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長輩總是耳提面命,「長大後要考間好大學,未來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了!」但如今已是人人都能上大學的時代,這樣的忠告還合乎時宜嗎?

對孩子唸一個好學校的期望,其實古今中外都存在。但家長、老師越重視孩子的成績,孩子的壓力就越大。不但台灣的升學壓力不曾消失,就連美國青少年的壓力也不遑多讓。

台灣的國、高中生,為了補習與考試導致睡眠不足;而美國的青少年則因為社交平台上同儕的競爭比較,心理健康素質不斷走下坡,出現抑鬱、焦慮等身心狀況。

對此,一位哈佛出身的育兒研究員兼作家,珍妮佛·華萊士(Jennifer Breheny Wallace)強調,家長們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擺脫『好大學』這種想法。」

擺脫名校崇拜,家長孩子都快樂

身為母親的華萊士點出,其實「名校」或「好大學」都是假議題,不能與「成功」或「幸福」與否劃上等號。在她看來,關鍵不是孩子考上哪間大學,而是孩子在這間學校裡獲得了什麼?

她與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合作,針對全美6,500位家長進行調查,出版了新書《永遠不夠:當成就文化變得有毒時—我們能做些什麼》(Never Enough: When Achievement Culture Becomes Toxic—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書中提到,由於社會推崇「成就文化」(Achievement Culture),無形中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變成有毒又帶有壓力。但大學的排名是主觀的,孩子上哪所學校,並不能決定未來的成就與幸福。

華萊士希望,家長能夠打破對於名校的憧憬與迷思。一旦擺脫「錄取名校就等於功成名就」的神話,家長和孩子雙方,都能減輕很多壓力。

她向《CNBC Make it》表示,自己跟丈夫就是這樣教育三名小孩。除非是孩子們自己主動提出,否則他們不會討論過多關於大學的話題。夫妻兩人會注意,有沒有在孩子面前提到「大學」兩個字,還會規定把跟大學相關的話題,限制在每周末一個小時之內。

華萊士親身舉例,當她與丈夫在家與孩子討論選擇哪家大學時,會盡可能將話題集中在「自己對校園的重要性」。

不看大學排名,只問孩子:你可以為校園帶來什麼影響

她不以排名高低來看大學,而是試著問孩子:「哪一間學校是最適合你的最佳選擇?在哪所大學,你可以為校園帶來影響?」華萊士建議家長,可以找幾個真實案例,證明即使沒有讀名校,依然能獲得快樂與成功。

家長應教導小孩,「無論考上哪一所學校,都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 華萊士說,這些觀念與問題的核心,基本可以總結為:「學生有沒有感覺到,他們對這座校園很重要?」

根據蓋洛普和普渡大學(Gallup-Purdue)2014年針對3萬名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未來的幸福,主要取決於他們在校園中累積的經驗,包括了課外研習、志工活動、大學夏令營、實習或工作坊,或是找到一位很好的導師等等。

一流大學的名聲,也許會決定了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卻並非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條件。尤其,現今的社會需要更多靈活應對職場變化的人才,而這種能力往往無法單純以學歷標籤來衡量。

華萊士的方式,將與孩子討論升學的對話,轉變成一種更為健康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未來的幸福快樂,比念哪一家學校,更有關鍵性的影響。

資料來源:CNBCjenniferbwallace.comGallup-Purde

核稿編輯:吳和懋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