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簡介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涂卉,專長為參與式設計、空間規劃、包裝設計及環境教育。涂老師認為,談振興農村或地方創生,不該以單一地區特色去看待,應擴大區域共同行銷,以團體戰方式進行串聯,呈現多元的農漁村特色,以增加社會能見度。

四大面向呈現

社區發展:找出優勢、建立特色
帶動產業:協助開拓年輕客群
解決場域問題:青銀共創、挖掘亮點
學生後續影響:投入農村、進行創業

談起弘光科大文創系涂卉老師參與校園共創計畫的軌跡,106年首站由學校所在地沙鹿、龍井開始,隨後走訪臺中海線的清水、梧棲、大甲、大安與外埔,109年從海線走到山線的豐原、后里,110年將繼續進入東勢、石岡與新社山線區域。師生團隊藉由課程規劃,繫起校園與農村的關係,且不因計畫結束而停止與社區持續經營與發展,友善串聯臺中山海線農漁村為一創生網絡。

學生創意無限,百年農會吹起文青風

跳脫農會傳統,地方活動及農特產品包裝設計質感大提升,也提高農會員工對美感的要求。

與涂卉老師連續合作多年的龍井農會總幹事林裕議表示,「學生的創意與美感,讓百年農會變得更年輕有活力了!」他具體指出,已有數十年歷史的龍井西瓜節,早期活動舉辦地點以產地展售為主,較難吸引外地觀光客特地前往,「自從五年前開始與弘光科大文創系合作後,活動視覺設計跳脫了傳統地方農會Style,呈現文青質感風格,活動場地也從西瓜園拉到了臺中草悟道廣場、龍井火車站等創新提案地點,現場再搭配創意擺攤、周邊商品販售與體驗遊戲等豐富的活動內容,大幅地增加人氣與買氣。」

林裕議感觸良深地說:「農民一輩子只懂得種出好作物,而學生透過文創行銷手法,幫助我們被更多人看見。現在每年的『龍井西瓜節』及『花現龍井』活動,已成功吸引更多都會區及年輕族群對龍井的關注,無形間提升了農業附加價值。」

除此之外,龍井農會持續透過校園共創計畫,提供學生暑期實習機會,讓他們協助將農會「識食好農」展售中心的農特產品包裝重新優化設計,每年針對中元節與中秋節檔期,學生還要實際操演如何展銷推廣及宣傳。「今年農會推出的伴手禮禮盒,學生在包裝設計上,大膽採用新潮的白色底色,再搭配當地農特產品的圖形意象,跳脫了傳統農會偏好大紅用色,吸睛度百分百。」林裕議笑說透過共創計畫,無形中也提高了農會員工對美感的自我要求。

發現龍井的美好

臺中市龍井區是典型的農業型態鄉鎮,農特產品以水稻、地瓜 、甘蔗、花生、西瓜為主,其中鮮黃欲滴的小玉西瓜為主要經濟作物,栽種區域集中在大肚溪畔河床地,故龍井西瓜又稱為「大肚西瓜」。龍井農每年五月夏季會盛大舉辦「龍井西瓜產業文化節」,十月秋季則有「花現龍井」活動,邀請民眾漫步在油菜花、波斯菊花海中,騎單車、跑馬拉松、寫生,一邊欣賞裝置藝術,一邊品嘗並採買當地的農特產品。

海線全面串聯,拓展農業六級產業化

共創團對發揮創意巧思,促成臺中山海線攜手發展,一同豐富產品與體驗內容的多元化。

涂卉老師自去年開始,帶領共創團隊走進臺中山城豐原,學生團隊於2020「公老坪柑橘野餐日」活動中,協助主視覺、DM文宣品、邀請卡、野餐墊、杯墊、徽章等設計,最令公老坪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陸冠全印象深刻的,是學生發揮創意巧思,在現場設計食農教育闖關遊戲、柑橘藝術創作展、公老坪時空旅行等活動,動靜之間讓整個野餐日活動更加豐富有趣。涂卉老師也成功地在2020「花現龍井」的活動中,將山城豐原的柑橘產品帶到了海線,也在 2020「公老坪柑橘野餐日」中,將海線農產品帶入了臺中山城。

「未來地方農會與社區要發展,必須點線面一起串聯,大家一起動起來才有未來 。」林裕議十分推崇涂卉老師的理念,這也與龍井農會「深耕、信賴、富農」的核心精神十分契合。他進一步指出,富農的定義,並非是單純靠農業發家致富,而是期許未來農會可結合農業、休閒產業、農特產品銷售、旅遊與綠色消費,和其他兄弟農會一起合作,未來聯合發展出系列農村旅遊景點規劃,串起山海線各區域豐富多元的農業及農村樣貌。


農漁村不缺特色美,建立自信與認同是關鍵

共創計畫協助農村發展出小而美的亮點,無形中也帶動系上其他老師走入農漁村,社區產生合作連結。

年輕世代的陸冠全,在擔任公老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期間發現,農村發展要進步,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生計收入的問題。「我們舉辦柑橘野餐日活動,也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臺中豐原公老坪社區的柑橘文化及價值,藉此建立『地產地銷』的消費模式,打造順暢的行銷通路,改造整體農村的產銷體系,讓辛苦栽種的柑橘能獲得一個好價錢,並透過推動『金牌農村』、『里山倡議』社區營造,讓農民開始對自身所處的社區,有了更多自信與認同。」

涂老師回顧參與計畫四年來最大的感觸,就是每一個農漁村其實都各具特色,只是藉由學生以第三人視角,幫助他們盤點資源、了解自己,重塑在地居民的自信心後,再加入創意去發酵,協助地方農漁村創造更多可能。

「這個計畫不只對農漁村產生了正向影響,無形中也帶動了系上其他老師開始走入農漁村,接棒與社區產生合作連結,同時也促使學生畢業後,自發性選擇進入農會工作。」涂卉老師期待未來能跨院系集結更多元的專業觸角,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視野,為農漁村提供更為整合型的創意提案,產官學研一起並肩作戰,振興地方經濟,讓年輕人能有更多的在地工作可供選擇,進而帶領臺灣農漁產業升級轉型。

公老坪社區小檔案

公老坪社區坐落於臺中市豐原區東側,與石岡區為界,社區居民以種植果樹務農為主,盛產酸甜多汁的美味柑橘而聞名,每年12月舉辦「柑橘野餐日」活動,藉此吸引遊客深入公老坪。境內自然生態豐富、極具農村特色,曾獲選為聯合國里山地景社區,今年更從全國22個縣市42個農村代表中脫穎而出,榮獲農委會金牌農村獎的肯定。

學生代表1

張家詩以文創視角,重新定義文化資產保存

不只是硬體空間活化,而是做到有溫度的社區活化。張家詩滿足於為社區服務、與居民一同成長共好。

從弘光科技大學文創系畢業的張家詩,目前就讀於中原大學建築所文化資產組。從文創轉換到文化資產保存,她都希望能為這些說不出話的物件或工藝,找到對的方式去修復、去發聲。

文創背景出身的她,深受大三時期水保局校園共創計畫的影響,隨著涂卉老師的帶領,人生第一次下鄉走入梧棲漁村,從完全陌生到最後與社區居民建立親密互信的關係,並將當地手作塑膠漁筏的傳統技藝與海洋教育結合,設計出五款木製教具及繪本。

這些寶貴的社區接觸經驗,皆有助於她比其他碩班同學,能更順暢地與農村居民進行溝通對話。張家詩表示,「農村社區在硬體空間的打造上並不難,真正要攻克的關卡,還是在於後期空間營運規劃與管理。」她跳脫傳統建築人只聚焦在空間修復技法上的研究範疇,而以一種更貼近在地生活脈絡的方式,重新透過有溫度的軟性體驗活動、文創商品販售等方式,讓民眾得以親近該社區空間,深刻感受到在地文化與特色。

「透過課程與參與計畫的方式,讓我對臺灣這塊土地更有連結與情感了。」張家詩延續這份信念與感動,碩士論文將繼續探討如何以地方文化結合傳統技藝,透過製作教具成為文化資產保存途徑為研究主題。面對未來就業選擇,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或許進入設計公司或建築事務所,能賺取更多的薪水,但為社區服務、與居民一同成長共好的滿足感,這種快樂,不是高薪能換來的。」

學生代表2

創業成立設計公司,蔡念琦讓農業好好玩

延續共創經驗、累積能量,用設計為農產品或社區活動注入輕鬆有趣又吸睛的賣點,幫助提升實質銷售量與知名度。

「什麼?原來同一塊土地,要輪流耕種其他作物,才有利於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復。」、「花生居然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以為栽種下去,就能年年收成了。」這些對農民來說稀鬆平常的耕作常識,對此生從未接觸過農業的蔡念琦而言,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的不可思議。

108學年度蔡念琦因涂卉老師課程的緣故,首度參與水保局的校園共創計畫,以臺中外埔區為實踐場域,透過出版《土壤情報誌-壤嚷》,將枯燥難以理解的土壤分析及耕作知識,經由圖像記錄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外埔農民栽種的用心,以及他們與土地共生共存的智慧與記憶。

「光是出版一本土壤情報誌,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去主動翻閱。」當時在團隊中擔任設計的蔡念琦與成員集思廣益,將文具筆套設計成小耙子、小鏟子的造型,搭配情報誌、記錄作物生長的筆記本、便條紙等周邊商品,設計為精美套裝組商品,首度嘗試向「嘖嘖」募資平台提案,沒想到兩個月內,竟成功達成原先設定的募資總金額。

有了此次成功的農業推廣經驗,畢業後她參與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以類似的操作手法,協助雲林縣古坑鄉麻園社區。在文化部的計畫中,以《大蛙誌》記錄在地居民的故事。未來將結合農產特產品重新包裝設計,再一同搭配刊物於募資平台提案販售。她認為,農特產品想要在網路世界中突圍而出,勢必要搭配生動有趣的圖文敘述來進行故事行銷,提供消費者為什麼購買的記憶點與理由,如此較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注目。

今年蔡念琦與夥伴一同創業成立設計公司,承接來自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委託的「諸羅方舟計畫」、雲林嘉義各社區的宣傳DM摺頁、舉辦市集活動等設計案。她期待未來能持續以活潑的文創能量,為農村注入輕鬆有趣又吸睛的賣點,幫助農產品或社區活動提升實質銷售量與知名度,這是她工作成就感最大的來源。

共創計畫里程碑

[年度/合作場域/共創計畫重點]
◆106年/沙鹿、龍井地區/完成龍井在地農夫採訪誌、大肚山製油產業繪本、龍井聲音與氣味展覽及協助舉辦龍井西瓜節
◆107年/清水、梧棲地區/完成3本繪本繪製與教具製作、1本梧棲老街建築圖鑑,舉辦10場活動,參與人數超過400人,完成龍井龍門路街道營造計畫及協助舉辦龍井西瓜節
◆108年/大安、大甲、外埔地區/完成4本教育遊戲書、手機遊戲、影音短片、兩款生物巢箱製作、藝術化作品展覽、刊物等,舉辦16場活動,參與人數超過800人
◆109年/豐原、后里、龍井地區/完成DIY組裝小跳台、黃麻故事書與遊戲繪本、活化月眉糖廠展示區、月眉糖業繪本、地震緊急教育遊戲書與避難包的商品設計,並協辦2020花現龍井活動與2020公老坪柑橘野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