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簡介

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洪偉肯,專長為設計產業研究與跨領域創新。洪老師表示,設計科系一直在探索新產品、新服務與新體驗,而苗栗社區則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包括文化、工藝與物產的體驗經濟,都很適合運用設計來探索各種可能。

成果面向呈現

社區發展:連結在地民俗慶典
帶動產業:協助藺草產業發展
解決場域問題:以影片教學取代工藝師
學生後續影響:進入社區實習、回饋設計專長

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洪偉肯老師,近兩年的共創計畫聚焦於協助苗栗苑裡進行藺編工藝推廣。108年,聯大洪偉肯師生,把數位設計力與傳統藺草編織手工藝結合在一起,用手機直播教學,改變藺編教學方式;將五金飾品結合藺草,開發出更簡易好上手的體驗教材;並設計出兼具美觀及實用性的招牌攤車,作為台灣藺草學會的地標,以提升品牌辨識度,並為傳統藺編增添年輕朝氣與活力。109年,洪老師持續關注藺草產業,並開啟全新跨產業合作模式,由師生共同發揮設計專業,透過藺編主題房及市集展覽方式,於頭份尚順君樂飯店呈現苗栗藺編工藝文化之美,讓藺編產品能在真實的生活場域中被使用與感受。

超前部署,藺編遠距學習無障礙

共創計畫為藺草學會打開一扇窗,發展藺編遠距教學模式,用科技力拉近藺編工藝與一般民眾的距離。

苑裡山腳社區發展協會及台灣藺草學會理事長黃增楨表示,洪老師帶領共創團隊開發的直播教學方式,協助解決過去藺編體驗需要多位工藝師分組帶領藺編教學的需求;而結合五金飾品的快速藺草體驗,將教學流程簡化,有助於來到苑裡山腳社區藺草文化館、藺草學會或山腳國小日治宿舍群廣場等觀光場域的遊客,能很快速的體驗及感受到藺編技藝。

黃增楨形容,洪老師計畫中的數位投影直播教學,就像是「超前部署」一般,為藺草學會打開一扇窗,讓學會在今年遭遇疫情時,順勢發展出「影片教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材料包,搭配視訊影片在家遠距操作,讓學習藺編工藝沒有時空障礙。洪老師表示,未來也會協助學會發展出更多數位化的教學與導覽方式,用科技力拉近藺編工藝與一般民眾的距離。

由共創團隊設計的藺草招牌攤車,也一直由學會保存著,每當學會舉辦活動或參與展演時,就會出動這台日式宿舍風格的招牌攤車,強化大眾對台灣藺草學會的印象。其他共創計畫執行後的資源,包括招牌攤車、快速體驗包製作及藺草文化圖文檔案等,在計畫結束後,皆留給藺草學會持續運用。

共創產物,藺草木馬椅出任務

與飯店合作而產出的藺草木馬椅,成為學會精美的道具,隨著藺草特展赴嘉義旅店展示。

因共創計畫出現在苗栗尚順君樂飯店「藺草飛馬」主題房裡,令人驚豔的藺草木馬椅,在計畫結束後轉送至台灣藺草學會保存。藺草學會經理蕭博駿表示,從今年開始,為了推廣苑裡藺草,會讓木馬椅去各地出任務。像是今年4月,木馬椅就現身嘉義承億文旅,在旅店與學會合作的「藺草工藝展」中,成為十分吸睛的藺草形象展示道具。蕭博駿表示,非常感謝洪老師去年開啟藺編工藝與飯店的合作,讓學會這邊的行銷推廣多了新想像,並依照此模式,辦理了好幾場和飯店合作的體驗活動,以及藺編產品的現場販售。

洪老師表示,很高興這些藺草展示品能被藺草學會沿用,並賦予它們新的存在意義。至於去年因共創計畫,為飯店藺草主題房所設計的藺編伴手禮、300年藺草文化的數位地圖與說明等,也透過尚順君樂飯店分享給入住旅客,並於旅展活動中共同推廣。每年藺草學會也會提供名額給聯大,邀請洪老師推薦人選到學會進行暑期實習,另外,洪老師透過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讓學生的學習與藺草產業發展交流結合,學生也能從市場反應及學會的回饋,明白自己的定位,更知道未來的職涯走向。洪老師與台灣藺草學會都希望,藺草產業能復興往日榮景,並持續於苑裡鎮的家家戶戶中流傳。

苑裡藺草小故事

苗栗苑裡因出產臺灣特有種正三角藺,而有「藺草原鄉」的美名,擁有300年藺草編織歷史。日治時期,苗栗苑裡的藺編帽蓆,占臺灣外銷出口量第三位,創造了經濟奇蹟。而今,繁華散去,百年傳統工藝走向夕陽,擁有精湛手藝的老藝師漸漸凋零,藺編技藝面臨失傳危機,亟需年輕人投入,為產業帶來新契機。

註明攝影張永昌老師

從慶典、工藝到客家美食,持續關注苗栗在地文化

因共創計畫,引動校園與周邊十公里特色社區的合作,如嘉盛粄仔料理、新英貓裏紅茶、銅鑼陶藝以及苗栗藍染等。

事實上,不只是藺草,洪偉肯老師也很關注苗栗在地文化及工藝,於107年首度進行共創計畫時,就曾參與由苗栗市周遭社區共襄盛舉的傳統元宵【火旁】龍節慶表演及踩街活動,指導學生透過紙材的結構與特性,設計製作出一條可從2公尺伸長到25公尺的伸縮「接龍」,獨特的蜂巢結構及環保材質令人驚豔!不僅在新聞媒體大放異彩,也成了當屆畢業班最美的共同記憶。

也在那一年,學校與苗栗市公所、市民代表及社區搭建起合作橋梁,引動與大學校園周邊社區的合作,進而擴大與其他農村特色物產的合作,如嘉盛社區的粄仔料理、新英社區的貓裏紅茶、銅鑼窯的陶藝體驗以及苗栗市的藍染等。洪老師也透過跨計畫的交流,讓大三、大四的同學經由駐村,探索銅鑼在地文史,發展例如能呈現乙未戰爭意象的象棋、並透過石虎、樟木等在地特色元素進行品牌設計。

洪老師表示,也有持續精進的學生,因為參與共創計畫,在畢業後持續進修研究所。像是今年從工設系大四直升碩士班的黃薇芸同學,就參與了今年度最新的共創計畫,並在苗栗嘉盛社區擔任客家粄仔團隊的隊長,與社區共同發展出「五行龍粄」新品牌並進行通路銷售實測。洪老師感謝水保局,讓聯大工設系有機會參與一系列農村共創計畫,除了培育學生的設計能力,也讓「來去農村做設計」成為系所特色,並發展出更多設計應用的可能性。

學生代表1

連結在地青創,曾宥鳴、黃映清推展藺編工藝

大一新生藺編體驗營,在兩位學生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兩年後,引領他們投入藺編工藝的推廣,希望透過設計,串聯苑裡商家與藺編文化。

聯大工設系洪偉肯導師班上的曾宥鳴同學,於108年9月大一新生入學,參加工設系舉辦的新生體驗營時,就曾到台灣藺草學會及藺子工作室參訪,並在苑裡山腳國小日治宿舍,由學長姐帶領他進行過藺編體驗,「那時我才知道原來苗栗有這麼厲害的傳統工藝。」另一位黃映清同學雖然錯過了那年的新生體驗營,卻經常在課堂上聽見洪老師及同學談論藺編工藝,她說:「我一直想著有一天一定要親自去接觸看看。」就這樣,觸發了他們對苑裡藺編工藝的興趣。

今年暑假,即將升大三的曾宥鳴及黃映清兩位同學,共同擬定一份「苑裡藺編工藝體驗通路設計推展計畫」,希望將苑裡在地商家與藺編文化串聯起來。在洪偉肯老師的協助下,運用聯大USR計畫經費,支持工設系傑出校友—「藺子工作室」廖怡雅以及一位在地創業系友—「倢翔開發工作室」葉玗倢,指導兩位學生進行暑期專案。

「形成雙贏局面,是我們期望的目標。」兩位同學表示,如何讓遠道而來的民眾,感受到在地藺草產業氛圍、增加對藺草的認識,進而促進消費,是他們提出這個計畫的重點。在洪老師的指引下,他們拜訪了苑裡六個店家,包括帽蓆行、咖啡廳及民宿等業者,其中有第二代接手的百年老店,也有不少人是青年創業家。學生們跨領域連結在地商家,希望可以透過他們的設計專業,協助店家規劃設計藺編工藝的展示及道具。

在好幾次深入訪談、提案與溝通下,兩位同學最終針對見成及美田兩家帽蓆行,規劃移動式陳列架及收納架,讓遊客更容易看見藺編帽等產品,而置於店門口的移動式立牌,則更吸引顧客進入。他們也在苑裡好咖及典門咖啡豆專賣店中增設藺草製燈罩、椅墊、抱枕等親膚性產品,並以牆面上無框畫的圖文,介紹店家及藺草文化,甚至將各式藺編紋樣以相框的方式展出,讓藺編的魅力為咖啡廳增添文化色彩。在充滿文青風的原豆粹食豆花甜點店,則以藺編小蒲團來當成碗墊,並以藺編吊掛擺設配合植栽,營造出藺編文化氛圍。而在任意宿青年旅店,則會在廊道上布置藺編文化解說。最後的成品則將由藺子工作室及倢翔開發工作室協助完成。

曾宥鳴及黃映清歷經了這場特殊的暑期實作計畫,接觸了這麼多有理想的創業家,問他們將來畢業後是否也有創業的打算?兩人異口同聲的說:「目前尚未有創業的想法。」因為看到了青年創業家的執著與抱負,也看到了現實的許多挑戰,「覺得自己要學習得還有很多。」未來,會在設計專業上持續精進,也會持續關注傳統產業,繼續探索設計力與傳統工藝結合的各種可能。


學生代表2

藺草學會實習,謝昀諺用設計證明自己

工設系二年級的謝昀諺參與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協助學會活絡倉庫淘汰品、重新設計品牌logo,讓他知道自己比想像中的更有能力。

聯大工設系二年級謝昀諺同學,在新生入學那年,同樣參加過學長姐帶領的藺編體驗。今年,他因為參與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而來到苗栗苑裡,謝昀諺說自己很喜歡山腳社區的平原、稻田、藺草、湧泉等自然環境,希望更多人能體會到這樣美好的自然之禮,因此想為山腳社區貢獻一己之力。長期與山腳社區合作的洪偉肯老師,特別了解社區的人力需求,因此鼓勵謝昀諺善用自己的熱情及設計技能來協助山腳社區,正好台灣藺草學會有實習的名額,就推薦他來到藺草學會。

從藺草學會蕭博駿經理口中得知,許多產品與商標都可以再發展,只是尚未進行改良,謝昀諺便燃起想將產品活絡起來的念頭。他將堆在學會倉庫角落中、面臨淘汰的舊版商品重新加工設計,在工藝師阿姨的協助下,成功改良了藺草拖鞋,創造出一款與牛仔布結合的新款拖鞋,充滿了新鮮感。他也發現,學會現有商品中欠缺與嬰幼兒相關的商品,由於母親從事幼教工作,知道媽媽們經常遇到的就是出門在外更換尿布的問題,於是讓他設定了明確方向,設計出一款親膚的尿布墊。

此外,藺草學會於2014成立「臺灣手藺」品牌,原始商標字大圖小較不易辨識,謝昀諺也協助設計出圖大字小的全新「臺灣手藺」logo,讓藺草學會十分滿意。他還在網路平台舉辦「誰是大頭」的活動,讓大家量出自己頭圍,最大者可獲得一頂特製的藺草帽,藉此吸引年輕族群目光。過程中,有同校的語傳系同學前來拍攝紀錄短片,還吸引苗栗當地新聞台前來,把他的這場實習製作成新聞報導,在電視新聞上播送,大大給予他支持的力量。

謝昀諺很感謝洪偉肯老師給他這個機會,也特別感謝山腳社區及藺草學會對他的協助,讓他知道原來自己比想像中的更有能力。他認為,到了社區就是職場的挑戰,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時間分配、平面排版、使用車縫機,以及與人互動分享想法等,更重要是對自己設計出的商品產生自信,可以用設計專業證明自己的實力,真的是充滿了成就感。接下來,謝昀諺還會組隊參加「洄游農村計畫」,把主軸放在藺草商品開發,以及山腳社區觀光點的路標設計,「希望將所學充分回饋給社區。」

共創計畫里程碑

[年度/合作場域/共創計畫重點]
◆107年/苗栗市公所/為苗栗市元宵節【火旁】龍活動開發在地文化節慶道具
◆108年/苗栗苑裡山腳社區、台灣藺草學會/改變苑裡藺編教學方式,開發結合五金件的快速藺編體驗教材,設計招牌攤車
◆109年/苗栗頭份尚順君樂飯店、台灣藺草學會/將藺編工藝引進觀光飯店,設計藺編主題房及市集展售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