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簡介

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王玫,專長為審美教育、食農教育、服務教育及公民教育。王老師表示:在這一領域耕耘許久,好像已經不是在走自己的路,而是被拉到一條永續的道路上,與大家並肩而行。

四大面向呈現

社區發展:深化種地瓜年度盛事
帶動產業:促進茶葉與農產推廣
解決場域問題:喚醒老城守護之心
學生後續影響:打開眼界、貢獻所學

在東南科技大學教授通識課程的王玫老師,三年共創計畫下來,結合食農教育、建築美學與服務學習,帶領學生展開一趟社會實踐之旅,不僅深化深坑「種地瓜送愛心」活動,更以「古建築巡禮」引導學生與社區居民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對老城產生守護之情。

深耕當地,食農教育從美出發

由師生共同創造出一套結合食農教育與美學的課程,不僅在地方生根,更傳播到全國、甚至是海外。

由於深坑文山包種茶與蜜香紅茶頗負盛名,王玫老師就從茶葉著手,她帶著學生上山了解以自然農法栽種的茶葉,以及製茶流程。有好產品,也需要美的包裝,她請學生幫茶農們設計茶屋,將所學與服務結合,悄悄為地方創生燃起星火。接著,老師更以「從產地到餐桌」食農教育著手,帶著大學生進入深坑國小,帶小朋友種菜、做沙拉,同時由大學生製作教案,介紹世界飲食文化給小學生,甚至以當地食材入菜,舉辦一場西餐禮儀饗宴,讓孩子們在餐桌上得到美學滋養,更與地方產生深刻的連結。

這個帶領大學生深入國小校園的教案,從種菜、食農教育、到結合藝術作品與餐桌禮儀,被王玫老師發表成一篇學術論文,同時也成為一個嶄新的課程模組,「我希望透過公開發表,可以讓更多人使用!」像是深坑國小的老師就把這套模組深化,做出精美的海報,讓學校裡的其他班級應用;她也將這套教案帶到清大的「創新教學研討會」中發表,榮獲全國佳作;她更將教案帶到日本早稻田的教育研討會中發表,提供給來自世界各國的教學者一個可參考模組。就這樣,一套結合食農教育與美學的課程,不僅在地方生根,更傳播到全國、甚至是海外。

深坑茶葉史

臺灣茶葉最早是在深坑、石碇、坪林等丘陵地落地生根,清朝同治年間,臺灣茶大量外銷,深坑透過水陸兩線的「茶路」將周邊茶區的茶葉運往艋舺、大稻埕,並輸出海外,牽動當時整個北臺灣的經貿發展。隨著景美溪在二十世紀初日漸淤淺,水運功能停擺;加上平溪線鐵路的開通,使深坑的交通地位大受影響,深坑茶葉的榮景已逐漸式微。今日座落深坑、列入三級古蹟的「永安居」,就是因茶而致富的黃家所留下閩南式三合院古厝。

與大地為伍,以農友為師

透過美學的涵養,讓學生感受、同理、關注在地文化,而深坑也因為這些新思維與新作法,孕育出新生機。

除此之外,連續在深坑舉辦十年、由茶葉產銷班蔡金來班長倡議的「種地瓜送愛心」活動,在每年六月播種,十月採訪與義賣。自從106年王玫老師帶著東南科大的學生加入,並邀請深坑國小的學生一同下田,甚至請到開設義大利餐廳的學生回來共襄盛舉,以採收的台農57號地瓜入菜,讓採地瓜活動不是只感受到泥濘,更成為一場開啟五感的美食饗宴。王玫老師說,「不管有沒有共創計畫,我們已經是活動的固定班底,每年還會幫忙號召農友、居民,現在就連深坑國中也加入我們!」

王玫老師形容,最早進入社區時是與農會接觸,如今,她跟農會同仁與農友不只是合作關係,更是好朋友,經常一起討論地方大小事、關注在地農園。「當地的農友都有著愛分享的性格,感謝他們打開自家大門,邀請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每當深坑舉辦農夫市集時,王玫老師也一定會用自己的力量,號召大家團購蘿蔔糕、辣椒醬等,「於公於私,我都全力支持。」

109年,王玫老師更與創意產品設計系合作,帶領共創團隊進行古建築群像走讀。「我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去感受!」她說,一條深坑老街,可見清朝的閩南屋厝、日治建築與現代建築,而茶山古道上的「土角厝」,更充滿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生活方式。學生對此大為驚豔,並驚覺到古蹟維護的困難與重要性,他們提出問題,熱烈討論各種保存方法。

最後,學生以電腦軟體製作海報、手繪建築月曆、製作出文創商品,並放上募資平台,以販售商品的方式將深坑之美傳遞出去。「這不僅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深坑的在地文化風貌、讓居民產生更深刻的自我認同,對學生而言,更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歷程,真正把所學、實務與服務精神結合,利人又利己。」

探訪深坑黑毛豬,守護傳統價值

走訪深坑養豬戶,學生透過文案、設計或包裝,傳遞出吃當季、吃在地的食農精神。

隨著107年的水保共創計畫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王玫老師與創意產品設計系的老師採協同教學,共同為學生開設「產品設計」課程,採訪深坑當地的菜農、果農、茶農、豬農等,並為受訪者做產品設計、放上募資平台。其中採訪深坑黑毛豬的同學,最讓王玫老師感動。

早期在農會政策的推動下,深坑養豬戶大增,全盛時期達到2萬頭以上。如今,雖然不到10家養殖場,但他們將回收的廚餘經過高溫烹煮、冷卻後餵豬仔,飼養時間是白豬的兩倍,因此,油脂滲入肌理,肉質甜美富油花,廣受饕客喜愛。

學生實際採訪豬農謝氏兄弟,他倆堅守上一代傳下來的事業,「但養豬會造成廢水污染問題,屢屢被開罰單,實在不知何以為繼⋯⋯」明白謝氏兄弟的困境,學生們立即採訪錄音、寫逐字稿、拍攝影音短片,動手設計可愛的圖騰與卡片,並放上募資平台,希望能藉以改善飼養的環境設備,同時守護深坑最有名的農畜特產。王玫老師說:「學生告訴我,雖然募得的資金很有限,但真的很想為農友貢獻一份心力,這讓我很感動!」

深坑有四寶

位於新北市中央的深坑區,古有「簪纓」和「深坑仔」之稱。由於四周多山,林地覆蓋完整、水質甘甜,因此,當地人喜歡以好水研磨黃豆,因而製出名聞遐邇的深坑豆腐,並與茶葉、竹筍、黑毛豬列為「深坑四寶」。

以導演之心,投入共創計畫

透過詳細的時間表與反思表,發揮水保共創計畫的最大能量,讓大家認識深坑老城獨特的味道。

長期投入深坑當地,問王玫老師如何讓計畫順利推動?「我的秘訣就是做出詳盡的計畫表!」她形容,如果沒有計畫,整個活動就會變成一場嘉年華。針對每個計畫,她會先思考:想探索什麼主題?要給學生什麼養分?為居民帶來哪些影響?再開始搜集資料。

她還會擬出年度及活動時間表,並製作學生反思表,包括:這個活動對我有什麼意義?看到什麼問題?可以提供什麼幫助?過程中,學生也進行分組活動與討論,彼此凝聚共識,並以研究精神參與整個活動。「對我而言,老師的角色就像導演,把細節想得更周到,整個計畫的完成度才會更高。」

一連串的水保共創計畫,結合了老傳統、老建築、地方耆老與農民,蘊含著食農教育、文化共感與對土地的關懷。王玫老師感性地說:「我雖不是深坑人,但在這裡任教二十幾年,深坑早已成為我的第二個家鄉、我的歸屬地!未來,我會繼續發掘題材與議題,帶著大家往山裡走,看看茶園、農田、老屋及步道。深坑就像歐洲、日本的小城,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非常值得大家來認識她,一起共創美好。」

農友代表

推廣食農教育,農友黃建國看見自身價值

黃建國是深坑優質農戶,實行自然農法、辛勤耕作,與王玫老師攜手合作,全力推廣食農教育。

三年前,王玫老師在深坑當地打聽是否有優質農戶,希望能做進一步合作,一同推廣食農教育,透過深坑國小教師的推薦,得識農人黃建國。黃建國經常進入深坑國小協助整地,教小朋友種菜,「我發現很多小孩不知道菜是怎麼生長出來的,很多菜也不敢吃,但是帶著他們自己動手耕種後,小孩還會跑去廚房看校廚怎麼煮這些菜,送到教室後小孩還搶著吃,真的很感動!」

黃建國說,當農夫很單純,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下田,與王玫老師合作後,他開始跟大學生接觸、交流,「一開始,我是跟著老師學習怎麼去教學生,教他們怎麼撒菜苗、如何控制土層厚度等。」他形容,當這群大學生實際接觸土地後,他們感受到農夫的辛苦與大地的滋養,漸漸產生愛物惜食的心,「真的很難得。」

黃建國感性地說:「食農教育對大小孩和小小孩的幫助都很大,但是,對我的幫助更大!」他說,自己的農田施行自然農法,耕種期比一般人多三倍,整天埋首在田裡,常常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但是在教學相長中,黃建國看到了自己的優勢,也因此萌生出更積極的想法。

「現代孩子對農業的接觸太少,所以我想跟王玫老師一起,全力推廣食農教育!」如今,他經常帶著大、小學生種菜,帶動居民與遊客參與「種地瓜」活動,推廣當地每年舉辦的「綠竹筍大賽」、協助王玫老師舉辦「音樂饗宴」等,把農育與美育結合,為家鄉帶來更多希望與生機。「當耕種不再只是為了單純的交易,還具有教育意義,而且帶動地方繁榮,對我而言,就是最完整的自我實現。」

學生代表

茶農之子葉瀚璋,巧遇深坑老茶農

實際下鄉探訪,讓身為農二代的大二生開了眼界,認識自然農法,也讓他許願要把家中茶園發揚光大。

今年升上大二的葉瀚璋,家住在深坑旁的石碇區,「雖然很近,但是我過去對深坑文化完全不了解!」直到大一修了王玫老師的通識課程「生活美學」,老師帶大家走進深坑的茶園、林家草厝,看到當地的傳統建築「土角厝」,讓葉瀚璋大開眼界!

葉瀚璋本身是茶農之子,他形容,印象最深刻的是拜訪深坑茶農高阿伯,阿伯是用「自然農法」種包種茶,而葉瀚璋的父母恰好也在石碇區千島湖旁種包種茶。葉瀚璋描述,自家茶園是以傳統農法栽種,且採「一條龍」式經營,也就是從種茶、採茶、萎凋、殺菁、揉捻、烤焙、包裝到運送⋯⋯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因為這堂課,讓他有機會認識到不施肥、不用除草劑、完全順應大自然法則,僅仰賴空氣、陽光、水的「自然農法」,無疑是開了眼界!而他與阿伯也彼此交換耕種與產銷心得,讓他對於家鄉發展有了新的想法。

「最大的收穫,是讓我思考到深坑與石碇的共同問題,就是人口外流嚴重!如果農村能夠發揚自己的特色,就有機會讓當地年輕化,留住更多人力、帶入更多人潮,經濟發展就可以更好!而且『自然農法』有著關懷自然與永續發展的精神,這是我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葉瀚璋說,本以為這堂「生活美學」是要教大家怎麼把生活變美,實際走訪當地後,他體會到:原來生活美學是要深入你的生活,從中發掘它的價值與美感。「這堂課在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未來我也要把家中的茶園發揚光大,讓石碇跟深坑一樣,被更多人看到。」

共創計畫里程碑

[年度/合作場域/共創計畫重點]
◆107年/新北市深坑區/推動深坑茶藝美學及食農美學系列課程
◆109年/新北市深坑區/推動深坑建築與工藝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