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80天的郵輪航程,乘客絕大多數是已退休長者,唯一例外是一位與爸爸同行,名為Melinda的11歲女孩,由於模樣特殊,感覺她在船上無所不在,經常都在跟年齡是她6、7倍的人聊天或玩遊戲(她還會打麻將),一問之下才知道她爸爸是老師,Melinda是位自學者,行動因此不受學校限制。

我沒有直接和她講過話,但曾多次聽她與別人交談,話題天南地北,內容雖不乏童言童語,卻也有和她年齡不相稱的廣度和深度。同樣引起我興趣的是「大人」對待她的態度,大家都很認真,不會因為年紀小就不把她當回事,而她爸爸,不管是否加入談話,從不打斷,或代她女兒發言。

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從旁觀者角度想,Melinda成年後和「正常」體制下長大的人有何不同?恰好前幾天在書中讀到,現代人取得知識方式和過去大不相同,教育不再重視提供資訊或解題技巧,而是引導人理解,判斷,整合資訊,以形成屬於自己的世界觀,也就是所謂的4C:批判性思考、溝通、合作、創造(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講現實一點,以後決定人們在職場競爭和生存能力的也正是這些,而不是是否會寫電腦程式,或甚至不是英語能力。花錢送小孩上英文補習班的家長先別緊張,英文還是很重要,但重要的原因是透過聽,說,寫,和尤其大量閱讀,加強理解和溝通事物的能力,而不只是用英文講日常會話。

從這個角度看,有什麽比結合虛擬資訊和真實經歷更能達到這些目標?Melinda爸爸教她什麽我不清楚,但無論是地理,歷史,文化,藝術,音樂,語言,生物,地球科學,環保,乃至營養,運動,生活禮儀等等,都能在旅行過程中得到第一手實證和練習,更棒的是,四周還有許多超級「顧問」供她溝通及合作。

這麼做成本很高吧?旅行當然不便宜,但想想許多家長把小孩送到各種昂貴才藝班,或到海外唸書,花費恐怕都不遑多讓。即使如此,自學還需要許多其他條件配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或做好,只是Melinda的例子讓我看到世界變動的快速和未來教育的可能性,供有需要的人做個參考。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黃雅苓