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要的量,是一開始預估的4倍。」「我沒聽過誰日曆賣這麼快的!」8月底,在台北萬華的一處印刷廠,有10多年經驗的小福印刷執行總監王雅蕾擦著頭上的汗滴對我們說,最近為了趕工一款「國際觀察曆」,她一直加班,連既有門市都暫停對外開放,全心在印刷廠監工。

近2、3年,群眾集資平台興起日曆風,由Podcast「敏迪選讀」推出的國際觀察曆是近期最受矚目的專案。

小檔案_敏迪(本名:黃以萱)

出生:1989年
學歷:清大經濟學系
經歷:TutorABC營運幕僚、印花樂業務經理
現職:敏迪選讀創辦人、Podcaster

這本日曆透過365天,每日介紹國家、國際組織、歷史事件等形式設計,即使一本平均售價920元,比多數集資日曆貴,仍在3日內創下集資破千萬的成績,刷新台灣日曆集資最快速度紀錄。至9月6日為止,金額更來到1650萬,贊助人次破1萬8千人,無論金額、人數都是歷史新高。

敏迪選讀是一個講述國際新聞時事的節目,背後靈魂人物是今年32歲的敏迪(本名黃以萱)。她不比同樣講述國際議題的Podcaster「百靈果」嗆辣,也沒有其他主流媒體的豐沛資源,更沒有海外留學、駐外採訪等經驗,為什麼能躍進台灣10大知識型Podcaster,把向來被視為「流量毒藥」的國際新聞變熱門產品?

Line帳號分享國際時事
從身邊朋友暴增到月破300人

時間回到2018年,敏迪跟身邊朋友討論核食公投,「有人以為所有題目都是政府出的,怪政府擾民,」本該是同溫層的朋友,對政治的了解卻差異很大,她一度認為是朋友太輕忽自己的參政權;同年底,華為公主孟晚舟被捕,她跟友人分享,得到的回應卻是「孟晚舟是誰?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她仔細想想,「其實大家不是故意輕忽,而是沒有好的管道可以輕鬆了解這些議題。」

她先是逐一回應朋友關於國際議題的疑問,後來乾脆開Line官方帳號分享,朋友一個拉一個,第一個月就暴增到300人,最後甚至架起App,服務與日俱增的讀者。

為了反映她的初衷,讓更多人了解國際時事、對台灣相關事務能在有充分資訊下做出選擇,加上維護App有成本,她必須把粉絲極大化。

「不會所有平台都講知識」
Podcast推故事、IG生活化

首先,她針對不同社群、不同載體,客製化不同內容,讓內容能最大化傳播。雖然起初只是獨立經營,但透過集資訂閱獲得穩定金流後,她每年都設定自己要有一個新的社群觸擊點。從Line到App、Podcast、再到IG、臉書,最後再到日曆。

而且,不像一般媒體或網紅針對不同平台,通常只是一稿多用,頂多換個引言、稍做裁減,敏迪更細緻的傾聽粉絲聲音,「我不會所有平台都輸出知識,」她說。

例如App,以知識型為主,所有文章都會在這裡出現,是一切的根本;Podcast,因為要考量能「吸耳」,會用有故事性的幾則新聞或一小段生活分享,陪伴聽眾;比較有話題的長文或重大新聞快訊則選擇曝光度最大的臉書,而IG,則走生活化,少貼知識,改以生活照、互動、業配為主。

「想影響立場相反的人!」
減少攻擊,用口語拉近距離

針對不同載體客製不同內容的同時,她也盡力讓生冷的國際議題好入口。以阿富汗塔利班新聞為例,當BBC中文網以「塔利班、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有什麼分別」報導,敏迪卻用「阿富汗改朝換代、塔利班的前世今生」,以8點檔式標題吸引讀者目光,也降低閱讀門檻。

而且相較這個時代,不論媒體或網紅,許多人會透過抨擊某特定國家或政治人物賣立場、賣態度。敏迪卻選擇少談中國、川普,盡量不讓自己的意識形態影響內容,希望藉此讓內容突破同溫層,「我盡量避免很直接的情緒展現,因為我的初衷是想影響跟我立場相反的人。」

她的聽眾、明華園總團青年軍執行長陳昭賢表示,敏迪吸引她的原因,正是沒有現今多數媒體的預設立場,只從普通人眼光看世界,並且會從頭講起每一個國際事件的背景、地理位置等前因後果,幫助入門,「我通常都是在洗澡、睡前聽,(就算)常常會聽到睡著,隔天再重聽。」

但其實在這些方法外,敏迪面對國際新聞時事這樣不只冷硬、許多人更覺得「高大上」的議題,她最核心的思考是,要讓這一切變得平凡。

例如用字遣詞的平凡。為了讓粉絲感受到親近,她不用專業術語,例如「鄰國」,改成口語的「鄰居」;也讓筆下書寫的事件有些鄉民式的情緒,好比「加入ISIS吧!」「轉圈加撒花!」

甚至是凸顯她自己的平凡,讓粉絲覺得:如果一個像敏迪這樣平凡的人也都能掌握國際議題,那我也能。

身為一個快速成長的KOL,敏迪沒有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專業領袖,相反的,她把自己定位在「大家學會閱讀國際新聞的入門款,輕鬆自在無負擔」的角色,當大家接觸國際議題的陪跑員。

藏豐富學經歷標籤
彎下腰反轉形象,累積信任

過去未露臉、未做Podcast前,她曾對讀者做問卷調查,大家認為她是「海外碩士畢業的40歲中年男子」,殊不知,真相卻是相反。她是一位當時約30歲、國內大學畢業的傳統產業業務經理。

「我希望觀眾看到的敏迪就是一個一般人,」會因為不懂而求知,「我做日曆是因為我也都不認識這些國家,初衷是為了我自己,不是為了破紀錄。」

敏迪(左)過去就曾與王雅蕾(右)合作,如今2人在印刷廠討論即將出版的國際觀察曆,為傳產空間注入一股創新氛圍
敏迪(左)過去就曾與王雅蕾(右)合作,如今2人在印刷廠討論即將出版的國際觀察曆,為傳產空間注入一股創新氛圍。(攝影者:楊文財)

甚至她也為此藏起身上許多值得一提的標籤。例如,清大畢業,大學畢業就拿到教育部80萬的創業獎金,甚至20幾歲就在網路平台擔任營運幕僚,而後加入設計品牌印花樂擔任業務經理,也使該公司業績成長8倍。這些豐功偉業她都鮮少談起。

同樣也經營國際議題的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觀察,傳統媒體向來習慣從自身角度選題,決定觀眾該看什麼,用字遣詞要精準、要專業,也會有篇幅的限制。敏迪沒有這些包袱和慣性,她善用網路科技的優勢,主打的不是媒體的「專業」,而是「我就是一般人」,把腰彎得夠低,反而大受歡迎。

冷僻、專業知識難入口?敏迪反用「不專業」角度養鐵粉

原則:越小口越好
解釋:從頭教起,不預設觀眾知識水平
怎麼做:從地理位置、歷史背景說起,不直接進到最新時事

原則:創意、創新
解釋:某議題之所以冷門,就是沒找對方法,所以別走老路
怎麼做:用相反方向思考,專業的國際新聞,就以不專業的方向操作

原則:突破同溫層
解釋:冷僻可能就是小眾,用不同切角突破同溫層
怎麼做:從人性出發,國際新聞不只有貿易、軍事。運動、各國選舉也可窺見文化、人情趣味

原則:堅持不放棄
解釋:不追求立竿見影,培養價值觀一致的鐵粉
怎麼做:每個嘗試至少給自己1年時間試驗,才會有累積

整理:楊絲貽

而且這次的日曆集資專案更證明了,敏迪不只用國際新聞養出一群粉絲,更是願意掏錢的鐵粉。

熟悉群眾集資市場的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觀察,敏迪選對了戰場,「國際觀是一個大家會主張,『我確實不知道,但我需要知道的知識』。」是進入門檻高的鋼性需求。同時,她在操作集資過程也善用此市場的「早鳥精神」,例如,按照當初讀者贊助她App的時間早晚,給予不同的優惠折扣,越早加入的,優惠越多。

同時,敏迪也強調,這其實是她過去3年的累積。「我過去3年提供的內容都是免費的,大家對我有了信任感,」如今推出商品,才會受到肯定。

當大家認為講國際時事議題得有權威、擺專業才能說服人,敏迪卻選擇反其道而行,彎下腰,用平凡與「不專業」,走出一條被市場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