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吉雷米來說,要留在台灣落地生根是個很困難的決定。但他在救災過程中看到台灣人攜手修復滿目瘡痍的土地、互相安慰受傷的心靈,好多的感動讓他更覺得自己屬於這座島嶼,他笑說自己上輩子應該是台灣的原住民。

吉雷米說的可不是玩笑話,因為他除了台語溜到可以主持全台語的行腳節目,還以法文出版了《PARLONS BUNUN》讓我們說布農語、《PARLONS AMIS》讓我們說阿美語、《PARLONS TAIWANAIS》讓我們說台灣話三本語言書。2020年他還投入歌仔戲演出,今年更挑戰反串祝英台;這種守護本土語言文化和傳統表演藝術的真誠與努力,相信會讓很多人認為台灣有吉雷米真好。

父親是法國政府授勳國寶木工

2021年,吉雷米因致力於推廣本土語言和文化,而以高級專業人才歸化入籍中華民國,拿到台灣身分證。

並不是每一個外國人都會對台灣的本土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吉雷米生長在一個重視語言和文化保存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國寶級的木工,擅長修復古董。因修復傳統文物的技藝高超,在2006年獲得法國文化部授予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動章,這是法國政府用來表揚在文學和藝術領域有傑出貢獻,或致力於傳播這些貢獻的人物。台灣知名導演李安、蔡明亮,以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曾獲此殊榮。

在耳濡目染下,他很自然地對台灣的語言和文化保存產生熱情。吉雷米認為台灣雖然很小,但有許多種族、語言和文化匯聚,是很難得且值得珍惜的豐饒。但台語、原住民語和歌仔戲都有凋零的危機,「身為台灣人,我不甘心看到這些文化消失,所以透過書寫、主持節目、演練歌仔戲來保留這些傳統文化,也鼓勵台灣人要愛護、重視自己的文化資產。」

捨不得美麗的台語和歌仔戲消失

說起他和歌仔戲的緣分,得回溯至2020年,他接獲來自高雄燈會主辦單位的演出邀請。一開始他因害怕而猶豫不決,畢竟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後來他了解歌仔戲所面臨的傳承危機,決定將參與演出視為一個自我挑戰,並能發揚傳統文化的機會。

第一次演出,吉雷米扮演一個美國人,他說許多同台的大師稱讚他演得很像外國人,這代表大夥已經認同他是個正港台灣人了。今年他挑戰反串祝英台,身段、手勢、走位都更加複雜,吉雷米說一個大男人要演出女性的妖嬌實在很不容易。「但我沒在怕的,剛定居高雄的時候,我一句台語都不會,後來也能主持台語節目了。」

在演練歌仔戲的過程中,他發現台語台詞是很文雅並富含層次的,而且許多俗語、歇後語中內蘊早期先民的生活智慧,這些發現更讓他堅信台語是種美麗的語言。他也希望將來可以持續深入接觸歌仔戲,期待在十幾、二十年後,觀眾還能看到他粉墨登場。

奉茶是獨一無二的暖心文化

排練歌仔戲、考原住民語中高級證照、參與部落活動和演講,這些保存地方文化的活動幾乎占滿了吉雷米的生活。在閒暇之餘,多山的台灣讓他很享受跑步、騎腳踏車和爬山的快感,而爬山是最能拉近他與台灣人距離的休閒活動。

「會講台語讓我很受歡迎,因為山友覺得我很親切、好相處,每次在山上看到我,都會招呼我一起喝茶或喝咖啡,讓我感受到很濃的人情味。」吉雷米認為台灣這種樂於為山友免費供應茶水的奉茶文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為此深受感動的他也更加珍愛這片土地。

回想定居台灣這17年來,初期他觀察到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很低,每次國外媒體提到台灣,說得多半是地震或颱風災難。但近幾年台灣科技產業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以及自由民主的開放風氣、友善安全的旅遊環境等等,都已成為國外媒體討論與認同的焦點,更別說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台灣的防疫成果堪稱全球典範。吉雷米樂於看到這樣的改變,也相信有更多的國際認同與支持,台灣就能愈來愈好。

他也不光期待自己成為台法間的橋樑,也希望有更多外國人因為他而認識台灣、來到台灣。「這裡有很豐富的自然、語言和文化遺產,而且有好客、友善的人民,以及方便、安全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擁有自由和民主。」這些台灣人早已習慣的現狀,在他眼中並非理所當然,而是應該珍惜與守護的寶藏。

他也希望台灣人不要過於崇拜外來的文化,而輕視本土多元而豐富的語文和傳統藝術,因為只有先認同自己的文化並從中建立自信,台灣才能真的抬頭挺胸走出國際。

和成守護本土文化建立國人自信

和吉雷米一樣,用心守護台灣民謠的本土衛浴品牌和成HCG,因深刻了解台灣民謠反映了社會文化、常民生活與風俗民情,而視歌謠為歷史的見證,也是島嶼獨有的文化,因此透過成立和成文教基金會,長期貫徹從本土出發的文化建設,將民謠與交響樂結合,定期籌辦「吾鄉吾土,台灣民謠交響詩」音樂會,以建立國人對台灣文化的自信。

和成對台灣的文化建設,還包含了推廣陶瓷藝術文化。基金會自1992年起成立「金陶獎」鼓勵陶藝創作,並成立「和成窯陶藝工作室」,以完善的陶藝創作空間與設備,提供國內外優秀的陶藝創作者交流與租用。

而在本業上,和成堅持在地生產、研究開發更環保的原料和製程,將衛浴技術與節能結合,落實「高科技與誠意」的經營理念,並將其轉化為最嚴格的自我要求,期許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執著於地球環境保護、與台灣永續前行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