,蔡宜廷部長認為現在病人的選擇越來越多,所以醫師的責任就是仔細告訴患者各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然後再由患者自己決定。而許多醫材廠商也努力讓民眾更了解各種新知,以瓣膜為例,部分廠商就設計圖表讓民眾可以快速比較各產品優缺點,甚至以3D列印的方式,更方便讓醫師、患者可以一起討論手術方式,一起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長蔡宜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