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中正大學校園中出現了許多農村長輩的身影,這些老人家一輩子沒上過大學,卻被邀請來參與「菜一起」團隊舉行的影像成果展,「看到20幾位中埔鄉籐寮仔、灣潭社區長輩特地前來出席,學生和我都覺得很感動。」陳毓璟老師說,她主持「發展跨世代融合社區:以農村社區菜園為媒介」共創計畫,就是希望看見世代之間、農村與校園之間的距離,可以像這樣拉得更近一些。

「跨世代融合」擴大培力更多的學生共同來關心偏鄉農村的老人福祉

共創實驗培力年輕人,照顧社區長輩

高齡化十分嚴重的雲嘉地區,擁有廣大的農村老年人口需要關懷與照顧,因此,中正大學設立高齡社區共創生活實驗室,針對嘉義四個農村社區進行教學實驗,陳老師就負責其中「籐寮社區生活實驗室」計畫。為了提供年輕世代投入返鄉服務的空間與機會,陳老師帶著學生進入中埔鄉石硦村籐寮仔社區及灣潭村灣潭社區,成立社區關懷據點與老人共餐,並將社區志工捐出的土地開闢為松鶴菜園。

由於老農所種的菜往往超過共餐所需的量,因此每次師生團隊來看望長輩時,敦厚的老人家就餽贈一堆蔬菜給學生,讓他們帶回去吃。為了消化這些菜,師生們腦力激盪,成立「松鶴菜店仔」賣菜的FB粉絲團,每星期將吃不完的菜運送至中正大學,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大學生。不料這個無心之舉獲得學生熱烈支持,每次開賣資訊一公布就迅速秒殺。

之後,他們遊說老人家以很便宜的價錢,將吃不完的菜賣給中正的學生。社區長輩看到學生們這麼喜歡他們的菜,種得更起勁,而參與計畫的學生覺得這些菜真的太便宜,也認為自己幫了長輩一點小忙而覺得很開心。在這種互利、互惠、共好的良善循環之下,青銀世代間有了初步美好的接觸。

菜一起,牽起世代與城鄉的關係

陳老師看見這種以非營利為主,但可提升老農生活自尊感、促進其社會參與,並解決農村剩食,讓大學師生有機會吃到新鮮無毒的蔬食,又可讓年輕世代到鄉村服務的作法,有發展出世代共好的社會企業潛力,因此推動共創計畫,結合所開設的「跨世代融合」課程,以及中正大學師資,擴大培力更多的學生共同來關心偏鄉農村的老人福祉。

於是,一個跨系所的「菜一起」學生團隊,在2020年2月成立。靈魂人物是研二生黃語晨,「透過蔬菜,牽起世代!」是團隊堅持的理念,而菜一起的英文是Veneration = Vegetable + Generation,背後的涵義,是尊敬老農、尊敬土地。

他們不僅將菜賣給大學生,也賣進中正大鎮社區,並且持續開拓產銷線,還舉辦農村小旅行、推動食農教育,並且舉辦成果影像展系列活動,包含社會行動小聚、世代共榮工作坊及草地野餐電影院等,並慎重邀請農村長輩來共同參與。

陳老師驚喜地說,沒想到這群學生會從賣菜中找到創業機會,而他們又來自不同系所,帶著不同的專業加入團隊,有人負責賣菜、有人負責記帳、有人負責影像製作、有人負責經營FB粉絲專頁,小型企業的規模儼然成形,「這對於他們將來出社會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有人考上臺大農推所(改名為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有人想創業,黃語晨則成為嘉義縣市青銀共創的徵尋對象。

帶學生入偏鄉,至深山體驗拔菜、種菜的甘苦

多角關係,共學共成長

陳老師將這個計畫視為培力學生回留農村的孵育計畫,透過青銀共創,不但讓年輕人學習從事農業社會企業來造福廣大的鄉村老人,也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是有用之人,不單只是種菜,還能幫助小孩學習如何創業,是一種互助而共生的關係。

而「菜一起」就是一個關係平台,「賣菜不是重點,重點是要一起!」陳老師希望整個計畫可以拉近世代、縮短城鄉的距離,讓農村長輩與年輕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連我自己也在學習,而且,所有的決定都不是我說了算。」而是由社區長輩與團隊一起討論往前走的方向,一起發展出各種可能。

陳毓璟老師表示,「菜一起」後續的經營模式,一則將交棒給學生幹部來申請農委會的青年回留農村計畫,另外也可以成為中正大學學生,實習農村社會企業的教育平台,或者擴大經營成農產合作社,不管哪一條路,都會繼續成長,也都是老師所樂見的。

合作場域〉嘉義縣中埔鄉石硦村籐寮仔社區、灣潭村灣潭社區
學校科系〉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暨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陳毓璟

● 如欲進一步瞭解更多農村實踐的精彩訊息,歡迎至【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